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匡庐初蹬(2007.12江西庐山) |
[游记]匡庐初蹬(2007.12江西庐山) |
2008-06-27 sina.com.cn |
匡庐初蹬 (九首) (2007年12月5日) 其一、咏庐山 巨峰兀立挽鄱湖,岚缠雾绕风云图。 来人往事道不尽,山色泉声是匡庐。 注:趁爱女雨婷由澳洲回国待高校录取之机,邀二姐松香及侄儿黄寅来穗,一同赴江西冬游,首站为庐山。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是长江中游鄱阳湖平原上一座孤立的山峦。雄奇挺秀的山峰,瞬息万变的云海,飞流直下的泉瀑形成庐山四季佳景。山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结庐隐居而得名。古往今来,无数高人名士在庐山留下难泯印记,晋代陶渊明辞官隐居,就在山脚下星子县栗里;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文人苏东坡等都留下不少动人诗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朱熹都在庐山筑堂讲学,明末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历至此。庐山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山,又因在现代多位政治人物先后登临留迹而成政治名山,芦林湖毛泽东旧居、庐山会议旧址、周恩来纪念室、庐疗小平别墅园、仙人洞、美庐别墅、美龄桥、将军河等处无不留下国共两党政要足迹。 其二、吟如琴湖 缀绿涌银一琴湖,承露汇泉永不枯。 花径通幽白公迹,仰山俯水岂愚儒。 注:如琴湖位于庐山西谷,因形如古琴而得名,其西侧有“花径”,是唐白居易在此咏桃花之处,其曾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即写此景。园中有花径亭,亭内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是白居易所书,园中最西处有“白居易草堂”,藏有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拓本。 其三、赞三宝树 三宝铮骨长插云,柳杉银杏自连襟。 殉身奏留赖百匠,树情人义两相怜。 注:三宝树位于庐山玉屏峰西侧的黄龙寺旁,据载为“晋僧昙诜手植”,至今一千五百余年,有柳杉两棵,银杏一棵,均为数人方能合抱之参天巨树。相传宋神宗曾至此令砍伐,因百匠宁死奏留而得存,故有“树情人义”之美谈。 其四、游仙人洞 毛诗一阙引胜游,苍松翠翠绿岩岫。 云乱云定凭心论,佛手有神说因由。 注:仙人洞位于庐山“纵览云飞”景区,因传说吕洞宾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更因毛泽东《题照》诗而闻名,仙人洞前有圆门,入门可见蟾蜍石,登石可览庐山上下,石上刻有“纵览云飞”四字,石旁有一奇松,称“石松”,随山道下行不远处为佛手岩,岩下即为仙人洞。毛泽东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其五、含鄱口远眺 倚亭远眺浩鄱阳,茫茫空阔着纱裳。 百岭淡妆隐窈窕,五老童颜正朝阳。 注:含鄱口是含鄱岭东南巉岩天开的一个大豁口,因正对远处的鄱阳湖而得名。其含鄱亭是观日出的绝好处,而我来时晨雾未开,只见鄱湖百岭隐隐约约,只有五老峰处晨阳初照,峭岩雄浑。 其六、过芦林湖幽思 峰峦镜水自抒情,琼楼龙宫隐芦林。 三分诗意三分醉,半壶明月半壶茗。 注:芦林湖是庐山上的一个人工湖,也是山上的饮水源,建于一九五五年,湖滨别墅是毛泽东上庐山时的居处,湖光山色,清幽而富有诗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d968101009tha.html3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