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寻访山西会馆甘肃天水山陕会馆:一座会馆连着六省

[游记]寻访山西会馆甘肃天水山陕会馆:一座会馆连着六省

2008-05-22    sina.com.cn

寻访山西会馆·甘肃天水山陕会馆:一座会馆连着六省

2008-01-01 13:15:07

大中小

标签:杂谈

山西会馆的大门淡雅朴素,黑底黄字的匾额格外引人注目。

会馆幽静的一角

曾经聚会议事的大殿如今孤独地伫立着 如此精致的木雕不知道修建者倾注了怎样的心血

天水是陇南的重镇,也是关陇古道的必经之地。人们从长安出发,走宝鸡,翻越陇山后,到达的第一大站就是天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地理,使天水成为一个商贸聚集之地。

在明清时期,晋商商队驮着晋南的棉布、湖南的茶叶,汇集在天水,再由此运往各地。他们或从天水走甘肃武都,或南下汉中、四川,或西行临洮、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

众多的商号,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天水成为名扬西北的水陆码头。许多晋商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今天,天水市还保留着晋陕商人留下的山陕会馆。

地理位置的独特,使天水的山陕会馆成为连接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中转站,
“一馆连六省”就是天水山陕会馆的真实写照。

不久前,记者冒雨赶赴天水,探访天水的山陕会馆。

一座会馆两个大门

我们是冒着大雨赶到天水的。

伴随着雨点,我们走进了天水市区。山陕会馆坐落在天水市解放路和大同路的交汇处,天水市最繁华的步行街距离此地只有100多米。站在会馆的门口,看着人来人往的街头,不得不赞叹晋商的别具慧眼。

天水山陕会馆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大约一亩左右,同其他地方的山陕会馆相比,它只算是一个小“兄弟”,但它所包含的人文色彩却丝毫不弱于其他的大会馆。

为了能更多地了解天水山陕会馆的情况,来之前我们特地同天水市文化文物局的有关人士进行了联系,他们把负责管理会馆的赵晖先生介绍给了我们。简单寒暄后,赵晖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这座小巧玲珑的会馆。

整个山陕会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陕西会馆,一部分是山西会馆,合起来就是山陕会馆。陕西会馆的大门向东,面朝大同路,山西会馆的大门向北,面朝解放路。

陕西会馆的大门为砖雕门楼,看上去精美异常,进去之后一连三座大殿,之后则紧挨着面向北的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的大门淡雅朴素,黑底黄字的匾额格外引人注目,进入院内,小巧优雅,进门后紧挨着大门的是耳房,迎面是聚会的大殿,大殿的东面长着一丛碧绿的竹子,一种超尘脱俗的感觉油然而生。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当年修建这所会馆的晋商不是俗人。竹子旁边有一条小径,绕过去就是一座大殿,门口悬挂着清光绪年间被誉为“陇上铁汉”的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甘肃秦安神明川(今西川)人安维峻题写的匾额。

从表面上看这是两组建筑,其实它们是连在一起的,两者之间有一个小铁门可以相通。这是否暗含“晋陕一体”的意思,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方水土

来到天水的晋商不仅修建了山陕会馆,而且把山西的地方特产、地域文化也带到了天水。

天水山陕会馆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陕西会馆的砖雕门楼。这个砖雕门楼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关中工匠雕造。门楼通体以雕砖、磨砖拼砌而成。门楼的主体建筑有门楼、戏楼、大殿等。现存砖雕门楼保存完整,面阔3间,4柱5楼,长22—23米。中门、次间均开券洞。正面砌砖雕镂梁柱斗拱,平座勾栏,垂花檐楼、各式额枋花板,构成几层仿木结构的楼阁。构件上雕刻珍禽异兽、花草虫鱼、人物故事等。四柱旁侧镌刻楹联,内联:“义勇冠尘寰,当年摧吴挫魏,丹心耿耿锦汉祚;庙貌重关陇,群生蒙庥托庇,馨香世代报神恩”。外联:“忠义参天出于至性,宫墙数仞仰之弥高。”对联的内容无疑写的是武圣关羽,两幅对联,记录了晋陕商人在西北携手共进的往事。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59450010089ff.html3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