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海记忆之四:甪直 |
[游记]上海记忆之四:甪直 |
2008-05-22 sohu.com |
去甪直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来到长途汽车站的时候,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个叫甪直的地方。不喜欢长途汽车站里浑浊而燥热的气味,出发的和到达的人,大多神情委顿,身上裹着肮脏的服饰,仿佛流水线上被淘汰的木偶。加上对目的地的一无所知,我在汽车站大发雷霆。这些天来从网上找到的很多资料,苦于找不到地方打印,一直比较郁闷。加上“公子哥”什么都没有准备,一开始就打算跟定我走…… 这个时候深刻感受到了Z的向导作用,他在电话那头遥控指挥我们到哪里坐什么车,顺便也“狠批”了一顿那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公子哥”。(在此致我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就这样坐着破烂的中巴车颠簸着到了甪直。一位三轮车夫极尽唇舌,游说我们抄小路,可以省下60块的门票。于是,跟着他走街串巷,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才柳暗花明地走进了小镇。也许是黄金周快要过去的缘故,整个镇上的人显得优闲自在,没有想象中的人声鼎沸。 镇上有一条长廊,很长很宽,廊子一边是店铺,另一边就是河道,既美观有实用,现在已经不记得长廊的名字了,但觉的走在它的下面有种很温暖的感觉。午后的阳光柔和地打在水面上,这是很适宜拍照的时刻,于是照片中有很多是穿着小猴子T恤的我。 记得回到上海的那个晚上,在真锅咖啡厅里,你拿着相机给我拍照,Z说你跟他的爱好完全不一样,不明白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拍照。那时候,谢谢觉得很幸福,谢谢知道你为什么喜欢拍照。对于我们而言,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温暖的记忆,看着它们,会感到内心怀满了温柔美好的情愫,就像握着彼此的手,听着对方的心跳,感觉到手指的温度。那些触摸不到的轮廓和线条,勾勒出最珍贵的印象,隐隐约约中可以闻到熟悉的气息,那是可以互相取暖的东西。 之前一直以为,叶圣陶笔下的“万盛米行”,应该是个很宽阔的湖泊,可以停泊很多很多的船只,才能用“横七竖八”来形容。后来去了之后,才知道万盛米行的河埠头,只是个很狭小的河道,只能供四、五只的小船停靠,河岸的卵石上长满了青苔,河边有专门给村姑棰涤衣服的石板,让人联想起“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情境。 晚饭是在靠着河的小饭馆里吃的。大闸蟹远不如“上海人家”,后来只好到镇上的“沙县小吃”宵夜,主要是没有吃“万三蹄”!感觉此次古镇之旅的意味不多,倒是“美食之旅”的味道浓些。 后来一直想梳理一下甪直的记忆,留有印象的,还是那些摇撸的船娘,大概是有照片可以回忆吧。江南多水,船娘也多。从以前的电影上看到,幽静的水巷中,静静地划过一条小船,船娘甜美地喊上一声,岸边的楼上打开了木窗,一根系着绳子的竹篮轻轻放下,什么针头线脑在船娘娇柔的身姿扭动中早已到了楼上人的手中。不过现在的船娘都是些中年妇女,并非想象中的摇船少女,统一的蓝衣褂,多少还是有一些水乡的韵味。
|
转自:http://xieyingming.blog.sohu.com/67367780.html3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