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宝通禅寺游记

[游记]宝通禅寺游记

2007-07-16    

“五一”到了,晴过一天后,接着便下起了雨。白天,冷雨漱漱,夜晚,电闪雷鸣。本想乘放假到外面走走的,这时便哪儿也去不成了。看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心情不自主地闷郁起来。好在天气预报说,四号天气放晴,于是便盼呀想呀,盘算着天晴后该做点什么。
小孩在读高二,是关健的时期。“五一”学校只放三天假,还有一大堆的作业要做。虽说小孩成绩不错,学习也自觉,虽说假期难得,自己也喜欢游山玩水,但总不能说丢下小孩自己出外游玩潇洒吧。于是我就想着,有时间的话就在市内走走吧,既放飞心情,又不致于外出挤人流,奔波劳累,两全齐美,何乐而不为呢。前几天,从报上得知,“五一“期间,武汉市内不少去处有文化活动,什么花展,摄影展,布艺文化展等等,这些都是我喜欢的。再说就是不去这些地方,去东湖、磨山、广场等地走走也行啊。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对这些熟悉的地方,我欣赏的不仅仅是她们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去了,又去了,我是在从她们那里,回味逝去的流年,追忆快乐的时光,啜饮生活的原露。我去了,这就是快乐!
四号到了,果不其然,一个非常晴好的日子。雨过天晴,碧空如洗,空气中流动着湿润的树香,我的心为之一振。说好了去森林公园的,因为小孩舅妈临时有公事外出,我们便取消了去森林公园的打算。下午,我带上小姨侄女,前往附近的宝通禅寺看洪山宝塔。
记得这是第三次看洪山宝塔了。一次是和老婆去的,那是20年前(1984年)的事了,那时自己正处恋爱之中。一次是和女儿去的,大约有好几年了吧。每次登塔,每次都有似同却又不同的感觉。第一次来,我正值青春,“花样”年华。那时,我在一所中专学校教书,对前途充满憧憬,但又不满意于当一个教书匠,希望与困惑正交织着。第二次来,我己为人父,在省直机关工作,工作上努力勤勉,但事业上困顿,正努力着、期待着。今天来,我己人到中年,该有的算有了,没有的己很难再有,心如秋水,宁静一怀。生命与我的,不再是刻意的奋斗,不再是风风雨雨,春华、夏阳、秋风、冬雪在我的眼中,都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美好。我想,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心情,还能再希求什么呢!
我们是从洪山施洋烈士陵园开始这次登塔之行的。施洋烈士陵园位于宝通禅寺旁边,共依小洪山。之所以叫小洪山,在我想来,是因为区别于随州大洪山吧。据史书记载,南宋端平年间(公元1234——1236年)随州大洪山寺迁此,可见小洪山的叫法是有来历的。我们从陵园正门拾级而上,园内游玩娱乐的大人、小孩不少,充满着节日的休闲气氛。园的入口部分,大都是游乐场,小孩娱乐的跳床、电动车、划船等场所遍布,旱冰场内,少男少女摩肩接踵,滑兴正浓。再往里走,林木葱茏,施洋烈士纪念碑隐掩在一片高大的树木之中。施洋,湖北竹山人,组织领导了2.7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除夕被军阀吴佩孚杀害,年仅34岁。为了纪念施洋烈士,政府在这里组织修建了施洋烈士纪念碑,施洋的烈士的坟墓就在纪念碑后。纪念碑前后,有人在看着碑文,有人在拜谒陵墓。看着这多人快乐、安详地生活着,我想,施洋烈士一定会很高兴的。
从陵园继续前行,山越来越高,树木愈翁郁。问过一卖茶水饮料的老太,说是能由此直达洪山宝塔,勿需从禅寺正门进入,而且距离也近了很多。真是太高兴了。于是,牵上小侄女的手,朝宝塔方向走去。正走着,四、五个旅游者也问我们,这里能到宝塔吗,我依样画葫芦地说:“能的,我刚才问过卖茶水的老太了,而且能节省5元钱的门票呢”。这样,队伍越来越大,结伴朝宝塔寻去。前行约5来分钟,见一巨石卧于小路旁,石头上长满苔青,很是苍桑的样子,上写“寿泉”两个大字。周围看了看,并没有泉。不过,没泉也无所谓,有“寿”字就行了。以此作背景,我给小侄女拍了张照片,希望她健康成长,长命百岁,顺此也祝愿我所有的家人。拍完照后,我们继续前行,穿过一段高大的树林,宝塔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们激动起来,这不就是我们找了半天,今天要看的宝塔吗。只见它:高高地立在斜石坡上,掩映在一片青翠树木之中,古朴,沉然,自然,安详——阳光下,它禇红的墙面泛着光亮,它粉黄的层围,显出沉稳、牢固与坚强;它的铁铸钟铃迎风高挂,高挂在敦厚结实的石檐上,千百年来唱着一支又一支风雨之歌;它的墙体上长了不少小野树,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和宝塔共风雨,披霜雪;它的顶巅高插着一柱葫芦样圆锥,似乎是站在空中和天地对话。啊,洪山宝塔,一个真正的自然之塔,一个真正的静吾之塔,我终于找到了,是什么让我对你如此牵挂。
在宝塔的大门口,有一个年轻的僧人在卖票,两元钱一张。买票后,我们随着游人一起入内,门票背面的简介告诉我们,洪山宝塔乃荆楚第一塔也!进得宝塔园门内,我绕着塔细细地看了一圈,也从不同的角度拍了些宝塔的英姿。然后带着小侄女登塔。进得塔内,首先看到的是“爱情”墙——白白的墙面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男男女女的爱情表白,心事表白,也有某某“到此一游”之类,当然最多的还是爱情语言。如:“我爱李小艳”;“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很爱你们,希望你们不要再为了一些小事闹不开心,我在中间真的很为难,希望我们一家可以开心,快乐每一天”等等。看着这些真情的话语,我回想起了20年前的往事,那历历景象一幕幕似在眼前。我也想了许多,是啊,天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天下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幸福快乐起来,那该有多好啊!回过神后,我开始仔细打量起这宝塔结构来。这塔,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头、墙砖垒起,很是结实、古朴。从下往上登塔,只有一个通道,通道很窄小,只能容下一个人的身子,若有人在下楼,则下面的人不能上楼,真正的“单行道”呢。宝塔内层除上、下楼层的主通道外,有四个小通道,两上两下。我开始以为它们能通上通下,直至塔顶塔底的,待走过一层后,才知道它们其实是通往宝塔外墙阳台的通道,游人在阳台上看了风景后只有原道返回才能得以继续上、下塔,是真正的“单行观景道”呢。阳台是铁栏围着的,很是安全,大小只能容纳得下大约三、四来个人的身子,是个谈恋爱的好地方呢。站在阳台上,我看了看墙体上野生的小树儿,小树的叶子在阳光下青翠青翠的,它的圆圆的毛球儿,挂在枝上,青青的,毛茸茸的,煞是可爱。不远处,风铃高挂,透过斑驳的铁锈,我似乎听到了历史的风声唳雨,听到了铮亮浑厚的钟鸣。我在想,多少年后,是不是也有人站立在这,亦如我一样遥想远古的事儿,凭吊先前的往事呢!不管怎样,现实是美好的,美好的就要抓住,于是,我从这阳台上往四处望了望,近处,小洪山笼罩在一片青枝绿叶中,满眼碧绿,远处,高高的楼房,蓝蓝的天,还有我熟悉街道和人们。不知他(她)们现在在做着什么,要是我们也能一起站在这高高的塔上观赏江城的美色,该有多好!
不知不觉中,我几乎看完了每层塔里塔外,登上了塔顶。在塔顶,我按动快门,拍下了城市的风貌。我在想,说不定哪一天,我还会再来看这千年古塔的,那时我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而来呢,又有谁会否和我一起来呢?这样想着,也看着,我走下了楼阶,出了宝塔的大门,门外,古老的蝴蝶朴在五月的阳光下正灿烂地笑着。
沿着水泥路下行,我们来到了海岛罗汉堂。罗汉堂原名法界宫,系密宗修密殿堂。宫内,五百罗汉,喜怒哀乐,各具形态,游戏神通,妙趣横生。最有趣的,是在宫的大门内侧,有“好的果报是怎样修来的”一贴。贴子较长,大意是讲,为人要修“财布施”(以钱财资助慈善事业),“法布施”(学佛者以佛陀真理示人,传播健康之法)和“无畏施”(帮助他人脱离忧虑烦恼),得三种好果报;“人生苦短,能享受的只不过几十年,生老病死之苦,爱别离苦,人人在所难免,享受的只是一个生灭无常的假躯壳,何不于强健年轻之时,抓住能带得走的东西”。没想到,这玩意儿还有点意思。出得罗汉堂,来到万佛宝殿,宝殿庄严,雄伟壮丽,可是不巧正值修缮期间,不得而入。宝殿大门上有一对联,上写:“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很有点要人施舍的味道,感觉有点酸。沿大殿正门而下,左行二、三十米,有两殿立于路边,左为鼓楼,右为钟楼,两楼相对,两大门正前方有石狮两尊相对,据说是明代所凿,为江南第一对石雕巨狮,高六尺五寸,雄者嘻绣球,雌者戏幼狮,造型生动,憨态可掬,为丛林一绝。再往前走上十米,有圣僧桥、放生池,桥柱上一个个石狮,形态逼真,可爱的样子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现在,我来到了寺院的大门内侧,从旁边立着的绿色介碑上,我终于知道了,宝通禅寺为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420年(南朝永初元年),初名东山寺,算起来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了。明成化21年(公元1845年)定名为宝通禅寺。宝通禅寺有弥勒殿、大雄宝殿、玉佛殿、万佛宝殿、藏经楼、海岛罗汉宫等宫殿20余幢,所有建筑依山而建,层叠有致,隐现自然,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其中,我最喜欢的洪山宝塔,原名灵济塔,兴建于元代至元17年(1280年)至29年(1291年),共花时11年,是为纪念灵济慈忍大师而建。其设计之巧工程之巨大,时称为鄂中第一,塔高45.6米,全为砖石结构,共7级(层)八方,塔顶葫芦柱为6.5吨紫铜铸就,蔚为壮观。宝塔周围有东岩、云肩、杯樽、翠屏、栖霞、狮子峰、寿子云、仙人石八景。哦,我今天看到的寿泉只是八景中的一个小小景呢,如果下次来,一定要把八景细细寻,看个遍,不枉陋居洪山边,聊发些痴宝塔情啊。呵呵!
2004年5月6日草记

原始链接: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5-10-7/896427.shtml
转自:46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