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公园大门,便是阔约数十米的神道缘坡而上,两旁松柏夹道耸立,有游览车招呼游人乘车游玩,众人一哄而上。呵,哪如樵兴之所至,自得其乐。 信步走来,看有工人在数木护持的连理松柏旁架设手脚架,一时未想明白,便听水声潺潺,左望一高岗兀立,亭台隐约,银炼飞泄,欢语之声不绝而来。为声色所迷,误入左道旁门,却是绿树迷宫,初长未成的各色花木,非树上挂牌极是难辨,左行右绕,循水声来一大湖旁,深水划船,浅水沙滩,颤巍巍走过上下左右摇晃的铁索木板桥,看人工瀑布自高岗而倾,推动水车急走,激起气浪水花,斜倚于桥,任水气打湿衣衫,久违的山水之乐呵。 回神道进山门,听得头上平安鼓雷动,看吨重的铜鼎大香炉香灰充盈,献殿香火旺盛、香烟缭绕、香气扑鼻,岂不知香不掩铜呵。看左右石碑,知舜帝生于诸冯,迁于负夏,耕于历山,都于蒲坂,卒于鸣条。知其事亲尽孝,感天动地;以德化民,淳风普世之德。 行百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高三米,阔五十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左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更有五指古柏,苍劲肃穆,已历千年。 绕陵北游,即是皇城(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 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 游罢出行,人文始祖、民师帝范、人伦楷模的舜帝形象逐渐鲜活起来,感慨毛主席“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壮丽诗句,不胜唏嘘。 出山门,众皆仰望,高空钢丝中,一车两人,骑者或立或卧,或离车倒悬,那车却是不倒,再看下面一人只是手脚比划,倒不敢稍动半分。杂耍而已,实诚。 再看工人师傅已挂三二幕布,原是要为尚未长成的松柏遮阳挡日,看着四相护持的数木、随风摇曳的幕布,方知“百年树木,千年树人”之不易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