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嘉峪关 |
[游记]嘉峪关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羧基的梭 > 日志 > 话说甘肃 2006-11-04 | 第八集 天下雄关嘉峪关 标签:嘉峪关 如果在甘肃旅游,选择西线是一条很好的“丝绸之路”,因为整个甘肃的狭长地形,从兰州出发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再到敦煌,几个甘肃的悠久历史名城便都游到了。沿着丝绸古道一路饱览西北的塞外风光,神奇大漠,祁连山脉,历史遗迹……如果你对西北戈壁及悠悠历史感兴趣的话,这最好不过了,是极佳的线路。 我们从敦煌出来乘坐“飞天快客”直达嘉峪关,一路隐约可见高低起伏的祁连山脉和茫茫戈壁风光,经安西锁阳城和有名的玉门油田等地便到了嘉峪关。快进嘉峪关市的时候我们在公路边远远的地方看到了“长城第一墩”,残存的土墩和周围的荒漠和谐的构成了一幅悲凉凄景,看了叫人好生感叹……而“嘉峪雄关”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个古时中原的最后一个门户,如今在泱泱大国的版图上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与重要军事地位,但在这里,我将又一次释放我的西北情怀~~!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地处酒泉盆地西缘,南临祁连山,北依马鬃山,地势险要,景色雄伟,是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命名的城市。市域南北界于文殊山和榆树沟山之间,两山之间是一长15公里的峡谷,为“河西第一隘口”,乃兵家必争之地。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500-1800米,文殊山海拔2228米,黑山为本市最高峰,海拔2799米。 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起初,只有关城,无楼。后于明代补建。当年,嘉峪关的修建,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古代简陋的建筑设备条件下,能建起如此雄伟的关城,实在不易。于是,便演绎出了定城砖、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等动人故事。昔日的古嘉峪关,如今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新兴的城市:雄伟的高炉直指蓝天,巨大的建筑群错落有致,一排排白杨浓荫蔽日,眼前钢城流光溢彩,滑翔基地盛况空前……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至此,终于在这里打了个漂亮粗实的句号。 1958年随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嘉峪关逐步发展而成一座新型工业城市、旅游开放城市,亦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基地,有“西北钢城”之称。工业、旅游业和农业为嘉峪关市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全市有乡以上工业企业八十余家,其中有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钢公司。 市域东西最长40公里,南北最宽35公里,总面积293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已建成27平方公里。市辖五一、新华、前进、胜利、建设、镜铁山矿区6个街道办事处,和嘉峪关、新城、文殊3个乡。总人口 13万人。全市有汉、回、蒙、藏、满、东乡、裕固、朝鲜、壮、土、保安和维吾尔等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 47。嘉峪关是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居民来自全国各省区,以祖籍山东和东北者居多。 嘉峪关市是丝绸古道上重要的旅游城市。有闻名中外的嘉峪关城楼、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明代长城烽墩遗址、长城博物馆、新城魏晋壁画墓、七一冰川、大漠戈壁风光、文殊山石窟、黑山石刻、国际滑翔基地等丰富多采的旅游资源。 1:嘉峪关 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 在嘉峪关流传一个歌颂古代工匠的传说。说是明朝修嘉峪关时,主管官员给工程主持人出难题,要求他预算用材必须准确无误。在工匠们的帮助下,工程主管人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结果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块城砖,称为“最后一砖”。现在这块砖仍放在会极门(西瓮城门)门楼檐台上,旅游者慕名都要来看一看这“最后一砖”,引起对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的敬佩之情。 嘉峪关自建以来,屡有战事。明正德年间的1515-1522年,吐鲁番满速尔兵数犯河西。当时嘉峪关只是座孤城,以致满速尔兵两破关城,并屡掠附近请部民众牛羊。直到1539年嘉峪关建成为一座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后,关城锁阴边睡,又有明墙暗壁相合,才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雄关。 今天,嘉峪关经过修葺,仍可见当年雄险的边关气势,登关楼远眺,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浩翰沙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天晴之日,或海市蜃楼,或塞上风光,奇特景色,尽收眼底。 2:祁连山 祁连山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地貌奇丽壮观。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有鹿群;雪莲、蚕缀、雪山草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3:天下第一雄关 即嘉峪关,雄据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峭立嘉峪山之麓。巍峨宏伟,险峻天成,气势磅礴,“连陲锁阴”,是古代万里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要塞、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 现在的“第一雄关”城楼,重建于1372年(明洪武年间),呈正方型,开东西二门,城头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南北城墙中段各有一座“敌楼”。壁垒森严,雄伟坚固。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两翼城墙横穿沙漠戈壁,与南北两边山峰紧紧相连,如巨人伸臂屹立,威风凛凛,气势轩宇。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第一雄关”以内城为主,西侧以砖包墙,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
转自:http://suntan-cooh.blog.sohu.com/19444017.html4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