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我没去过,近来却有机会去了一趟杭州,总算圆了多年的“天堂之梦”。 杭州是座风景优美的城市,白居易曾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但我一直认为她之所以能和“天堂”相提并论,多是因为有西湖的缘故。所以此次到了杭州,铁定是不能和西湖失之交臂的了。 我们从黄山赶到杭州的时候,已是下午。吃过饭后看看时间已晚,只好先找个地方住下,第二天我早早起来,搭上车直奔西湖。 第一站:灵隐寺——仙灵所隐 杭州素有“佛国”之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当以灵隐寺为最。而我自小喜佛好道,每逢名刹古寺,都会洗心拜访。所以此行的第一站决定先到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双峰插云”之一的北高峰下,创建于东晋时代,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当时有印度僧人到此,见山峰秀奇,认定是“仙灵所隐”之地,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到灵隐站下车后,走几分钟到“灵隐飞来峰”大门,再往里走大约两百多米,往右一拐就是灵隐寺了。寺庙大门上挂着康熙帝所题的“云林禅寺”大匾,四处寻找,却找不到“灵隐禅寺”的匾额。身边有导游小姐正在喋喋不休地向游客解说其中的因缘,我对这些典故不感兴趣,总之这地方准没错,于是定下心来,拾阶而上。 天王殿是进入灵隐寺的头道殿宇。走出天王殿,我继续前行,进入大雄宝殿。大殿内宝相庄严,越是凡人,到此越不敢心猿意马,环顾四周,看到的多是双掌合十、低头默祝的信男善女。我对神佛虽是满心虔诚,但入寺从不烧香跪拜,于是信步出了大雄宝殿,折进西厢的罗汉堂。 罗汉堂据说有五百罗汉,他们或坐或站,排在堂内走道两侧上方,稍微抬头才能看到。我刚进门时,还想一个一个地数过去,看看到底有没有五百个,但数到一百多个时,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只好作罢。罗汉个个由铜浇铸而成,与真人一般大小,栩栩如生,且姿态各不一样。一路走过去,偶尔会见到上面挂个牌子,标着“禁止触摸”等字样。我总觉得好笑,心想立在这里的铜坯,敬则是罗汉,遇到不信邪的,就是金身大佛也只能靠世间的道德和规则来保护了。于是索然无味,五百罗汉没看完,就出了罗汉堂。 再往上走就是药师殿,有“施主”正在殿内迎请佛像,引来许多游人围观。我本想看看,但总厌倦人多的地方,于是往后门走。殿后是一石壁,上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文,经文最底端,也差不多有一人高,不少游客到此,都去摸那壁上的石刻,认为所能摸到的那个最高的字,就是自己的追求和收获。当身后药师殿内的钟声和木鱼骤起之时,我尽力一跃,随意往壁上拍去,击中的正好是个“智”字。看清楚后,不禁暗幸自己长得不太高,弹跳能力也不太好,否则如果“更上一层楼”,摸个出个“空”字或是“无”字那可不得了了!再仔细观察,发现人们摸得最多的都是“有”、“得”、“多”等字,想想那么多摸字的人,又有几个好好读过这篇心经呢?世人想的应该多是“得财”、“得势”罢了…… 一路看,一路想,等四下逛完,已近11点了,只好出寺,往下个地方走。 第二站:岳王庙墓——尽忠报国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岳飞——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生前曾住于杭州,后又死于杭州,葬在西湖栖霞岭之阳,近千年来,他的英勇事迹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情。我既然已到西湖,别的地方可以不去,岳坟岳庙却是非去不可的! 从灵隐寺出来,搭车行走四五站,路左赭黄围墙、朱柱红门处就是岳庙了。抬头一看,写着“岳王庙”三个鎏金大字的匾额挂在门楼上,门前廊柱上还挂着一副楹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金字更是是给这里增添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穿过庙门,再过一小段古木参天的青石板路,就到了大殿“忠烈祠”。大殿正门重檐中央高悬着叶剑英元帅所书的“心昭天日”横匾,而忠烈祠前方左右两侧,分别是岳王手下两大将领——烈文侯与辅文侯祠。 进入大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披紫色蟒袍的岳帅座像。岳帅右手握拳,左手按剑,威武庄严。看那座像上方,“还我河山”四个草书大字赫然醒目,猛然回头往来路望去,门楼上“气壮山河”四个大字又突现眼前,让人正气陡增!殿内墙壁上,嵌刻着岳飞的爱国誓言“尽忠报国”,并绘有岳飞作战路线图及根据史实创作的九副壁画——勤学苦练、岳母刺字、收复建康、还我河山、连结河朔、郾城大捷、被迫班师、风波冤狱及大好河山等。 穿过忠烈祠往左拐,就是启忠祠。据说启忠祠原是奉祀岳飞父母的地方,现已开辟为岳飞纪念馆了。启忠祠一殿两庑,共分三个展室,这里收集展出的是各种有关岳飞的史实资料,以实物、照片和图表、书法绘画等形式,完整地再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光辉而坎坷的一生。 出了启忠祠往外走,通过碑廊,就进入了岳飞墓园区。游客进入墓园,鲜有大声喧哗者,个个都小心翼翼地,可能是怕打扰长眠于此的忠魂吧! 我来到岳王墓前时,天上正飘着毛毛细雨。抚摸着鄂王墓碑,不禁想起高宗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那一幕来……当岳飞拖动着沉重的脚镣,向风波亭走去的时候,天空正像今天这样阴沉沉的,不同的是那天还下着大雪,霏霏的雨雪被呼啸的寒风卷成一团一团,放肆地撒落在岳飞身上,而风雪中的岳飞,却平静得像一尊白玉雕像。屠刀扬起时,天边传来了低沉的歌声……那声音穿过千年的时光隧道,至今仍铿锵似冰,我侧耳倾听时,发觉正是一曲《满江红》…… 可怜的岳帅啊,一生尽忠,不求封侯,本无过错,但您何苦念念不忘“迎回二圣”呢!等徽钦二帝南迁后,您的顶头上司高宗又往哪搁呢?您的罪过,看来真是“莫须有”啊! 往回走的时候,看到很多游客正围在秦桧和王氏的铁跪像前议论纷纷,我也鄙视这些“奸人”,但却没兴趣向他们吐口水,在高宗看来,秦桧夫妇及张俊等人也是“忠臣”啊,不过这是和岳飞不一样的另一种“忠”罢了! 有昏君,才出忠臣;山河破碎,然后才有“岳飞”!如果在位的君主没有凌云壮志,即使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也不一定太平啊!但愿“岳飞”永远只是一个留给后人瞻仰的神像——步出岳庙的时候,我在心里暗暗祈祷着。 第三站:柳浪闻莺——断桥遗恨 在西湖古今诸桥中,断桥名气最大,这应是得益于《白蛇传》。相传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接着同居于柳浪闻莺处,后受法海挑拨,两人分手,但不久又在此邂逅,重归于好。 十几年前我看《白蛇传》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十岁的顽童,虽然尚不知情为何物,但许仙和白娘子的痴情、其子的孝顺、法海的可恶,仍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时也曾痴心妄想,假如有机会到西湖,一定要到断桥边走走,说不定也能遇到漂亮的仙女……春梦一做就是十几年。 当我从岳庙出来,到断桥边下车的时候,雨还没有停。走入雨中,擦肩而过的尽是成双成对的恋人。断桥已近,但伊人不在,我只能孤身徘徊,雨伞还压在背包底部,也没有心情拿出来,只觉风雨彻骨冷,愁煞人!正是“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 过了断桥就是白堤了,白居易笔下的“绿杨荫里白沙堤”就是指这里。白堤犹如一条彩带贯穿西湖东西,堤上杨柳成行,枝叶临风飘舞,娇娆动人。两边湖面上,清波荡漾。走在堤上,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所有的失落和不快,都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白堤大约有一公里,起于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我走完这段路的时候,看看时间,已是下午三点,一天没进食,肚子早饿得咕咕叫。路边刚好有个明鉴楼,于是进去点了几个小菜,临窗而坐,细酌慢饮,抬头细看,只见白堤正笼罩在烟雨之中,更是迷人。这里饭菜可口,只是价格不菲,结账出门的时候,心想西湖米贵,白居也不易,还好我只是个过路的游人。 再往前走,过了西泠桥往左拐,沿湖一字排开的就是苏小小墓、武松墓和风雨亭。来到这里之前,我也曾自负已博览群书,但却不知苏小小为何人。红着脸看完墓前所立的石碑,才知道苏小小原来还是南齐才女,生于妓家,住在西泠桥畔。一天驱车出游之时,遇到当朝宰相之子阮郁,两人一见钟情,后来终因门第不对,未成眷属。阮郁一去不返,苏小小也郁郁成疾,命归黄泉后,就葬于西泠桥头。这又是怎样一段爱情呢?看完碑文,我默默无语。多情自古空遗恨,但一个风尘女子能痴心至此,也足令今人汗颜的了! 苏小小墓过去是武松墓,武松是宋时义士,因挟刀狙杀蹂躏杭民之权贵而被捕,后屈死狱中,杭民感其恩德,于是集资葬于西泠桥边。旁有风雨亭,就是那心比男儿烈、一生立志把乾坤挽回的女侠秋瑾之祠。 为情为义而不惜一死的人,我向来是最为敬重的——凭吊完他们,想到还有个雷峰塔要去,于是加紧步伐走上苏堤。 苏堤是北宋杭州太守苏东坡留给西湖的一份宝贵财富。苏东坡一生活在政治旋涡的中心,几遭贬谪,很少在一个地方呆满三年。他来到杭州之时,也不过是一个落魄的太守,但为了防止西湖干涸,他亲自募捐,并上书朝廷,疏浚西湖,再用掏出的淤泥筑成此长堤。据说苏堤筑成后,杭州人杀猪进献,太守当然苦辞不受,你推我让,相持不下,最后他采用折中的办法,将肉切成方块,与民同享,这就是“东坡肉”的来源。而这位勤政爱民的太守所筑之长堤,在九百多年后,仍桃柳依旧,如一段锦缎,横贯西湖南北。 苏堤尽头左侧就是夕照山。山有雷峰,峰上有塔,就是《白蛇传》中的雷峰塔了。走到雷峰塔下,夜幕已经降临。遍布整座山峰的音响,正播放着熟悉的歌曲《千年等一回》。随着那优美动人的歌声,我进入雷峰塔最底下的台基。台基有两层,位于地底下,是雷峰塔遗址观赏区。传说中的白娘子,就是被那多管闲事的法海禅师镇压于此。透过玻璃屏风往里看,恍惚中还能看到美丽动人的白蛇娘娘,正忧伤地盘坐在那红砖上,倾听着塔外丈夫和爱子撕心裂肺的呼唤。 出了台基往上走,才是塔身的第一层。塔身一共有五层,通过电梯上到最高处,在檐廊上往下看,暮霭中,远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中三塔若隐若现,西湖佳景尽收眼底,疑是天上却人间…… 逗留良久,看看天色已晚,只能依依不舍地往下走。在南山路上冒雨等车的进候,仰头回望,塔内犹灯火辉煌,歌声不息,疑是幻境,心知我的西湖之游,到此算是结束了。而此趟过于匆忙,又不得天时人和,所以没能西湖泛舟、钱塘射潮、灵峰探梅,确是最大的憾事!等春风得意之时再来吧,到那时,马蹄轻,一日看尽西湖景,再续江南梦! http://bbs.csu.edu.cn/bbsrecon.php?id=1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