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98西北之行回顾—第二站甘肃天水(伏羲庙、麦积.

[游记]98西北之行回顾—第二站甘肃天水(伏羲庙、麦积.

2007-08-04    sina.com.cn

天水这个地名的知道,是98年的6月份,当时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唐**支边到天水一个核工业部的地质单位工作。没想到,一个月后,我就去到了这个地方,并在天水市政府招待所住了3天。待这么长时间,主要是老板有朋友在这里,而且这里的地质工作单位特别多,更为主要是在这里准备租一辆吉普车去青海、新疆。呵呵,说起政府招待所,我老板就是在沿途中一直是找一招住,便宜实惠。第3天上午,我们去了麦积山石窟,那是在第三纪红色砾岩上雕塑出来的,是中国的第四大石窟(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东南40公里的群山中,为全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山因形似麦垛而得名。山下有瑞应寺。石窟始建于后秦(公元384-417年),后经历代开凿,现存佛龛194个,雕塑像70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及大量文物史料,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石窟周围林秀水碧,景色宜人,是著名旅游胜地。

天水市是在秦岭的北边,其北边就是黄土高地的分界线,过了北边的山坡是定西地区,位于甘肃的东南部,其东边与陕西宝鸡相连,城市中间就有1条河,陇海线的必经地。自古来,天水被称为小江南,出美女(杨贵妃)。2005年,我去兰州时再次经过了天水,发现交通设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以下内容来自天水旅游网http://www.tianshuitravel.com: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上曾有成纪、上邽、秦州等称谓,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发掘的大地湾遗址证明,早在8300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另据《史记》、《资治通鉴》载,上古时期的伏羲、女娲、轩辕、黄帝都降生在天水。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全市有国家、省、市、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风景旅游小区47个,景点228处。现存古石窟有;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等6处;古建筑"伏羲庙"、"兴国寺"、"南廓寺"等50处;已探明和发掘的原始社会、周、秦、汉古遗址86处;有李广墓、赵充国墓及文化品位极高的宋墓群等古墓葬20多处;有"街亭"、"天水关"、"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

天水,位处祖国腹地,甘肃省东南。东邻陕西,南通巴蜀,古为丝绸之路之重镇,今为亚欧大陆桥上之名城。辖秦城、北道两区和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张家川五县。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其中城市人口42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上古时期的伏羲,女娲、轩辕黄帝都降生在天水,天水因之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时欣然泼墨题名"羲皇故里"。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15平方公里,是国家第一批4a级风景区。景区奇峰倒影,素湍绿潭,巨石怪树,烟雨云海,阵阵松涛,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江南之秀美,大自然之神奇,叹为观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耸立于万山翠绿之中,如麦垛状突兀戳空,栈通凌云,峭壁之上194个窟龛,珍藏着从四世纪末到二十世纪1600多年间十多个历史朝代的7800多尊泥塑石雕造像,1000多平方米壁画,巧夺天工,栩栩如生,世有"东方雕塑馆"之称。
被列为国内考古重大发现的大地湾遗址群,距今约7800余年,早于西安半坡遗址,其珍贵的文化遗存堪称中国历史文化之瑰宝。
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雕梁画栋,古柏森森。伏羲氏树叶缠身,手执卦盘,慈眉善面,双目传神,似在教化后人,又似讲述着东方的古老文明。绿树掩映的南郭寺,殿宇错落的玉泉观,还有大像山、水帘洞、诸葛军垒、街亭遗址、卦台山……散布于全市的169处国家、省市列重点文物保护景点,构成了天水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旅游胜景,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人。
天水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半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物产丰实。全市森林覆盖率26.2,林区总面积约1030万亩,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地下水资源丰富,名泉四布,水质甘洌甜美,知名的有马跑泉分布,水质含多种稀有微量元素,有很高的饮用及医疗价值。
天水交通、通讯四通八达。陇海铁路横贯全境,310、316国道连接东西。天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天水这颗陇上明珠必将更加璀璨。天水,是了解中华文明的源头;天水,是经商投资、绘就宏图的理想选择;天水,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胜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3e25dad010008pv35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