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穿越历史,发现嵩山

[游记]游记:穿越历史,发现嵩山

2008-06-27    sina.com.cn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据说今年中秋的月亮却在八月十七的早上最圆。不过今晚,城市的上空灰蒙蒙的,不知道是自然的雾气还是人为的污染。所以我在念叨一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之后就心说,我们的城市以及环境与季候,或许提早跨入了更年期,什么都不准了。我似乎别无选择,还得在这座城市打熬下半辈子。想想我还能自由自在地开车去登封爬嵩山,发此抱怨未免就有些不厚道了。
我在登封的朋友虽则小我近两岁,看上去却有点像我去年的身心状态。大概信心不足吧,事先就携了助手小宋。勉强爬到老母洞,我说,回吧。朋友只好叮嘱小宋“好生伺候”,就独自下山了。小宋小我一轮,我也就毫不客气地剥削他的劳动力。朋友准备了当地特产——焦盖烧饼加酱牛肉,以及葱油饼、茶叶蛋、火腿肠,还有苹果和纯净水,人手一份,全由他一人拎着。不过为了减轻他的负担,我不得不吃了两顿午餐,这是后话。我把车钥匙交给朋友,下午到卢崖瀑布来接我吧,我想探一探新路。自老母洞北上,经石船、云城,过十八隈登顶,乃是徐霞客曾经走过的捷径,也是我惯常的路线。老徐在他著名的游记里叹曰,“连崖横亘,列者如屏,展者如旗”,“吾目不使旁瞬,吾足不容求息也”。而沿卢崖瀑布的“墨浪”一路上行直抵山顶,则是当年乾隆爷登嵩山时所劈开的“御道”。故我今天的行程,可谓从大明朝走到大清朝。
大山里时阴时晴,以阴为主,所以峻极幽幽,爽风悠悠,助我游兴。过天梯回廊有252级台阶,以往我要歇个三五脚,这次两口气就捷足先登了。不过两人相互照应,登顶仍用了整三小时。天中峻极,残碑依旧;海拔地标,相对无言。远山一抹青黛,如娥眉重叠;近山乱石嶙峋,似犬牙交错。徜徉嵩顶,但觉万木霜天,秋意绵绵,杂花生树,生机盎然。尽管霜降未至,山麓上的草草木木,或绿或黄、或红或紫,绚丽如毯。尤难得山岚出岫,在天籁般飘忽有声的徐徐山风里,散淡如轻烟薄雾。想象这硬朗朗的大山,一如回眸一顾盼的妩媚。草,枯了又荣;花,谢了又开。唯有松柏,立根危岩,岁岁常青。在山道旁的一块巴掌地里,一松一柏的幼苗“才露尖尖角”,却有各种不知名姓的花草密匝匝的,争先恐后竞相簇拥。正待分辨,更见一枝藤蔓旁逸斜出。是葡萄?是豆荚?是丝瓜?是葫芦?一时词穷。这叫什么事啊,只好斥之“瞎长一气”。
稍作喘息,即沿山路迤逦东下,向卢崖瀑布方向探进。百米左右有小石台,置石桌石凳三两,如有小酒小菜月下独酌,如有红袖添香执手心语,恐为人生一大乐事,不过更多的游人是吵吵嚷嚷用来打牌。数转之下,至松树洼,有庙数间高低散落。山根有曰“招待所”者,急趋叩访,有一朴实憨厚如我年龄的山里汉子,守着只有三间小屋的小客栈。双人间日租100块钱,多人间每铺四五十块钱,不知道这帐是怎么算的。汉子搓着手说,美中不足的是手机没有信号。闻言心头一灿,就像爆了灯花。如今移动通讯无孔不入,他不能牛烘烘说“我能”的地儿,您还找得着吗?我记下联络方式,寻思着找机会一定要来这儿悠闲几日。别过山里汉子,不多远遇一石井,名叫“西流井”。山高水深,不过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梁上,不知其如何“西流”?井台约高尺把,水深亦是尺许。我试着扒在石砌井台上,用毛巾涮了把井水来擦脸揩汗。咝——寒意匝匝袭人,不是冰镇的“冰”,而是冰镇的“镇”,感觉直透到骨子里,镇得我一个激灵。
从老母洞下的嵩阳书院到中岳庙东邻的卢崖景区,几乎需要二十分钟的车程。在道道山梁上迂回,差不多十几里的山路。时而在原山体上开凿的不规则的石阶上试探举足,时而就在石隙间徒手攀爬或者一溜而下。我喜欢走这样的山路,《字典》里说,手脚并用曰爬。它让我从臂膀到腰身、从膝盖到脚踝,每一处关节都做最充分的舒展,每一根汗毛孔都能透气,每一丝神经都能通泰。相比之下,太室山峻极峰以及少室山三皇寨诸景区的开发,几乎是清一色的青石台阶,不仅不能像石头生在山上、草木长在山上一样与山融为一体,它也使我们的膝关节始终保持着机械的高度、角度与节奏,益少害多。
进入卢崖景区是从“一线天”开始的。太古洪荒的造山运动,就像一双巨手,把两处断崖迎面挤压,就在山崩石摧的最后一刹那间,忽然就这么扭身放弃,结果功亏一篑,撇下一线宽不足三尺却长达170米的石缝。侧身其间,荫凉如水;举头望天,但觉百米高崖不定哪天就会突然缝合,令人心惊,不敢设想。辗转过“凌空仙境”,便是“嵩山八景”之一的卢崖瀑布。卢崖高约百米,却像被一个超级重磅的天外来客坐塌了一样,悬崖峭壁横向叠石,就如一堆倒置的弓,两头翘、中间下弯。据说在雨季,瀑布翻崖而落,水大时如倾盆下泼,中时似珠帘直挂,水小时像雨像雾又像风。记得前年的初秋,我曾携一拨好友到此一游,瀑布如高崖喷雪,跌入大石庵,击水如箭,簇簇有声。今天的瀑布未免让我失望,气若游丝。自大石庵下行,碧水依山势一路高歌,跌宕而下。初遇黑龙潭,水做第一次喘息。继而是墨浪涧、聚宝潭、锦碧潭、玉镜潭、清心潭、抚琴潭、映枫潭、落印潭,第十歇到谷口为搁笔潭,是为“十潭峡谷”。可惜,我已听不到淙淙溪水。只有叮叮咚咚之声不绝于耳,像古琴一样撩拨着我干涸的心泉。
据说登顶还有两条山路,一是自万岁峰东侧的“启母石”直上,这是当年汉武帝登顶的“御道”,相传途中忽闻山间回应“万岁”、“万岁”的呼声,史称“嵩呼”,令老刘彻的心潮澎湃不已;一是自逍遥谷经野猪坡而上,径若羊肠,陡峻攀天,林木森密,不见天日,相传武则天就是走这条道儿登顶,并在峻极峰建坛立碑。如今空余武后一枚赎罪金简,收藏在河南省博物院。李白曾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也许有那一天,我会再摸索一条登顶线路,从泱泱大汉走到煌煌盛唐。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2339b01000btk.html26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