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金沙江畔 |
[游记]金沙江畔 |
2008-05-22 sina.com.cn |
詹禾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就来到金沙江畔。这是当年(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英勇战斗过的地方,心中充满了豪情。时光忽悠,已是四十年。回忆起在那时的日日月月,就引起我对金沙江的遐想。 金沙江古称神川、丽水、绳水,在长江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中段,自古以盛产“金沙”而得名。它的上游是通天河。从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眠江口段,则叫金沙江。它全长2308公里,像一条白色的哈达,套在川、藏、滇3省区之间。流域面积50万平方公里。它的支流众多,主要有无量河、雅砻江、普渡河、牛拦江、横江等。干流穿流在川、藏边境沙鲁里山和宁静山间,到了云南省丽江的石鼓以后,急转东北流,至无量河口,再从无量河口折向东南,过梓里而顺流东下。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金沙江夺人心魄的壮美。它既传奇,又狂放不羁。 你看,金沙江有多险? 它属典型的峡谷河流,滩多湾急,江中险滩栉比,礁石林立。江流区域内山川纵横,峰峻谷深,两岸悬崖飞瀑。有雪山倾泻而下奔腾。有极为罕见“v”字形的“长江第一湾”。该湾历来也成为兵家重地。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革囊渡江”,都发生在这里。有世界深峡之一的虎跳峡,雄险奇绝。虎跳石,相传猛虎曾借此石而跃过大峡。江水与巨石相搏击发出山轰谷鸣的涛声。正如诗人孙髯翁写得:“劈开蕃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 毛泽东主席的豪迈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从中刻画了金沙江的险要。 它的两岸,山有多高?林有多密? 金沙江流域内97%属于山区,山高林深,尤如轿子雪山和玉龙雪山的神韵最能吸引世人。 如果轿子雪山以其美丽潇洒出名,那么玉龙雪山则以险、秀、奇著称。玉龙雪山耸立于丽江城的西北,主峰海拔5596米,山顶终年积雪,12峰岭并排耸立,连绵35公里,宛如玉龙横卧。山中植物种类繁多,依高差和气候呈垂直分布,有“植物宝库”的美誉。更值得称道的是玉龙雪山之美不仅仅是它雄奇壮丽、气势磅礴的山体、闪闪皑皑的白雪,更妙的是它随着晨昏阴晴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变化无穷,姿态万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之感。玉龙雪山上的景点较多,但主峰由于陡峭难攀,至今还无人征服过,国内外许多登山队一直跃跃欲试。 金沙江畔的树木繁多,雪杉、青松和木棉最为有名。我要赞美雪杉、青松的常青、挺拔和坚强;我也要赞美木棉花的鲜艳和火红。它们把金沙江装扮的更加蓬勃、威壮。 川南楠竹,很值得一提。竹海位于宜宾市长宁和江安两县毗连的万里箐,海拔400—1180米。120平方公里的楠竹林,给境内28座峰峦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登高远眺,满目葱笼,竹涛起伏,完全是一派绿色的海洋。高的是浪峰,低的是绿沟。每当清风荡起,那一浪盖过一浪的绿涛,更令人置身于悠悠的仙境,身心受到了一次绿色洗礼。 林中小径曲折幽深,林区内除楠竹外还有人面竹、花竹、算盘竹、绵竹、黄竹、罗汉竹、香妃竹等30多种。竹海风光四季不同,晴晦各异。冬季,霜雪飞临竹梢,绿海上漂浮着一派洁白。秋天,金风阵阵、层林霜醉。清泉细吟轻唱,瀑布白练如带。炎夏时节,绿色遮天蔽日,阵阵清风拂面浸肌。林幽心静,清凉至极。春天更是令人心动的季节,春雷方鼓,金笋齐冒,尖尖的嫩笋节节高拔,无限生机。 这里还有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夕佳山民居"等,与竹林相映,真是一幅古典的风景画。 北宋诗人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曾来此处登峰揽胜,面对漫无边际的竹海,连声赞道:壮哉,竹波万里,峨嵋姊妹耳! 竹,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施予巨大的恩惠,而且它在自然中也具有某些特性,如虚心、有节、凌云、潇洒、耐寒、抗争、坚韧等。它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相合。它在中国文化大观园里不愧是一支耀眼的奇葩。但愿它跟金沙江一起永生。 金沙江畔的资源极为丰富。这里的动植物种类特多,除了前面写到的竹木以外,有特别珍贵的野生动物金丝猴。金丝猴有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它们都是我国的特产种类,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毛色艳丽,形态独特,动作优雅,性情温和,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具有重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它的两岸,有多少风情? 金沙江畔的风情万种,也许要算泸沽湖的风情、摩梭人母系社会民俗为著名。走进泸沽湖,如同走进一个神秘的世界。因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以及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习俗。摩梭人“崇母尊女”的文化传统,似乎还影响了泸沽湖的山水。秀美和缥缈成为这里的特点,走入这里宛似进入一个纯美的女神领地。 丽江古城,饱富民族特色,尤其是她的古建筑堪称一绝。建筑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作为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尔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 攀枝花市位于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是四川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1965年为开发铁矿资源,组建城市,初名为攀枝花特区,后正式定名为渡口市,以后改为现名。她是一个独具南亚热带风光的城市,市区内到处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攀枝花树(木棉花树),攀枝花市因此得名。攀枝花同攀枝花市被誉为“太阳城”的美名一样火红。这里的人来自祖国各地,形成了经济、知识、文化、风俗习惯的交融。由此产生无穷的活力。 由溶洞、石林、瀑布、温泉、原始森林、高山草坪、地下海子、世界第三高坝与象牙微雕型钢城成为一体。拥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多处,被称为植物学家的天堂。其中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苏铁林,并且这里的铁树年年开花,蔚为奇观。有植物立体分布的大黑山;有号称“中华奇洞”的米易龙潭溶洞;有稀有的氡气温泉;举世惊叹的攀钢雄奇的二滩高峡平湖;有奇趣横生、有惊无险的“万里长江第一漂”等景点。 当年为了“三线”建设,为了攀枝花市建设,为了成昆铁路建设,铁道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少铁道兵指战员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他们的英名与金沙江的涛声共轰鸣。 金沙江出口的宜宾市,古称为僰道。僰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历经兴衰沉浮。以骠悍善战著称的僰人,周朝时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为“僰侯”,率先在“无君”的西南建立了“僰侯国”。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僰人被十四万官军剿杀殆尽,消失于历史之中,令人惊叹!这里的僰人悬棺为僰文化重要的历史遗迹,主要分布在珙县洛表镇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在海拔520米—600米,南北长约5公里的悬崖峭壁上,保留了228具悬棺和大量的僰人岩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在苏麻湾对岸的峰林中还保留了僰人当年的石堡寨,与悬棺共同组成了僰文化的重要景观。以悬棺为代表的僰文化神秘独特,历经千载,是旅游文化的精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僰人悠久的历史,流传着僰人动人的传说。 金沙江沿途有许许多多的古镇古城,金沙江的流水见证了这些古镇古城的变迁步伐,也记载了国家的历史沧桑。沿途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如石渠县的志玛拉空庙(观音庙)及照阿娜姆古石刻、德格印经院及八邦寺、得荣龙绒寺及翁佳寺、攀枝花玉泉仙人洞及龙洞石林、金阳龙乡及天生桥、雷波马湖及落水湖、屏山清凉寺及锦屏山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2dde201008x02.html3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