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南行之六:水乡乌镇 |
[游记]江南行之六:水乡乌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窄窄的小巷蜿蜒向前,两边的民居中,不时木板门“吱呀”一声,里面有人(大多是老年人)轻轻地走出门来。到处都弥漫着古朴的韵味。继续前行,来到了“茅盾故居”。最初知道茅盾,是因为他的小说《子夜》。他的故居是座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朴典雅,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门第特有的静雅气氛。除去茅盾,这小镇还有一位名人,就是替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平反的夏同善。另据历史记载,宋朝以来,这个小镇出了161名举人,其中进士64人。她的文化底蕴之丰厚,是别处无法比拟的。 继续西行,也是在路北,是“江南百床馆”。我们北方人农村里睡炕,城里人的床好像也不是花样太多太复杂的。在这里是饱了眼福了,那各种各样的床,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都有精致的雕花,显示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再往前走,路南一家门楣上,一块横匾写着《林家铺子》,哦,这就是那有名的林家铺子了。年轻的时候就读过茅盾的这篇名著,后来又改变成电影。影片中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是,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在风雨飘摇的政局中,它与整个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还是给人们留下了心灵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以致影片也成为经典之作。现在站在这个铺子前,追忆前情,思绪万千。眼前的铺子仍然是一个杂货铺,不过现在叫百货店了。 走到巷西首,是一座桥,向左过桥再折向东,就是刚才那条巷子的背面,是一条傍街的小河。河边是与河平行的“廊棚”。就是一条木板地沿河的长廊,廊的一边是河,一边是人家。河上隔不远就有一座小桥,真是“小桥、流水、人家”了。我们漫步在廊棚下,看河水波光粼粼,缓缓地,柔柔地流过。有个成语说女孩子温柔时是“柔情似水”,那一定说的是这里的水了。看乌蓬船在河里慢慢摇过,看有人从“水阁”里出来,拿个木桶从河里汲水,看石桥上不断有人悠闲的走过。真是一幅静谧秀美的江南水镇风情画卷。这座千年文化古镇,只有当人们近距离的亲近她时,才能认识解读她那古老、质朴的风貌,她那悠远深厚的内涵,她那丰富灿烂的历史,她那淳朴、敦厚的民风,她那柔美,静雅的风情和她那江南水乡特有的神韵。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f833d01000c16.html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