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决定,建立陆家嘴功能区域,成立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功能区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 陆家嘴功能区域位于浦东新区西北部,涵盖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功能区域范围内高楼林立,金融机构云集,现代金融、现代贸易、现代居住和现代服务业发达,为全市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流最集中的区域。 陆家嘴功能区域包括梅园街道、潍坊社区(街道)、塘桥街道、洋泾街道和花木镇。面积42.77平方公里,其中内环线以内陆地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居民19.24万户,50.65万人,其中外来登记人口12.39万人。共153个居委会。 陆家嘴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受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或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计划与投资管理、规划管理、经贸管理、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财政管理、社会管理等职能。目前,管委会设办公室、党群工作处、经济发展处、规划建设与环境管理处、社会管理处等五个职能部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中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1990年以来,根据“规划先行、金融先行、功能先行”的开发思路,以“努力把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现代化金融贸易区”为奋斗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初步形成了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金融贸易区的基本框架。陆家嘴功能区域具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备金融、贸易、交通、居住、信息交流、指挥管理等功能。经过十五年的建设,陆家嘴推动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截至2004年底,区域范围内营业性中外资金融机构有165家。区域内吸引与创办的各类功能机构与企业单位约2.4万家,约占新区的三分之一。其中内资企业1.43万家,外资企业2489家。各类商务楼宇近1000万平方米,智能化办公楼78幢。跨国公司总部35家。涉外星级宾馆21家。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区内有285个街坊,占地3297.43公顷。其中,住宅用地占33.45,绿地占13.7,公共设施用地占11.63,各类建设用地结构总体合理。初步形成了以世纪大道为主轴,由小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竹园商贸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和新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及周边地区组成的(“一道四区”)城市空间布局格局。 国际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已经建成“四隧二桥”和已建、在建的地铁二号线、四号线、六号线等方便地连接浦东和浦西。现有道路133条(段),公交线路155条,其中6条夜宵线、7条机场专线。信息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区。上海信息枢纽大楼、市宽带交换中心和市集约化信息管线工程等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区域内共有园林绿地830公顷。有世纪公园、中心绿地、泾南绿地、潍坊休闲绿地、塘桥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区内各类高层建筑约1200幢,已竣工的商务楼宇面积近千万平方米,智能化办公楼宇78幢,成为浦东现代化的象征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建成商品住宅16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公建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良好的一、二类居住建筑占大多数。滨江国际、联洋-花木等国际化社区已形成品牌。 协调发展的社会事业。区域内有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新区展览馆、新世纪影院等公益设施;有各类学校76所,专职教师总数5332人,基本满足了居民的基本教育需求;共有医院12所,社区医疗服务点19个,形成了以公立医疗中心、民办非营利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框架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网络。 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一个备受世界瞩目的面向国际的现代化的金融贸易区已经凸现。现在,陆家嘴功能区域正在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金融贸易区和方便舒适的现代居住区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