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兰州黄河风情线

[游记]兰州黄河风情线

2008-05-22    sina.com.cn

说到兰州的黄河风情线为什么如此靓丽,正如当地一位诗人所抒情的那样,这条大黄河萌动着他们如火的情愫和青春的热望,这两岸勃发的垂杨柳包含着他们似水的情怀和追求的梦想;尽管天空和水面上都不曾留下他们劈涛斩浪的痕迹,但中国西部的碧水和长天都将证明他们曾从这里扬帆起航。目前,甘肃的通航河流主要集中在黄河、洮河和白龙江一带,通航里程为907公里,其中通行机动船舶的航道已达350多公里,这是甘肃沿江河人们千百年来的梦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水路交通事业在交通部、省政府、省交通厅和全省水运海事职工的努力下,通过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省水运市场管理、强化水上安全监督,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刘家峡、在白龙湖、在碧口和黄河兰州段的航道上,已经初步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对建设甘肃旅游大省,振兴甘肃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近年来,甘肃省政府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备工作、防洪抢险等方面的需要出发,成立了甘肃省水运管理局、省地方海事局、省船舶检验处等,对全省的水路交通进行科学管理,并负责省境内河的勘测规划、航道整治、船舶运输管理、水上安全管理和船舶检验工作。经过近年来甘肃水运和海事工作者的勤奋努力,目前全省水上客货运输和水上安全管理工作除了陇南、临夏、白银、兰州四个地区重点水域外,还有分布在陇东的平凉、河西走廊的敦煌等市(州、地),管理范围东西长1600多公里,南北宽1000多公里,全省已下水各类船舶1348艘,由于全省各交通主管部门都把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当成重中之重,使甘肃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九五"及"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了黄河兰州段38.4公里航运开发工程、临夏莲花、永靖向阳滚装船渡口码头、陇南港等17个水运工程项目,以及黄河白银段四龙至龙湾110公里航运建设项目和黄河刘家峡库区航运工程。

陇上水运正扬帆,风鹏待举会有时。回顾甘肃水运在这条大黄河上划桨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的艰难历程,从羊皮筏子到钢质机动船,从小型木船到高速旅游艇,船舶数量年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不断加强。随着近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省各行各业对水路运输也越来越重视,沿江河地区的人们建码头,造渡船,仅近两年来,黄河兰州段和刘家峡库区就建成十余艘大型娱乐趸船,不仅为各江河地群众解决了过江河难的问题,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定的助动作用。当然,与沿海省份相比,甘肃的水运业仍处在发展阶段,但已经取得的进步还是很令人感到欣慰的。目前甘肃的水上运输主要以短途客运、旅游运输、渡运为主,货物运输主要是零担货物,去年全省水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245万人,旅客周转量2295万人公里,货运量52万吨,货物周转量已经达到了745万吨公里。近年来,甘肃水运和海事部门还本着"宜水则水,宜陆则陆,优势互补"的大交通原则,制定了全省内河建设"十一五"计划及中远期发展规划。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以经济效益为前提,重视社会效益,发展和壮大水运事业。做到了内河航运建设与甘肃大交通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生产生活相结合,以水上旅游运输为龙头,积极发展区间运输、短途运输及渡运,发展水域经济,为活跃城乡经济和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据甘肃水运部门透露,到2020年,甘肃将建设等级航道504公里,码头65座,还将建设旅客过坝设施、过船建筑物、航电结合枢纽等。

讨论会结束后下了虿船,代表们又乘上了崭新的大游艇,说这艇是2006年10月才交工验收的“甘海巡100监督艇”。甘肃的海事部门为了加强黄河兰州段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逐步提高水上搜救能力,省交通厅斥资180万元建造了这艘集搜救、巡逻、应急等功能与一身的海事监督艇。甘肃省深居内陆,境内有黄河、长江、内陆河3大流域,9个水系,152条河流,其中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2条,遍布全省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河流总里程约为2403.2公里,等级航道有1305.6公里。通航河流主要集中在黄河、洮河、白龙江,通航里程为907公里。甘肃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九五”及“十五”期间主要完成了黄河兰州段38.4公里航运开发工程、临夏莲花、永靖向阳滚装船渡口码头、陇南港等17个水运工程项目,以及黄河白银段四龙至龙湾110公里航运建设项目和黄河刘家峡库区航运工程。目前,甘肃的水上运输主要以短途客运、旅游运输、渡运为主,货物运输主要是零担货物。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3364101000b4n.html3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