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清皇帝乾隆告谒嵩山时的传说

[游记]大清皇帝乾隆告谒嵩山时的传说

2008-06-27    sina.com.cn

传说二:玉如意的传说

“如意”: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有柄,供指划或玩赏。俗称“不求人”。
据馆藏资料《东华录》记载,乾隆十五年十月辛末,上诣中岳致祭,是高宗祭中岳昭然可考。越南国供玉如意以供祀岳之用.....今实物具在是补史之阕焉。”
大致意思是说:在乾隆帝十五年告谒中岳时,越南国(当时属大清藩属)使臣向大清乾隆帝进贡“玉如意”追至中岳嵩山并献给乾隆帝。祭祀后留在中岳庙以备以后逐年祭祀之用。
据馆藏文献,杨祥林(杨香亭之侄,国民党高级将领)崔彦寿撰文之考证记载:1750年清高宗游中岳时,越南国使臣长途跋涉三个多月,送贡品玉如意,先到京城,听说乾隆帝巡幸中岳,就来到登封,当乾隆帝看到玲珑剔透生动逼真,雕工极为精细的九枝“羡物”后,喜笑颜开,当即命人前去少林寺迎来老太后,皇后等文武官员,欣赏玩乐之后,于十月三日黎明在中岳庙中岳大殿的中岳神前,摆放香案,供桌,陈设“玉如意”等贡品,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岳神大典。据馆藏,<河南新志>卷十一内称:“高宗念中岳钟毓之灵,因将玉如意留于登封,以备祭祀陈设之用。”据清编《嵩岳游记》记载:玉如意为稀世之宝,嵩山的镇山之宝,中岳庙道长深恐惹出意外,于光绪二十年转送登封县衙,特建“如意库”,派专人昼夜值班,除御祭岳神外,任何人不得启示。历任知县交接均先拜“如意”后再接县印。直到民国七年(1918年),河南省长赵倜派人前来提取“玉如意”,时任知县钟汝廉不敢违抗,如数交出。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沦陷,运至重庆。国内战争期间的1947年,国民党把它运至台湾,由台湾历史博物馆保存至今,仍完好无恙。

传说三:数塔

据说当年乾隆御驾亲临,感怀于塔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便命手下三员得力大将3次入林数塔。孰料3次数出了9个不同数字。龙颜大怒,当下命护驾500亲兵每人立于一塔旁侧,结果亲兵尽数入林却仍然不得其数。乾隆无奈,感慨说“塔林幻影。其实,少林寺塔林的塔是有数的,现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2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

传说四:翁仲诗

中华门外,有两座四角亭分立于神道左右。亭内,为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雕刻的石人翁仲,高约1米,平顶大脸,腰系大扣纽带,古朴大方,虽经风雨侵蚀,但衣着服饰仍很清晰,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和衣着服饰的宝贵资料。

据史书记载,翁仲姓阮,为秦朝大将,英勇善战,死后铸像于咸阳宫避马门外,后来历代沿用,把铸刻的无名的铜像、石像都称为翁仲。中华门前的翁仲,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9c5f601009e4x.html5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