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徐铭:焦山寻胜记 |
[游记]徐铭:焦山寻胜记 |
2008-05-22 sina.com.cn |
焦山寻胜记 徐 昨天,是正月初二。大家觉得焐在家里太无聊了,中午饭后一家三口集体决定:出去转转。到哪里去呢?讨论一番,决定上焦山。 焦山是在长江间的一座美丽的小山,屹立中流,素以江中浮玉闻名,特点是“山裹寺”。与遥遥相对的金山正好相反——金山是“寺裹山”,远远望去,一片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把山抱在了里面。而焦山则是一片苍翠,隐约之中显出几点黄色庙墙与飞檐,要不是前几年建了一座宝塔的话,一般人还真不知道这碧绿蓊郁之中竟藏着一座名刹古寺。我一直以为,焦山是所见过的山寺中最有特色的。至今还念念不忘焦山板桥书屋那首宣昭创新理念的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去赏焦山,我们也要来点特色。我们不乘车,而是步行前往;即使步行,也不走常人所走之路。呵呵,这才有意思啊。新春新路游焦山。 出了小区,沿着长江边的一条新修的大道前行。但大道到丁字河叉的大桥前就终止了,前面有两条道,要么拐弯继续弯上常人所走的大马路,要么沿着江堤土路继续前行。前行虽然一片江岸,毫无遮挡,焦山已经在望,但是不仅化雪后的土路泥泞,而且是否能够走通,尚无定论。但既然要创新,哈哈也就只好冒冒险、吃点苦了。下定决心:继续前进! 路确实比较难走,为了绕过泥泞路,只好一会坡上一会坡下的,低头弯腰在矮树间穿行。飒飒的江风,把早春的太阳吹的愈发无力苍白,而我们倒是已经跑出了一身汗。看着前面不远处的焦山,我笑着说:“前面路不通,还得回头走。”女儿发急了:“要是走回头路,你负责背我走!”我的嘴还真“毒”。我忙着拍照,落在后面,一会儿前面的夫人和女儿喊起来了:“不通!不通!” 原来前面的路为某宾馆霸占,加了围墙、铁门,门上落锁。我知道这家宾馆隔壁就是焦山公园大门了。女儿说:“我可以爬过去,不知胖老爸又有没有这本事!”夫人毕竟是教书育人者:“我们这样爬过去,恐怕不雅!”我在抱怨宾馆之余,只好赶快侦察寻找有利地形——苍天有眼,天无绝人之路——果然,右侧百米处有一农舍围墙,开着一个小门,只是需要沿着小田埂,穿过菜地而行,路是十分泥泞的。好在路上放着若干砖块,我自然是奋勇当先,带头踏着砖块,像扭秧歌一样地“扭”了过去,夫人毕竟也是农村道路上走出来的,自然也不落后,只是苦了“娇小姐”。我们在一旁看着并哈哈大笑之余,自然又免不了给她讲一通儿时在乡下过春节,踏着泥泞道路去拜年、享受亲戚家美食的那份乐趣。 出了小门,竟是另外一片天地。这里是一个条件比较差的居民区。穿过那逼仄、杂乱的巷子,一直向前,豁然开朗,就到了焦山公园漂亮的大门口了。 焦山以古代隐士焦光之姓为名,名士焦光拒绝为官,置皇帝三诏而不顾,一心在这江中孤山读书养性,传为佳话,至今山上仍保留着“三诏洞”。这里浩瀚长江,激荡东去,雄浑阳刚;奇秀名洲,叠彩锦绣,曲径通幽。这里融阳刚与阴柔与一体,给人别样感受。家乡先贤、著名的东林党领袖高攀龙曾以“海波晴起千山动,日对扶桑万树红”来描绘焦山明丽灿烂的山水幻景,这是何等的壮观啊!这不也正是诗人那豪放不羁的形象写照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3f5920100883t.html3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