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山之行 |
[游记]南山之行 |
2007-07-28 sina.com.cn |
吹面不寒,本来是用来形容春风的,可在初冬的今天,迎面而来的微风,的确给人这种感觉。酝酿多日后,部门外出游玩终于在今天成行,目的地是南部山区的袁洪峪。 早上七点刚过,一行七辆车就驶出市区,30多公里的路程一转眼就到,这里原来是一个三线工厂(军工厂)的旧址,已经被铁路部门开发成了旅游度假村,另外还有一个颇具想象力的名字:罗曼山庄。我们选择来这里,除了没有来过,无非是看中了这里不要门票,免费停车,有精力的可以到周围的山上撒欢,不愿意太累的可以坐下来打够级。 一阵攀登后,人员自然分流,只剩下我们九个追求身体疲劳的人挑战远处的山峰。这是泰山北麓的山区,向南眺望,泰山山顶的天线隐约可见。山上有不少山楂树和柿子树,我们之所以认识,是因为尽管采摘的时节已过,但个别树上尚有一个两个的漏网之果,提示我们它的树种,我们更是充分享受这份意外之喜,想方设法把它们弄下来,带回去。山坡略微平缓的地方,被附近的山民整成梯田,种上小麦,靠近山村的地里还长着白菜和胡萝卜。走过麦田时,他们不忘记相互提醒:不要践踏青苗!我急忙更正,今年秋冬偏暖,小麦疯长,踩几脚,反而对它有利。于是乎,几双脚专门踩着小麦前进。 受枝头悬挂的几个山楂的诱惑,我们走进一个山村,征得一个人家的同意后,我们一些人开始采摘,另外的人被很友好的邀请进家,这是个普通的家庭,家里的青壮年和无数的农村人一样,去城里打工,常年住在家里四个人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妇和他们七十多岁的公婆。如今的生活不再闭塞,家里的电视是卫星电视,收获的粮食足够吃的,儿女们打工的钱贴补家用,门口有一个泉眼,村村通的自来水龙头对他们家来说成了摆设。说来说去,水,依旧是他们的心头大患,庄稼靠天,根本浇灌不上,天旱的时候,连人吃水都成问题。 缘于这家淳朴的山民给我们美好的印象,归程我们停车在公路边的饭店吃饭。这顿饭的质量和价格让我们很失望,给我们美好的南山之行画了个不完美的句号。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66e313f010006u9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