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为旅行狂之乌镇游记

[游记]我为旅行狂之乌镇游记

2007-07-27    sina.com.cn

对乌镇的想往,其实内里是对江南的想念.

动身去乌镇已计划多日,终得已实现.一个人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计划顺利的到达了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刚下车我便迫不急待想要投入水乡怀抱.拿出相机搜索一切祥和宁静的水乡画面.只可惜游人过多.打破了水乡的幽静.

买好门票我开始徘徊在这条幽长而古老的街上.草草游完茅盾故居(因为里面的布置过于生硬,都有过改动.)便立即来到"晴耕雨读"这个曾在《似水年华》里出现过多次的场景.亲眼见到里面的布置我有种莫名的兴奋.我太记得那个文(黄磊饰)和齐叔的住所了,我不禁伸手要去摸摸那些桌椅.(可惜标语上头写着"请勿触摸").

乌镇有名的传统手工蓝印花布在我心里已出现过千次.高高的竹架上凉着染好的长长的蓝印花布,它们在阳光下随风飘起,煞是迷人.穿梭于蓝印花布架下,闭上眼睛,我整个人跟着花布飘起来.在里头陶醉不已,难怪《似水年华》里的男女主人公走到布架下会迷失方向.

接着是要去乌镇有名的"三白酒"作坊.进入酒坊,找张桌子坐下,你会完全忘记自己生在哪个年代.每张古老的小木桌都配着四条陈旧的长凳.墙角堆满尘封的酒搪.让人忍不住想提嗓叫声"小二!来两壶上等的三白酒!".乌镇的三白酒是种五十多度的醇香白酒.一听这度数,我实在不敢亲自尝尝.

这里的人们都是靠水而居.房间的前门是青石扳铺的街,后门则是乌镇的河.难怪称之为"枕水人家".

乌镇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桥多.两条街我已记不请有几座大大小小的桥是相通的.印象最深的还是两街尽头交界处的"逢源双桥".这桥的结构很浪漫.紧挨着的两座桥却被一扇木雕墙隔开,左边桥上的和右边桥的人只能依稀可见了.据说在这左右边分开而行的桥上走下桥能相遇算是有缘.在左右桥对着走过的人们.就不可能相逢了.走下桥已经背对背.难怪称之为"逢缘双桥".原来是有缘才能相逢.我脑子里又开始浮现《似水年华》中黄磊与刘若英走过双桥突然相逢的情景.

乌镇还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意象,《似水年华》里描述的,男孩(黄磊)在水边搭建高塔,每天坐在上面眺望远方的爱人(刘若英),可是当他的爱人走到身边的时候,他却惊慌的逃走。我坚信,所有发生在乌镇的故事都是浪漫的.

走累了,靠在河边的栏杆上坐坐.疲劳顿时烟消云散.原来河边的这排栏杆叫"美人靠".哇!这么说我得多靠会才行,哪怕会变美一点点.我想待天色晚些再起身出去.在"美人靠"上一靠.背后则是在纤细而碧绿的河中畅游着的乌镇"白水鱼".见此景,你哪里还会想到世间究竟有几多忙碌.世间的忙碌全被这悠然自在的乌镇溶解了.

天色暗了些.我该走出去了.刚走出来又被一座余辉照耀下的小桥,桥下的流水,乌逢船给迷住了.忍不住要在这里留个纪念.我请了位不认识的同学为我拍照.后才得之他是位学生,也是一个人单独来旅行.我们很兴奋的聊起我们眼里的乌镇,他兴致勃勃的又带我去还未游过的另条老街.在另条老街里,桥是乌镇的特色,自然又是随处可见.那里的居民告诉我们前面不远地方有处古民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里面的雕花门窗至今保存完整.听到此话我们精神百倍.急切的一路询问去处.这一路上又被我们碰到游览乌镇的两位年方三十的男子.于是我们结伴而行来到那座民居.女主人热情的做了番介绍.还很自豪的告诉我们《橘子红了》拍摄剧组在此取过景.

夜幕降临之际,我们一行四人决定去尝尝乌镇的特色菜.我们选了家靠水的菜馆.屋内门窗桌椅都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抬头便见窗外依稀的灯笼倒映在暮色水中.我把生平头一次喝白酒的经历献给了乌镇的三白酒,两位年方三十的男子已被我称为"哥".他们算是对我"手下留情".只在我碗里点缀了少许三白酒.我们吃着乌镇的白水鱼,喝着乌镇的三白酒.聊着乌镇的昼与夜.不知不觉,我们都"醉"了……

幽暗的河水、落落的雨滴、孤寂的月色,乌镇有的,我心里都有了。

2006年.8月.17日

凌晨四点五十八分

(写此小记时已是旅行归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aef340010006832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