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背包走天下之(1*5)心图(普陀山 宁波之旅) |
[游记]背包走天下之(1*5)心图(普陀山 宁波之旅) |
2007-08-31 ctrip.com |
*********************************************** 一周前,辛苦地完成了第二部小说。写完后,我又失落了,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写小说,从小喜欢看古龙的我竟无法将激情注入到自己的小说里,用一个网友的话来评价,就是些”不痛不痒”的文字。 哪怕迎来的是烂番茄臭鸡蛋,我也总算是对在复旦的这四年有了个交代,写了些已经发生过的事,也写了些自己将来想走的路。 正在实验室准备论文,柳丝突然告诉我,《青春无悔》里我不经意的一笔,竟几乎真的在这个尘世中再现了!(作者按:我在自己的第二部小说中设计了女主角得脑瘤这么庸俗的琼瑶化情节,谁知当时和我有点感情纠葛的女生竟被医生告知有脑瘤危险,必须住院观察。)我惊诧未定,手机响了。父亲在千里之外的那头告诉我:表姐出了车祸,正在抢救。 这次不用上帝笑,我自己先笑了。想去看看从小亲密无间的表姐,父亲说大家都心力憔瘁的,我去了非但帮不上忙,反而要分心照顾我,况且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徒增一分伤感。我想想,也有道理。 杨阳叫我去慰问一下曾经的至爱,我又一笑:我以什么身份去?去了又能说些什么?更可笑的是:我不想去。但牵挂肯定是有的,就象张艾嘉唱的那样:”就当她是个老朋友阿,也让我心疼,也让我牵挂。。。”让我欢喜也好,让我忧也好,让往事都随风去吧,祝她好运。 为了庆祝自己顺利”卖”了个好价钱,晚上请袁园吃饭。她突然说:”我们去敲街机吧。”说实话,她水平真臭,一人本来分一半硬币,她没多久就把我那一半的3/4又抢走了。我头上冒的不知是闷出来还是累出来的汗,真爽! 送袁园回家,走到门口,我突然说:”我想去看看海。” 很想念那带着咸味的海风,想念那包容一切的广博,就让我在那海天之际完成 2000年3月24日于赴普陀海轮 闷在地下室的地下室般的四等舱里。我不禁哑然失笑。昨天袁园开玩笑说:”下个月开始,你的小名就叫做“白领“了。”可是,即便将来再高的月薪,也解决不了我现在的穷窘。由此可见:光有理想和愿望,即使再美好,对于目前的生活,意义又有几何呢? 我是上铺,下铺的阿姨带着小宝宝到甲板上看风景去了,周围一时倒也清静,让我不禁想起梁先生的《雅舍小品》。 信手拿起在上海买的杂志。我一向不喜欢风靡大江南北的《读者》,我觉得它太矫情,就象有人形容的”小资产阶级发泄情感的乐园”。我比较欣赏的风格比如说《青年文摘》。青年,多好阿,哪怕有些执拗得近似顽固,自信得近乎张狂,但永远那么有朝气,那么有希望。 一路翻来,竟然篇篇都能引起我的兴趣。有打工仔艰辛的谋生,有首位”网络”小姐陈帆红背后的故事,还有那个被王朔骂为”大便”的张艺谋叙述自己是怎么走上导演这条路的。我经常能感动着,这也是我偏爱《青年文摘》的主要原因;我经常会在网络上记载一些东西,也是怕日后麻木得都记不起自己也有过这些感动吧。不过陈帆红有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人们脸上的微笑和祝福远比ICQ上的笑脸符号美丽而真切。” 忽觉肚子一阵鸣叫,却不敢去餐厅,怕不够钱买船票回来,而我又粗心到忘了在上海买些干粮。只好靠包中一盒”德芙”黑巧克力充饥。很俗地心疼这一口咬下去就是一块多钱,真有些捧着金饭碗要饭的感觉。有些时候我们努力追求着的竟然是对我们无甚重大意义的东西,而你又忍不住要追求下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一种无奈吧。 怎么说着说着自己也不知不觉地矫情起来了。不写了,到甲板上吹吹海风去。 2000年3月24日夜 水面越来越开阔,让我想起苏州郊外的枫桥.从小,每当读到"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心中总是向往着,以为能孕育出这份惆怅的地方一定也有着磅礴的气势.等我有一天真的站在枫桥边上,我失望了.如果这也能算作河的话,那我的单人床就可以被称为"停车场"了. 出来的时候,不止一个朋友问我:"就你一个人?"我总是不耐烦:"一个人怎么啦?谁规定出去玩一定要出双入对的?"不过说真的,我对女性有着一种天生的好感.也许是因为从小远离母亲,所以特别向往一种母性的关怀;又或许是因为没有姐妹,总是羡慕别人有姐姐的照顾,妹妹的景仰.不敢自比贾宝玉,也就比较"花痴"一点吧.所幸上天待我不薄,让我结识了很多善良可爱,美丽又有情趣的异性朋友.至于爱情,坦言,我已少了前些年的热情.很喜欢张晓风的那句:"依他如父,却又怜他如子;尊他如兄,又复宠他如弟."但是当几个刻骨铭心的女人最终和我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已近乎麻木和胆怯,爱情暂时成为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不是因为要去的是佛教胜地,连我的思想也跟着宿命起来.风越来越大,饶是身上穿得不少,也有些吃不消,肚子偏又在这时候不争气起来.斗争了一会儿,还是走进船上的餐厅,要了份最便宜的面条.20块!哇赛,比复旦食堂还黑.不知是桌子歪了还是船在晃,竟洒了半碗.我狼吞虎咽了两口就变成细嚼慢咽了,因为实在难吃得紧. 旁边一位大叔问:"你是一个人吧?"当然,不然到哪为啥还背着个包.其实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一瓶Burberry,剩下的还不如那个包贵.也许只是人的一种心理本能吧. 问了才知道,船大概在明早6点到,赶紧睡觉,明天还能看海上日出呢. 3月24日睡前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脑海中突然冒出这句张若虚的佳句,也不管它应不应景.若虚若虚,虚怀若谷,不知何时我才能修炼到这种境界. 天渐渐亮起来,云层有些厚,迟迟不见太阳.我开始有些失落起来.中途停靠岱山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匆匆下去了一批,又匆匆赶来了一批.人总是在不停地奔波着,忙碌着,但愿到最后奔不起,也忙不动的时候,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才好. 跟着几个大胆的乘客摸到船头,眼前顿时豁然开朗.看着船头劈开波浪前进,不禁想起那耳熟能饷的诗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突然,觉得东边有些耀眼,转头一看,一片金黄,太阳就躲在那后面!我的心躁动起来,心中呼喊着:跳出来吧,展示你无以伦比的光芒! 太阳完全跳出海面了.炙热但还不特别刺眼,海面也很争气,小岛渐渐不见了,眼前一片开阔,远处几个黑点,那是渔民们在谋生计. 7点了,太阳已经是霞光万道,海面上金光闪闪.风很大,肆意地摆弄着我的头发,心情特别好.看着船边溅起的点点浪花,耳边walkman也应景地传来那首豪情万丈的"笑傲江湖":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3月25日晨于船上 下了船,和其他风景名胜区一样,拉客住店的不断.象我这样的老江湖,是不会草率地在这些地方落脚的.可是一个年龄比我稍长的小伙子锲而不舍地跟着,向我详尽地描述着岛上的风土人情,历史名胜.看他语气诚恳,不象那些在油罐里泡惯的人,于是抱着去看看,不合适再走的心理来到他的旅店,也就是他的家. 白色的墙,蓝色的玻璃,铝合金的窗,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上上下下共有七八间套房,说心里话,我喜欢这地方,不过有些担心他会狮子大开口,于是事先坦白:我是个穷学生. 小伙子憨厚地一笑:"我知道,这样吧.这间房就你一个人住了,你给60元吧."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优雅的环境,一间带卫生间,淋浴,闭路电视的套房,只要60元?何况这还是风景名胜区. 小伙子又要出去拉客了,临走对我说声:"随便些,就当自己家一样."还嘱咐留在家中的母亲待会儿领我走捷径去那些景点.如果按我常玩的游戏CM3的标准,普陀给我的第一映象就是superb了. 减掉些行李上路.先来到的是紫竹林.之所以选这儿作为我的第一站,是因为它的名字.也许是因为父母都是国文老师,我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梅,兰,菊,竹四君子始终是我的最爱.看多了绿色的竹,却极少领略紫色的.可到了里面,我不禁迷惘:这里松柏倒是不少,可哪来的竹啊?以至于我傻傻地问寺里的老师傅.老师傅深邃地一笑:"喏,这周围不都是竹子吗?" 记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一队春游的小学生从旁边经过,有的瞥见信笺右上角的标志,羡慕地说:"哇,复旦大学的!" 3月25日于紫竹林 刚才在紫竹林光顾着看风景,觅紫竹,却忘了这里是佛教胜地,既入宝山,岂能空回.初三的时候下过一阵子决心研读佛教经典,终因文字深奥,含义隽永中途作罢,但佛教的博大精深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进得寺来,迎面遇上一列身披大红袈裟的和尚,看样子是要去做什么法事.想跟着去看看,却被挡在"游客止步"牌外.走了两步,发现贴着一张朴告,原来是主持妙善大师不久前故世.治丧委员会名单上主任委员竟赫然是赵朴初.而一些委员和尚们的法号却让我犯迷糊了.有道慈,道济等"道"字辈的,有法印,法正等"法"字辈的,还有妙,觉,无等六,七种法号,据我所知,同一辈的弟子法号起首字应该相同的,该不是有六,七世同堂吧. 走进大殿,看到两边陈列着许多罗汉铜像,下边标明"比丘尼身","阿罗门身"等等.有一尊名为"人身"的铜像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造型是一个古代儒生正捧书苦读.佛教自当年"白马取经"传入东土,我想佛教的经典里还没有什么罗汉原型是中国人吧,在苏州西园,杭州灵隐,庐山黄龙寺以及上海玉佛寺,都没有看过汉人造型的罗汉,这也算是普陀的一大特点,可算是"有普陀特色的佛教"了. 大厅上面挂着许多匾,其中我觉得最工整上口的是一句"法雨慈云". 大厅下面跪倒了许多善男信女.我尊重佛教文化,但我绝不迷信.不过如果母亲在旁边的话,又该想拉我上前而闹得不愉快了.转念又想起了千里之外命若游丝的表姐和那个为自己健康担心的姑娘,不禁悲从中来,闭上眼睛默默祈祷:愿她们平安无事吧. 3月25日于普济寺 旁边就是百步沙海滨浴场.远远的就听到波声隆隆.走近了更觉得声势了得.站在"狮石"旁,却没有被观世音菩萨的"回头是岸"的警言吓倒.偏执地越过栏杆,走到最靠近大海的那块岩石上.夫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看来我彻彻底底是个小人. 头顶的天,眼前的海,远处的帆.此情此景,岂是"壮丽"二字了得?不由得我不合拢双手,大声呐喊.从石上下来,脱掉鞋袜,漫步在细软的沙滩上.用脚去踏涌来的浪花.初春的季节,海水还有些冷,可当潮水退下,不错的太阳又照得沙石暖烘烘的.潮来潮往,我也就这么冰与火地浸泡着.胸中豪情涌动,于是拿起石子在沙滩上乱画一气:"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管它合不合适. 走上岸去,将鞋,袜摊在沙滩上享受阳光.远处,春游的孩子们正开心地玩着足球,而我也得闲来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 耳际依然是隆隆涛声,头顶是似火骄阳,发梢是海风的柔荑.如果此时我能上bbs,我一定要对网友们说一声:"大家一气来凭海临风,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3月25日中午于百步沙海滩 宁波的年糕味道果然不错.抹抹嘴巴,踏上了通往佛顶山的"香云路".开始还一遛小跑,渐渐转化为"闲庭信步",到后来实在是举步维艰了.还好山顶就在眼前,不然就真折了大丈夫的颜面了.正寻思着那些羸弱的女信徒们怎么能三步一叩地爬上来,那还不要出人命啊.旁边事实说明了一切,还真有人叩上来了! 一伙是两个妙龄女子,衣着时尚,一伙是一个中年妇女,外面披件长衫,也许就是所谓带发修行的"居士"吧.虽然她们年龄,身份迥异,但脸上的神情一样的虔诚,迈步,跪倒,叩头,起身;迈步,跪倒,叩头,起身...嘲笑她们愚昧?我没有这个勇气,可也不忍再看下去,于是紧走两步,甩开她们.人的意志,是多么骇人的力量啊,它,可以使懦夫变为勇士,可以使贫瘠闪耀出光辉,但也会使激动走向死亡."射人先射马",那治人也该先治心啊. 转弯处,看到四个大字"佛顶顶佛",我一笑,纳闷了:为什么第一个顶是繁体字,而第二个顶是简化字呢?莫非其中有什么典故.可惜身边没有导游. 进得大殿,烟雾缭绕,旁边两个和尚正替香客问课,我好奇地凑上前聆听.一僧面带笑容对我说:"施主不妨求上一签." 我估摸着又要"银子",而且调皮劲又上来了,回道:"尽信佛则不如无佛.佛祖心中坐,莫向身外求.佛即我心,我心即佛."大和尚竟直夸我有慧根.可惜我还没有参透这滚滚红尘,不然就跟他剃度也罢. 走出寺院后门,见一亩许方田,心中大慰.上次在灵隐寺就对那里的和尚很反感,全靠信徒的捐赠度日,不思课业,不思耕作,连头发都快比我长了(那阵子我刚剃光头一个月).而在这里,两个和尚正兢兢业业地整理着菜园. 该下山去了,有些乏了. 3月25日于佛顶山慈济寺 慈济寺的后门口,有几株鹅耳枥,碑文说明是普陀山特有物种.抬头一望,每一个分叉都有对称的两支树枝,就这样成双成对地繁衍开去.难怪有人把它称为"夫妻树".我不禁低头祷告:愿我早日找到自己的"沈梦婷"吧(我第二部小说<<青春无悔>>中的女主角).有够俗,可谁叫咱抛不开这滚滚红尘呢? 一路下山,走的是一条青石板公路,心中纳闷:怎么不见车辆,也没有其他游客.走到山脚下才发现,原来这条路口设有路障,新的上山公路已经改道.而我并没有半分的遗憾绕了远路,这一路下来,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只有我一个人,扯开嗓子吼两句也没有人告我制造噪声. 路过普济寺的时候去了趟邮局,买了两张游资明信片,一张寄给父母,一张留给自己.自从去年3月份我到嘉兴玩开始,已经养成习惯了.多年以后,看看这些盖着世界各地邮戳的明信片,也蛮有意思的. 回到龙湾村的时候,竟发现了一大片开始遍寻不着的紫竹.我不禁想起儿时看过的动画片<<七色花>>最后的结局.一直苦苦寻觅的东西,也许就在你的身边. 回到旅社,看着台湾版的<<笑傲江湖>>,可怜我的令狐冲被任贤齐无情地践踏,稍为宽慰的是也能看到我很喜欢的陈德容美眉。 摸摸酸痛的脚板和脊背,不知明天又是什么天气。 3月25日于龙湾村 也许是昨天在海滨沙滩上太过贪玩,着了风寒,觉得头有些沉且热,脚步有些轻.今天我主要的目的地是"西天景区".到了山脚下,一见那蜿蜒而上的石板台阶,我有点发怵.可既然来了,硬着头皮也要上啊. 才早上八时许,已经有不少旅游团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山路上了.来到"盘陀石",不禁感叹于造物主的巧夺天工.这么庞然一块大石头,就靠那浅浅的接触矗立在此,千百年屹立不倒.我不禁好奇:到底是先有"稳如磐石"这个成语呢,还是现有这块"盘陀石"? 圆通庵,号称"普陀第一庵",其实格局并不大.我惊诧地发现:原来小尼姑真的有如仪琳般眉清目秀的.实话实说,美就是让人欣赏的,只要不玷污美就是了,也不算有辱佛门清净吧. 一路行来,到了"炼丹洞".传说西汉末年南昌尉梅苓在此炼丹.我还以为是象江西彭泽龙宫洞那样偌大的溶洞,看了才发现原来是间斗室,局促得能闷出鸟来.旁边一个小尼姑在舀水装罐,旁边贴一通知:"仙洞圣水,延年益寿.一杯三元."充其量矿泉水而已. 路牌指示,快到"心字石"了.第一次看到"心字石"的照片,是一位同学和他的女友拍的.想象中它应该是屹立海边.坐在上面,听听惊涛拍岸,解解心中之结,该是何等的豪情.想不到走近了,只不过是在半山腰的一个平台而已.许多人竞相拍着照片,而我却没有兴趣多逗留片刻.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世间的事原本如此. 3月26日于西天胜景 这次匆匆出来,只带了350元,信用卡也没有带上.两天来一些开支实在不能避免,于是乎两天我不知米饭为何物.光挑些面条,饼干,年糕等耐饿的东西吃. 如果买一张直接到上海的船票,只要68元,安安稳稳.可我真的想去看看宁波.牙一咬,心一横,买了张去宁波的船票,口袋里又少了28元,哪也不敢去了,就在候船厅里熬时间吧. 到了午饭的时候,看着旁边人津津有味地吃着盒饭,肚子开始不争气了,思想剧烈斗争着,我不禁怀念希尔顿的自助餐,宏通坊的大杂蟹,还有小天府的口水鸡."不当家不知材米贵,不养儿难知父母恩"啊.小时候看着报道所谓"生存实验",嗤之以鼻.现如今才真切地体验到生活的不容易. 轮船开了,这次的四等舱比上次的好些,坐在中舱考窗的位置,正好可以看海.还有录象可看,居然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 3月26日于赴宁波船上 到了火车站,觉得有些过于偏僻了,问了当地人才知道,此"火车站"非彼"火车站",我该在港口时往相反的方向去,弄得我哭笑不得. 好不容易到了"真的"车站,却发现大门紧闭.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关门了." 看来无论到哪,上帝和我这玩笑是开上瘾了.我看看,车站门口席地躺着些民工.不会吧,我也要在这里躺一晚上?一不经意,我还成了盲流了.别说,民工和大学生还真有许多共同点:一样的背井离乡;一样的喜欢<<大话西游>>;还有一次,我看到一则至今给我印象最深的新闻报导:"戴安芬举行内衣活体展示,由于保安工作不利,现场涌入大量民工和高校学生."真是言简意赅. 旁边开始有人吆喝:"杭州,上海,高速."原来旁边就是汽车站,这些人是来拉客的.我象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忙问: 一个牵着孩子的女人在汽车站口问我: 女人想想,还是走开了。过一会儿又回来,说:"看你象个学生,出门在外不容易,这样吧,你剩多少钱就多少钱吧.我们带你过去." 坐在行驶在高速公路的大巴上,看着窗外夜幕下的宁波城,我不禁想起巴金的那篇<<灯>>. 到达上海已经是晚上11点了.下了车,口袋里只有1角钱,打电话都不够。拦了部出租车,驶到袁园家门口,拖她下来帮我付帐,在她那里好好洗了个澡,然后回寝室美美地睡一个觉. 3月26日深夜于上海 2000年3月28日夜于复旦园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82621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