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自助行(13) |
[游记]印度自助行(13) |
| 2008-05-22 sina.com.cn |
|
卡吉拉霍·雕刻艺术的宝藏(4) 作者:应立国 夏梦秋凉 记不清,下榻在卡吉拉霍的夜里是怎样的一个热法儿?只知道在“玉宫”旅馆的那天晚上,我一如“天体俱乐部”的狂热会员,浑身一丝不挂地逡巡屋内,热燥的坐卧不安。打开了二楼房间中所有的窗子,寄希望于能捕捉到,卡吉拉霍空中的哪怕是一丝风。遥望中天悬挂的一轮满月,灼亮炽白的可怖,瞧那意思似乎越俎代庖,接任白天太阳公公的未竞事业,继续烘烤不够火候的大地。 五月的印度,绝对用不着担心屋里,会飞进什么吮血的蚊蚋,它们早已在白天的烘烘烈烈中销声匿迹。 此时的旅馆房间已然成为了一只名副其实,四壁喷火的巨大烤箱。住在里面的我,就像是一只无处躲藏的仓鼠,时刻等待着降临被炙熟烤焦的悲惨命运。只有钻到花洒下的淋浴之中,人才能保持清醒的理智,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出浴后千万不要将水擦干,要带着水珠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任凭头的顶电扇狂吹,方能在“熊熊烈火中”入睡。。。。。。 一旦身上的水珠被电扇吹干之即,也就是烈火重新焗醒之时,为了避免再次被高温蒸干焙熟,只好再一次跑进卫生间,站到水下淋冲。就这样淋了睡,睡了淋,一夜不知要从床头往返于卫生间多少回? 后半夜,实在受够了又困又热的反复煎熬,心想既然水能吸热,何不干脆往寝室的水泥地上泼水呢?想到此念,“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管不了太多房间门端禁立的那些劳什子天条戒律。我一轱辘翻身下床,一如司水的东海龙王,抄起水桶怒然往床下猛力地泼洒,足灌了他奶奶的两公分高的水位方肯罢手。经过科学论证,别小看屋中因水这降下来的这四五度高温,却是足矣让俺那晚安枕“玉宫”,秋心问夏。凭窗望月,一吟“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大唐美韵。 当然我屋中的那些水,后来据说不幸,一直从二楼流到一楼房东的铺下。 占西之路 第二天蒙蒙亮,我恐怕是卡吉拉霍从床上爬起来最早的人。在略带潮气的清晨中,身背行囊,踏上了去往泰姬陵的所在地——阿格拉的旅程。十分钟后,来到了镇上的长途车站。从满嘴牙膏泡沫的司机嘴中了解到,乘坐当地第一班早车到占西(Jhansi)市,可以赶上下午一点开往阿格拉的火车。这要比全程光乘汽车,去阿格拉要快捷经济的多。 上车后惊喜地发现,此路同行之中,竟还有两位许久不曾相见的外国游客。 “游党”,志向鲜明,心胸高邈,不避艰难险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们如孤鸿独雁,游所飘忽不定,来去无影无踪,常宿风乡雨榻。然而大家一旦在偏山遥水中偶然相聚,就会像是多年不见的忘世之交,相互间有讲不完的曲路趣闻和倒不完的歧途苦水。坐在我身后的一位,是来自东京大学的学者,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风度翩翩,颇藏几分末代皇帝溥仪的神韵。说不定他祖上哪一门中的孽子,还真的参与过胁迫这位傀儡皇帝,一块捣乱中国的勾当。日本人在外给我的印象,礼貌的都像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学子。可骨子里皆是“大和至上,另类该杀。”的魔念。不过他目前既然是游中同党,在我心里也便落下个虽“出身不好,却是可以教育好”的印象。
|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800f501008p7r.html2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