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农架游记 |
[游记]神农架游记 |
2007-07-21 sina.com.cn |
神农架游记 (十五) 仿佛那日神农架的天是专为我们而晴的,第二天一早即漫天云雾,十几米以外看不见任何物体。于氏兄弟一直把我们送到有路的地方,和他们告别后,我们踏上归途。一路上,云雾始终围绕着神农架的一切,云中的一切都是迷人的。我们一声不响地在云中行走,在似见非见的境界中,纱一样的薄云在冷杉林中飘浮游移,那一片片的箭竹林更像芦苇荡了,她们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幻化多姿,路旁有一种灌木丛,上面长满菱形的角刺,在乳白色云雾的衬托下,呈现出紫红的色泽,橄榄绿和黄绿色的草与赤褐色的土地相间,在雾气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温柔和谐,一切的一切,像谜,像梦,丰富,含蓄,不能一目了然,却令人回味无穷。回头望去,一片云海,神农峰啊神农峰,你永远是我心中的一首歌,人都说黄山、庐山美,我说神农架更美,美就美在她自然无雕琢、无修饰、无虚假,美就美在她的原始、神秘、幽静荒凉、富于诗意,是毫无世俗气息的王国,是的,她所为我们展现的还不足她的万分之一,她永远有待于探索美的人去发现。路旁的杜鹃花已长出了油绿的叶片,孕育着新生命的蓓蕾,于工曾说:“如果你们再呆一个月,就能看见满山遍野的红杜鹃了。”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你看见了雪就看不见花,我们走了,留下一连串的遗憾。 “倘有可能,我还要来。”我心里说。 以登上海拔3052米的神农峰为转折点,我们一路下行,却没走原路,从酒壶坪坐长途车去兴山,一路上,真有点儿腾云驾雾之感,公路像一条细细的带子盘着山绕来绕去,下面则是云层缠绕、气势磅礴的万里群山,居高临下,一望无边。我们在车上分享了最后几颗巧克力后,开始欣赏窗外风光,靠窗坐的人心满意足,我在中间就倒霉了,好奇的我恨不得在车里拿大顶,因为总不能看见全貌,随着视点高低的不同,只能看到“甲、申、由”。 下午四点多钟,到达山明水秀的昭君故里--兴山。 次日,拜访了昭君故居,聆听昭君的后人用乡音抑扬地唱出当年昭君出塞的诗歌和关于她的传说。在布满青苔的石板小径上,我看到一座汉代石兽,竟如见故人,我与它合影留念,然后大家去喝楠木井的水。村前那道香溪,水清见底,也许是因为水中有当年昭君挥别的眼泪,才使这块风水宝地像昭君一样美丽。 从兴山到秭归,车上人特多,我被两个大旅行包夹在车座里,动弹不得,连气都出不全,打哈欠只能一次打半个,打喷嚏也得一半、一半地打,害得我连打了六个小嚏,车走了好一会儿,才稍微松快点儿。 此去秭归的目的,一是想瞻仰屈原的故里,二是因为这儿有码头,可搭小轮船去宜昌再换大轮船到武汉,然后乘火车返校。不巧的是新修的屈原纪念馆尚未开放,且路途泥泞,只好作罢,然住店门前一座牌坊和两块石碑,倒是真正的古迹。对面坡下,就是滔滔长江水,店里吃水用水都是直接打上来的浑浊江水,与在兴山的感受形成强烈反差,兴山是青山、碧水、白房子,秭归却是乌山、黄水、黑房子,一如陈年古董。 中午,我建议大家尝尝湖北的糍粑,这是我十年前在荆州上两年中学其间最爱吃的东西。 乘船去宜昌的途中路过三峡的最后一峡--棋剑峡,一路顺流而下,水面狭窄,江水湍急,山间飞瀑如白练倒挂,不及细看即一晃而过,顷刻间,虽不闻两岸猿声,却已过青山万重。飞逾巴楚之地,眼前豁然开朗,江面宽阔,水平如镜,两岸一马平川,回望棋剑峡,竟如两道山门,巍然屹立。 到了宜昌,游兴全无,当天,坐上通往汉口的大轮船继续顺江而下,次日在武汉坐火车返回学校。(1981年/9月) 文章引用自: 个人创作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3997c40100035p1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