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江国旅高级导游余龙写的九江导游词小天池牯.

[游记]九江国旅高级导游余龙写的九江导游词小天池牯.

2008-05-22    sina.com.cn

九江国旅高级导游余龙写的九江导游词【小天池】【牯岭街】【牯岭街】<花径>

2007-05-23 23:11:40

大中小

标签:庐山旅游小天池牯岭街花径

【小天池】朋友们:大家好!小天池园门海拔1160米左右,是我们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大门,我们买好了进山门票,就开始我们的山上之行。现在我们从北山园门右边的登山路上小天池。小天池它位于庐山牯岭镇东北面的小天池山峰顶,海拔高达1213米。距小天池北山园门约二里多路。请大家看,在这个山顶的之上有一口圆形水池,池里的水虽处在海拔1200多米的山顶,却终年不溢不涸。民间相传,这水池是庐山神的一只眼睛。在小天池畔是我国藏传佛教密宗宁玛派在江南地区仅有的道场-----庐山诺那塔院,藏传佛教密宗宁玛派旧称"红教"。1935年藏传佛教密宗宁玛派僧众在这里建起了莲花生大殿,诺那精舍。请看小天池左边的峰顶上,那屹立着和北京白塔相似的塔,叫诺那塔,庐山人亦称作"喇嘛塔"。这座塔是藏传佛教密宗宁玛派莲花生大士第十七代的传人----普佑法师诺那呼图克图的墓塔。此塔始建于1937年春季,历时一年半建造好。整座塔是仿照印度如来五轮塔的式样,占地30平方米,全塔高21米。这座塔的中诺那呼图克图生前是西康地区的活佛,当年他在庐山弘法时,就看中了庐山的好风水,为自已在小天池山上堪定了百年之后的安魂处。我们在小天池山顶举目四望,怪石林立,我们可看见象老鹰,象鹞子的鹰嘴崖和鹞鹰嘴。您如改变观赏角度,仿佛山中的都是熟悉的动物、人...变成的一样。朝南看去,云中山城牯岭镇尽现眼底,在小天池山与牯岭相间深深山谷,其形状有如一把张开的剪刀,这就是剪刀峡。在剪刀峡的峡口处的那座凌空飞出的山峰顶悬崖边耸立那座伞状圆亭子,就叫望江亭。在此亭中,观长江,长江似一条白色玉带,在天际间飘忽。站在这小天池山顶俯首鸟瞰:江湖浩渺、岗阜起伏,长江鄱阳湖的山光水色尽收眼中。小天池山是观云海、看日出、赏晚霞的好地方

【牯岭街】:牯岭是庐山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中心。也是通往山上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其正街海拔高度为1167米,全镇方圆46.6公里。牯岭原叫牯牛岭,因山岭形似一头奔跑的牯牛而得名。牯岭在清代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以传教为名来到庐山上,李德立看到牯岭地区地势平坦、林木茂盛、溪流清澈,就勾结本地劣绅强行租用了牯牛岭的长冲地区,于1887年在这里开始开地修路,盖起了别墅。李德立将所强租的土地进行规划,采取划地为号的方法,将牯岭土地卖给西方列强在华的人员,与此同时李德立通过英国驻华公使向清朝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清朝九江地方政府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1月16日)同李德立签订了出卖领土的《牯牛岭案十二条》。从此李德立的强盗形为合法化了。随着逐步开发,按照牯岭地区气候清凉的特点,英国人据英文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这是座钟灵毓秀的山城,整个以牯牛岭为界将全牯岭自然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这里树林遮天蔽日。近千幢风格各异的西式别墅依坡就势而建,高低错落,点缀在万绿丛中,并同周围环境和谐如一,的确潇洒雅致。这些风格各异的西方别墅有如一曲曲凝固的音符,将耶苏的天国之梦留在了庐山之颠,从此在庐山之颠出现了这座山林之城-----牯岭镇。这座牯岭山城从此便有了"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她虽历尽风云变幻,现仍存有十六个国家的各式别墅共636幢。每一栋别墅都有一段迷离的故事,都有一股岁月遗存的神秘.....。牯岭从此就代表了西方文化侵入我们中国的大趋势。牯岭地势高,经常被云雾拥抱着,又称作"云中山城"。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蒋介石及当时的国民政府每逄盛夏的时候,就到庐山牯岭来避暑,办理夏季公务。那个时期的牯岭,被称作国民政府的"夏都"。解放后牯岭东西两大谷都变成了疗养、休养,旅游接待的区域。这里各类宾馆、饭店、疗养院、休养所星罗棋布,是来山游人集中的下榻之处。牯岭山城中最令人着迷的、最繁华的地方是我们现在所看到这条街-----牯岭街。这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在牯牛岭西麓,她依山就势而建,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半边街。在庐山这条半边街上漫步,让人们产生了"路上树梢人在天"的感觉,所以被人们称作"天街"。这街道的左边商店、宾馆、旅社、书店、酒楼、车站、商场等娱乐服务设施尽掩映在绿荫怀中。请向右边看,这座始建于1954年的街心公园,呈半月状,侧卧在剪刀峡上。她北临剪刀峡,南依牯牛岭。是观庐山烟云、望星空、夜观九江夜色,听山林风涛,漫步清心与大山对话的好地方。整座公园现有一万平方米的园区,在公园正中入口处耸立着刻有"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碣石,在公园中央的半月形大花坛上有头坐卧待起的石头牯牛,在基座上刻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牯岭"二字,这是牯岭的象征和标志。这头石牯牛由九块巨石镶嵌而成,约高2米,长4米。造型生动,充满力量神韵,仿佛是一头活的牯牛。……牯岭是庐山的中心,这里的"人物风候与平地的聚落不同,初到恍若别造一世界"。【牯岭街】花径位于牯岭街西南方向2公里处,这里海拔高1035米。曾是庐山历史上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经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诗的地方。唐朝元和十年间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于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公元817年)这天和庐山东林寺法演大师及十七位好友,从他新建好的遗爱寺草堂出发,一同到庐山顶上的大林寺游览。当他们一行人,踏入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地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绝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落,而此处的桃花才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万千,象遇到知音一样,随口诵出七言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从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为叫作"白司马花径"。现在我们看到左边的这座湖,就是花径湖。因整个湖的形状像一把巨大的提琴,人们就叫他"如琴湖"。我们在湖畔下车,就可看到花径的大门。大门榜树"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步入大门右拐下行,我们就可看到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幽静的小径将我们引入开阔的草地,草地上这座伞状红顶的圆亭就是花径亭,在花径亭中的地上的石块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这是1929年(民国十八年)湖北汉阳人李风高游大林寺时发现的。李风高在此石刻谜失了一千多年之后,被他重新发现,很高兴。于是他邀集在庐山上的社会贤达、名流集资捐款,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径亭",并补种了五佰多棵桃树,再现了昔日的桃花胜景。亦使花径成为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1961年在原大林寺旧址上建起了如琴湖,并将湖与相关亭台组成了现在的花径公园。1988年又把大诗人白居易在遗爱寺旁草堂邀到公园中与花径作伴。现白居易草堂中设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向游人展示草堂的变迁经过。伫在白居易草堂前由著名雕塑家王克庆於1996年雕制成的白居易像,彷佛走出初入江州的困惑,已参悟出庐山的天语。这座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复建的草堂占65平方米,再现了白居易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怎不叫白居易欢呼"匡庐奇秀甲天下"呢!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10fc1010009ed.html56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