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也谈闲适气的临海 |
[游记]也谈闲适气的临海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我看来,我恰恰是喜欢临海人的这一特性.路桥温岭黄岩地方的人可以全国各地赚各种各样的钱,好像头发丝都是空心的,别人想不到的赚钱点子都能想到,别人不敢赚的钱都敢去赚.而临海人过得闲适,按照固有的节奏过小日子,赚多少花多少,一样滋润,正如明朝博学家王士性所说"眼不习上国之奢华",对于财富不眼红,不抬杠不自卑,与其说是心态平和,不如说是习以为常,几千年传承延续的习以为常.当台州其他县市的人如火如荼浩浩荡荡的开赴杭州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炒楼炒煤矿发财的时候,临海人跟风的很少.有如我原来一个退休的老邻居所说,"还要跑到上海去看房买房,来来去去多麻烦啊,钱够花就好".不好的可以说他是懒汉思想,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了,知足常乐,大抵就是这样了.关于这个特性,临海的和尚同样继承.当年龙兴寺重修的时候,因为台州佛教天台宗是日本佛教的祖庭的关系,日本佛教协会1300多和尚浩浩荡荡开过来参加开光仪式,台州市政府出面,接待费用大头都由某几个乐善好施的大老板负责了,日本和尚吃好主好,愣是没掏什么钱.本来过来其中一个主要目为了表示对祖庭的崇敬,带了数目巨大的日元香火钱抽成来孝敬,竟然给龙兴寺拒绝了.理由很"临海",我们不缺钱,多的钱没用. 我好吃,所以我概念里的闲适气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在吃上.早上起来,随便去到一个早点摊,来笼小笼,一碗豆浆或者一碗馄饨或者一碗豆面碎,简单实在,足以慰待味蕾和胃.九几年的时候,也有潮汕人在台州大厦楼下开了蛮大的广东早茶,开业时候大张旗鼓,但没多久就生意惨淡,一年就关门了.广东早茶固然好,味道也对得上,但选项太多,临海人嫌麻烦,觉得过于豪华.这样的失败缘由,我想潮汕人是不会想清爽的.另外说到潮汕,不免想到潮汕的功夫茶,这个物什同样为临海人民所不齿,笑说"小酒盅喝茶小口嘬嘬,娘姨范",所以有潮汕人开了茶馆,同样惨败.中午或者晚上的饭,一般是在家里吃的,临海人传统,会过日子,自己做菜实惠又对味,同时懂得这是维系家庭温馨的手段.晚辈人,不管新婚燕尔还是老夫老妻,只要长辈尚在,也时不时到长辈家里蹭饭,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偶尔嘴馋了,也会一家老小出去打打牙祭,这里说的打牙祭不是说去大酒店、高档的饭店,那些地方生意固然还好,但都是应酬的时候才去的.打牙祭是去吃家常的,同样家里能做的东西,老店做的就是不一样,少说几十年的历史,祖传儿儿传孙传下来的手艺,破旧的门面不需修缮,凭着金字招牌,自然会有祖带儿儿带孙的来光顾.白塔桥的麦虾,老东湖饭店的麦饼、麦油脂、蛋清羊尾,紫阳街的姜汤面,老台州医院门口的碱水面,老新华书店旁边的老奶奶扁食...都是临海人民心目中一等一的美食.价钱绝对实惠,一人平均消费10块就够,就样的日子谁都过的起.老店里的吃客中可以是西装革履的市长,也可以是街上骑黄包车讨生活满身尘土的车夫,位置爆满时候同样可以挤一张桌子,大快朵颐.在临海平和的社会空间中,社会地位的差异,很容易被淡忘.吃完晚饭,一家人逛逛解放街,巾山路等商业街,虽然人不少,也不会喧嚣,望望两边浓郁的解放前就种下法国梧桐,确实感觉很好,对上季节,时不时鼻子里还会飘进哪户人家家里墙内种的桂花跟玉兰花的香甜味道.或者,吃完饭到东湖湖边坐坐,听老人讲讲当年故事,看看那边钓鱼的人钓到几尾.或者爬上巾山,爬上江南长城,去吹吹凉风.这样的生活又可以说是浪漫的吧.又或者,跟家人朋友锻炼国粹,搓搓麻将,2块冲就好,一晚上进出不上100,全当益智娱乐,也可联络感情,临海人民可是绝对乐衷此道的.夜深了,传统的临海人民不会早早入睡的,都说会过日子,睡前吃饱才惬意嘛.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光景,人民路上最热闹,几KM的人民路集结无数的食档,这时候绝对是人潮涌动的,车子绝对开不进去,因为生意太好,路面上面也都被桌椅占据.说到这里,不由吞口水了,人民路上的"阿炉小吃",我跟萝卜,欢欢他们都光顾了10年了,骨头煮萝卜、豆面碎从来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吃.T_T开始倒数回家的日子...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01c8d010004ih.html2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