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江腾飞要用“茶”当家(二) |
[游记]九江腾飞要用“茶”当家(二) |
2008-07-01 sina.com.cn |
宋 徽宗崇宁元年(202年)蔡熹立“茶引”法收税.成都府路,利州路,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两浙路和福建路七大茶叶主产区。而辖江州的江南路,茶年收购量达230620担,占全国总收购量的44.5,到南宋建炎年间江州设“盐茶合同场”,长江流域的五路“榷货务”的产量也有50由江州集散转运,南宋各州府产茶以兴府(南昌)产量最高,达年产2819000斤,江州的产量也有146万斤,直到乾道年间,江西茶叶的产量仍居全国第一,集散之枢仍为江州。诗人周必大游庐山后,惊叹庐山山南春天三四月间十里采茶,山北石门涧一带十里水碓碓茶,连路面都是用磨损的碓嘴石铺就的,这时的九江真乃富贵之乡,风情万种。 元 元延宋制《马可.波罗游记》中说九江城不大,但他在九江看到一万五千余艘船只商埠的繁荣叫他新奇不已,这时的九江茶税从唐初三万四千锭白银增至二十八万九千锭白银,成为元朝的主要经济来源。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权茶都转运司于江州,总领江淮,荆湖,福广等七省主要茶区的茶税和运销,所以九江人津津乐道,说九江市为七省通衢,久盛昌邦。 明 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茶叶上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唐宋时的茶叶要制成“末茶”成“团茶”费力费时,朱元璋了解茶农太苦,下令天下的茶改成散茶,后又实引“一条鞭法”农夫高兴称善,据九江各县志载,明时农户不种五谷,改种茶叶,明代江西的商人遍天下,他们所销的货其货之大者,摘叶为茗,世称九江的茶商为“江右商”。明景泰元年(1450年),九江设钞关,征收过往商船,第一任关督为户部主事李藩,开关第一年收银一万余两,至明末达八万多两。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58f56701009h2n.html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