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致爽殿位于避暑山庄正殿之后,是皇帝的寝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它是“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一景,建筑风格及形制与前朝各殿保持一致,面阔七间。 烟波致爽殿东西各有一个小跨院有侧门与烟波致爽殿相通。康熙谓此处“四围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故而题为“烟波致爽”。入夏,这里晴无酷暑之感,夜无风寒之忧。因此,康熙、乾隆、嘉庆皇帝每至山庄必居于此。庭院里,绿草如茵,古松如盖,山石散置,极富清新、幽美、自然的情趣,是宮殿区內最具园林气息的建筑物。烟波致爽殿由明间、东次间、 西次间、西稍间四部分组成。明间为三间,正中设有宝座,是皇帝接受后妃们朝拜的地方。殿內陈设富丽堂皇,有金、银、铜、钟表、玉器、珐琅、书画、家具等,琳琅滿目的各种古玩多达一千多件。 东次间为皇帝与后妃闲坐敘话之所。门內有“戒急用忍”匾一面。“戒急用忍”匾原是康熙以苏轼《留侯论》中“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教育皇四子雍正,引用佛经中的一句话题写。目的在於规劝雍正涵养德性,同时自勉。西次间为佛堂,是皇帝晨昏理佛堂屋,內陈设有佛龕、珐琅塔、珐琅八宝、铜珐琅五供,乾隆御笔贴落等。 西稍间是皇帝寢宮,俗称西暖阁。阁门上悬乾隆御笔“抑斋”匾一面。康熙、乾隆、嘉庆、咸丰都曾在这里住过。阁內依满族传统设南北炕。南炕设有文房四宝,是皇帝看书批阅奏章的地方。北炕有落地帐,是皇帝睡觉的地方。炕后的墙壁为双层,外层是砖墙,内层为木板墙,中有夹道,连通跨院。1820年9月2日、1861 年8月22日,嘉庆,咸丰兩位皇帝就在这里去世,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也发生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