沙家浜之约:心动·行动·灵动 2007-06-11 18:37:50 大中小 心动 任何一次出行,途中是最难熬的。我喜欢计划时的憧憬,翻阅资料时的想象,构思中的完美,我更喜欢到达时的惊叹,走近时的心怯,触摸时的感慨。而这不同心境之间必定会有一个长长的颠簸和疲惫不堪的等待。著名的景点大都因开发充分而交通便捷,一路大大小小的轮子与清一色的灰来装饰着你的视野,偶而牵强地人工添加些绿色来搪塞。名气不大的景区,因收益有限而让你尝尽了散架的起伏,晃悠到你连连后悔没有选择在家中柔软的沙发上看电视而是出来花钱买罪受了。 可从我所住的地方去沙家浜,一路上我竟然想就这样永远不到终点也很好。一车的自己人,一车的吴侬软语,没有选择国道,而是从江苏南部农村与农村之间的水泥田埂上穿行,那路在春光的照射下白晶晶的,两边的绿意浓得化不开,那是粮食的前身。风里保证没有飞扬的灰尘,只有田野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自然的味道。远处的树更是没有独自生长的,都一丛丛一簇簇一堆堆地将富裕的农民的两层翘角洋楼裹在其中,只露着半扇圆弧形的窗户给你遐想。不断地有桥,不断地有没有被污染的水领着我们前进,那些水曲里拐弯地于长江相连着,滋润着这片流经的土地。 我几乎忘记了今日出游的主题是:走进沙家浜,体验龙舟赛了。 对于沙家浜我已经熟悉很久了,却一直迟迟未去拜访,就如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我自私地留着,不舍得去翻开,而先读了那些借来的。自己的是最不用着急的,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又好象是一个最近的邻居,总想着什么时候去敲门串亲都行。可这一耽搁就是整整10年。我来了常熟10年,却竟然没有到过别人从千里之外迢迢赶来游玩的沙家浜。 幸好,沙家浜依然风采奕奕地在等着我…… 行动 我蹑手蹑脚地将你推开,一股清香扑面而来。这香气中有稻谷,有芦花,有杨柳……每一处的婀娜妩媚都点缀着每一处的力量与厚重。 我旋转着前进,因为不忍心漏掉任何一个视角。左边的明净湖泊,打点其中的朵朵芦苇,右边的民俗建筑亭阁榭舍和谐密布,脚下有摇晃的小吊桥,天空有不知名的鸟儿飞过。游客人头攒动的地方我不去,专挑野路去走湿了鞋,湿了裤脚,却拾来了许多乐趣。在芦苇丛中打道前进,拨开一根又拨开一根,绕过一杆又遇到一杆。再停下来时,我发现自己已经身陷其中被它们层层包围了。索性,我就在脚边的那块等了我不知多少年的石头上坐了下来,那石头已经等得冰凉冰凉,失去了温度。我的眼前是粗粗细细的芦杆,上面是稀稀松松的绿,再上面是密密匝匝的绿,而顶上是被叶子剪裁出来的蓝天块。一恍惚,我仿佛成了其中的一杆芦苇,长在那里在风中沙沙摇摆起来…… 那边龙舟赛的枪声礼炮声飞扬的七彩气球打破了这片静谧,鸟儿一哄而起,昆虫在安静了一秒种后突然齐声鸣叫大噪,我也从长了根的梦中跌跌撞撞地醒来,来到了龙舟赛的现场。哪儿还有我的位置啊?整个河岸被黑压压的人头塞满了,一道篱笆墙将人与河隔开,篱笆的这边是张望的眼睛,篱笆的那边是杂草与芦苇的浅滩,浅滩的那边才是清清的河水。浅滩上面有一台机器和两个戴帽子穿多口袋背心的那种人,一看便知道是中央电视台的那CCTV的字样实在太夺目了。我的野性突然上来了,在一个陌生小伙子的帮助下,从篱笆墙上翻了过去,站到了那片没有被谁挡住视线的浅滩之上。现在我的前面是穿梭飞过的龙舟,旁边是中央电视台的眼睛,后面是篱笆,篱笆的后面是拥挤的人群。一身黑色运动衣,绿色墨镜,高高翘着羊角辫子的我旁若无人地扯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是哪两个队在比赛呢! 玩得时候不爽不罢休,不野不带劲,顾忌形象会让自己失去许多回归贴近自然的机会。此刻此地的我是天地间的一份子,是沙家浜的一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