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甘肃天水市武山县介绍 |
[游记]甘肃天水市武山县介绍 |
2008-05-22 sina.com.cn |
武山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506mm,年均温9.8℃,年日2147.1小时,无霜期125—193天左右,适宜多种生物生长。以小麦、洋芋、胡麻等为主的粮油作物栽培种23种,以韭菜、西红柿、胡萝卜等为主的蔬菜类39种,以党参、当归等为主的药用植物157种,家畜禽及野生动物41种。其中武山大米曾是“贡品”,出产的水果色、形、味俱佳,反季节蔬菜名扬西北,韭菜、洋葱、胡萝卜、蚕豆、洋芋等远销20多个省市或地区,已城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复验,并获得了“中国韭菜之乡”的品牌认证。随着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以及工厂化育苗、恒温保鲜的推广应用和洛门、城关蔬菜市场的建成运营,武山已成为西北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蛇纹岩(又名鸳鸯玉,储量3.2亿m3,居世界第二)、石灰岩(15亿吨,氧化钙含量高达58)、花岗岩(5亿m3)、白云石、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等非金属矿藏和铁、铜、铬、钼、铅、锌、金等金属矿藏。其中鸳鸯玉系列产品因其质密坚硬、色泽明艳,晶莹丰润、造型典雅畅销国内外,1982年国家领导人赠送给泥泊尔国王的“双龙杯”就出自武山鸳鸯玉。渭河及其5条支流长535KM,径流量9.37亿立方/年,地下水资源总量2.12亿立方/年,水力理论蕴藏量15万千瓦。富含氡碳酸纳的矿泉水资源,水温38—45℃,日涌量800吨,对多种疾病疗效显著,“三粉”、“三编”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水泥、鸳鸯玉系列产品为主的工矿业,建、运、服为主的劳务输出业和旅游业。 武山位于渭河上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龙文化的故乡,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分散在渭水南北的仰韶、马家窑和齐家文化遗址多达36处。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始建于后秦的水帘洞石窟群。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开凿于汉代、重建于明代的木梯寺石窟以及付家门、观儿下、西旱坪遗址和官寺古殿等6处;县属文物保护单位20处。武山温泉为我国仅有的五家氡化矿泉之一,现有游泳馆、水疗楼、浴池、高尔夫球、网球、蓝球等及吃、住、行相对配套完善的各种休闲娱乐设施。水帘洞、温泉、木梯寺、老君山森林公园、草川大草原、滩歌卧牛山森林公园、南沟瀑布等旅游景点为人们旅游、疗养、避暑提供了绝好去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bdd430100064s.html6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