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字体:大 中 小 久闻甪直之名,仰慕唐塑罗汉瑰宝,郭沫若多次被人约请,也曾经约请过别人,想亲临甪直,一饱眼福,亲眼看看杨惠之亲手塑的国宝,可惜,一次次机遇察肩而过,未曾了却多年心愿,感到非常遗憾。机会来哉!郭沫若有个要好朋友,名叫严良才,甪直人氏,要结婚哉,在老家举行婚礼,请郭沫若来甪直吃喜酒。 1926年的年初头,上午8点3刻,专程迎候郭沫若的小火轮,从正仪登和启航,周全平当向导陪客。小火轮穿过吴淞江,刚进大直港,面前两队农船,船上人头挤拥,在摇快船竞渡,蹬踏声、欢呼声、戏笑声,声声入耳,人声鼎沸,郭沫若饶有兴趣,但不解真蒂。全平说:”这里的习俗,两家结婚娶亲的船队,同路相遇,以摇快船竞渡抢先……”看到摇快船与小火轮的速度差不了多少,郭说:“人心齐,赛机器。”小火轮西进东塘港。“甪直要到了,前面河中的一块是“莲花墩”,再前面的东大桥,镇上最大的一座桥。”全平介绍说过了红木桥,便停船系缆,上岸。郭沫若上岸时,看见雕成“瓶升三戟”和“如意”的两块缆船石,蹲下身子,仔细观赏,问问“这是什么?”全平简单介绍,邀请上岸,良才已在岸边迎接,邀请进门。 席间,郭沫若举止文雅,边吃边谈。周全平对各道菜肴,有选择地作了介绍。 “这是吴淞江里的鲈鱼。清蒸鲈鱼。” “淞江鲈鱼是名菜。宋代苏东坡有七绝《淞江鲈鱼》诗云:人世功名食与眼,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几早,只为鲈鱼也有贤。” 季鹰,就是西晋的张翰,想吃淞江鲈鱼家乡菜,宁可辞官回乡呢?” “这是鸭羹,又名甫里鸭羹”,相传,当年龟蒙先生,招待皮日休等诗友,烹制的一道菜,保留到现在,成为甪直人的一道传统特色菜。” “苏州阳澄湖大蟹有名气,此地的澄湖蟹质量差不多,请品尝。” “全平兄,蟹,大约是甪直的特产吧。唐朝的陆龟蒙和皮日休,他们边吃蟹,边唱和,还各人做了首蟹诗。看来,皮陆是第一对一起吃蟹、唱和、做蟹诗的诗友。友趣,友趣。“宴毕,郭沫若感叹说:全平兄,甪直物产丰富,真正是鱼米之乡。福气,真有福气!来甪直吃喜酒,品尝了历史名菜,口味好,品位高,有特色,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