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俞楼感怀:花落春仍在(浙江杭州孤山游记)/船票网

[游记]俞楼感怀:花落春仍在(浙江杭州孤山游记)/船票网

2007-07-21    

俞楼感怀:花落春仍在

过哲峰

西子湖畔,孤山南麓,蓊荟的大树掩映着一幢清雅的小楼。小楼
青砖墙面,青瓦褐柱,飞檐翘角,这就是素有“西湖第一楼”美誉的
俞楼———一代国学大师俞曲园的故居,近年经重建,成为俞曲园纪
念馆。

俞曲园,名俞樾,字荫甫。清同治、光绪年间,他受聘出任杭州
孤山诂经精舍学教,历时三十余载。光绪四年(1878),众弟子集资
为恩师建造居舍,命名为俞楼。当年,楼前有小院,院内叠石成峰,
花木扶疏。上世纪二十年代,他的曾孙、著名红学家俞平伯曾携眷在
俞楼小住。

去年深秋,偕妻儿亲友游西湖,访俞楼。那天,秋阳正艳,宽大
的悬铃木叶在和煦的微风中摇曳出一片灿烂。游人不多,小楼依然清
幽,仿佛滤去了尘世的喧嚣和浮躁。底层,陈列着著述、图片、资料,
包括手稿、墨宝。斯人已逝,风物依旧,虽已经过岁月的洗蚀,但我
仍深深地感受到百余年前楼主的流风遗韵。

道光三十年(1850),俞樾30岁,进京殿试,曾国藩主考复试,
题“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依题做诗,首句蹊径独辟,为“花落春 船票网,船票网
仍在”。曾国藩眼睛一亮,认为咏落花无伤感衰败之气,用意积极可
贵,遂擢俞樾第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一旦受挫失意,或颓
废,或潦倒;而俞樾,“花落春仍在”,达观脱俗的心境始终伴随着
他。

咸丰五年(1861),时任河南学政的俞樾,因被诬出试题割裂经
文,受到“永不叙用”的严厉处分。丢官后,他没有因此沉沦,而是
潜心讲学,身兼苏州紫阳、杭州诂经两大书院的学长,号称“门秀三
千”,其中不乏成就卓著者,如章太炎、吴昌硕、吴大徵等。讲学之
余,他不趋时务,专力经籍,著《春在堂全集》煌煌数百卷。

可别以为俞樾是“两脚书橱”。你看,一部鲜为人知的《七侠五
义》,经他改编成通俗可读的《三侠五义》,在世间广为流传;苏州
的碧螺春茶,不时被他带到杭州,用西湖水冲泡……日子过得滋润得
很哪!60岁时,曲园老人概括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没有丝毫的衰飒: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二百五十余卷,流播四方,
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放怀一笑,吾其归欤。”他活了86岁,谁能说他的后半生不是“花落
春仍在”诗意的践履? 船票网

俞樾墓,位于杭州三台山的右台山麓,那次没来得及瞻谒,甚憾。
苏州,偏静小巷深处的曲园,园名与人名合一,别具匠心。当年,俞
曲园也是按他“花落春仍在”的诗意营造的,想来一定是常年春意盎
然。苏州与上海毗邻,我常去,可惜从未曾造访。也许,在名园荟萃
的苏州,曲园太不起眼了……

作者:ldbsgzf

原始链接:http://chuanpiao.cn/lvyouyouji/zhejiangyouji/20061117/13766.html
转自:3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