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黄金周旅游(三)——西湖游记 |
[游记]"十一"黄金周旅游(三)——西湖游记 |
2007-07-16 |
杭州自古以来便被世人称之为“天堂”。白居易有诗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轼亦有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也许是诗情画意吸引了我,我忍不住要向“天堂”美景挺进。 初到杭州,便深切的体会到江南的细腻,不仅仅是因为那从纤巧的江南女子口中吐出来的吴哝软语,更因为连这里路边的植被都透着江南那温柔的绿意。 到杭州不可不看西湖。这句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话语,成了我到杭州之后的唯一的思路。西湖,天堂人的骄傲,天堂人的明珠。据说比大明湖不知要大上几倍。而且它的当家本领“西湖十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光听名字就让你心动不已。 然而老天不作美,是一个阴天的上午,空气中浮着一层薄雾,远处的风景看起来白茫茫的一片,烟雨蒙蒙,远山近水融为一体。 一群人三三两两上了一道长长的杨柳堤。杨柳婀娜,枝条纷披,婆娑夹道。堤两边都是水塘,衬得水中的柳堤格外诗意。杨柳也轻拂两边水塘。几枝长条伸及水面,依风轻摇,点出一圈圈涟漪,摇出多少依恋,多情最是杨柳枝。 太多赞美,西湖已是世外仙境,高高悬在意识的上层,让人膜拜。还没到西湖,心早潮涌澎湃。如今,到了,是了,怎么也不相信是真的:不会吧,这就到了西湖 ?怎会这么简单随意,这么平易开朗,这么随意的让天下人和她相对。 大概是自小就听了白娘子、苏小小等人的故事,总觉得西湖有股阴柔的凄美,美得让人为之心痛,让人为之动容。 在导游的带领下,一阵拐弯之后,一片三面环山浩淼的水域出现在视线之中,心中顿生激情,这就是西湖。这就是在我脑海中曾被描绘勾勒过无数次的美景。水面开阔,郁郁沉沉。远处深黛色的群山笼罩着一汪湖水,又若隐若现的浮在薄雾上,如几痕淡淡轻黛。因为有雾的缘故,水面上漂着淡淡一层面纱似的薄雾,水面隐约看见别致的石谭,身影熟悉。莫非就是印月三谭? 山与水的界线变得很模糊。只觉得眼前是茫茫的一片,只觉得心底油然升起一股痒痒的感觉。 坐在船上,不知是不是天气的缘故,雷峰塔显得模模糊糊,而由400两黄金打造的塔尖闪闪发光,它的光芒丝毫无法被薄雾遮挡。看着它们总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然而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名词,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正是这些充满了无限遐想的字眼,造就了西湖不灭的盛名。我在声声感叹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国人奇妙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于湖边闲逛是一种感觉,于湖中泛舟又是另一番滋味。此时此刻,真正置身于水中,才算是真正融入到了湖中。水面上雨点微微溅起的涟漪,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水莲花。当船夫将小船划进三潭印月的时候,看着水中那并不光鲜并略带锈迹的建筑,心底茫然的感觉无法形容。或许当时我该回忆一点点历史的积淀,然而没有。只是一种莫名呆滞神情,但我明白,真正心灵的震撼是无法用神情传达的。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欣赏与游玩,而是一种神圣的瞻仰与膜拜。 在小船上听着当地导游,用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介绍着西湖十景。他告诉我,西湖的水最潜的地方只有一米,而最深的地方也不足三米,水下的淤泥却足有五至六米深,水中的岛屿都是用水下的淤泥堆积而成的,在这里,西湖是严禁游泳的。在众多的风景中,三潭印月被排在了第一位。一些景色早已只留其名了,因为变暖的缘故,冬日的杭州无雪,断桥残雪只留些许美好的想象了,或许这早已不只是西湖的遗憾,而是全国旅游景点的遗憾了。 然而让我们心喜的却非岛,而是岛后的三个潭,俗称“三潭映月”。此时无月也无影,但我们还是高高兴兴地在湖中拍照留念。由于船只的遮挡,拍照结果三潭却只见了半潭,还在一个小角上。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了。观此景须得中秋月圆之时最妙,目前自然是见不着。 下船之后,我们顺道过去。先后拜秋谨、看望苏小小,看看远近驰名的楼外楼。 秋谨在一片绿草红枫中,宁静肃穆。为这个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的女侠扼腕,对我们后人也是激励。 小小之墓,感觉荒寞凄凉,红颜薄命啊。 楼外楼,古香古色,除杭州名吃尽可品尝外,还要注意楼上用餐需加附30的服务费,真是“吃自己吃出泪来”啊! 就要离开西湖了,回首再望,西湖是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曾登黄山。黄山是奇,世上俱无,天下独绝。到了西湖,就觉得湖山和咱百姓是那么相宜,那么相投,那么相通。 秋天的西湖,铺开如此富丽的秋色,也是人间至美。西湖的好,就在一个“宜”字。山不甚高,水不太远。一切都平易近人。一切又调和的那么恰到好处,和和美美。西湖的美,在湖光山色。更在湖山的和谐默契。 在西湖,你环湖赏玩。随便哪个角度,在你眼前展开的都是一幅绝妙的山水。一切都那么和美。
右图一:西湖正门 左图二:花港观鱼 右图三:雷峰塔 左图四:断桥 右图五:苏小小墓 左图六:楼外楼 评论 (7) | |
原始链接:http://zhanzhan2006.blog.sohu.com/17046361.html |
转自:3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