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三) |
[游记]庐山游记(三) |
2008-06-27 sina.com.cn |
庐山游记(三) 庐山以自然美为源泉,以文化美为精魂,在中国众多名山之中,庐山的文化积淀是最深厚的,游山如读史,庐山的的确确汇集了天地自然之精华 ,文人骚客之灵气,所以几千年以来她一直被蒙上“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而著称,特别是近代史上,云雾深锁的庐山,又时常涌动着政治风雷,国共两党领袖人物在这导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治历史剧,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庐山紧密相连,她不仅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还是一座“政治名山”, 庐山会议旧址 沿着通往云雾深处的掷笔峰的逶迤曲折小路走去,在一个叉路口,过了右边的一座小桥,就看到了一幢很不显眼的二层楼的大楼,外墙已经很陈旧,样式也很老,类似现在还经常在农村看到的像以前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大会堂,远远望去,红底烫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庐山会议旧址”几个大字到很引人注意,在它的下面是”庐山人民剧院”六个大 字,拾阶步入正门前面的平台,好多游人在拍照留念,”让一下,让一下”的喊声在身后不时传来,入口的正门为三扇拱形大门,与中国的传统古城门很相似,虽然陈旧了点,但感觉还是有几分庄严肃穆,近处看,你会发现,整个剧院外表 建造的还是很豪华的,布局严谨对称,.原来此建筑建于1935年,化了两年时间竣工,已有70多年历史,石木结构,平面呈“丁”字形,总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单檐铁瓦,房顶四周筑有女儿墙,墙上覆以蓝色琉璃瓦。房屋四周墙上装有高大落地钢窗,采光极佳,室内装饰朴素雅致。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了中面合壁的特色,气魄雄伟,格调高雅。解放前,作为庐山的“三大建筑”之一,这里是庐山传习学舍的大礼堂,蒋介石曾多次在这里向国民党军官们训话,当年这里是蒋介石培养和训练骨干的重要基地。解放以后,这幢建筑才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入大门内,正前方是一樽毛泽东主席的半身玉石雕像,上二楼,是影剧大厅和休息室,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6875a01000b4h.html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