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水

[游记]天水

2008-05-22    sohu.com

搜狐博客 > 【下雨城市】 > 日志 > 城市旅游

2007-01-25 | 天水----羲皇故里之城

标签:麦积山 石窟 新石器时代 甘肃 雕塑

天水古称成纪,因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此,所以又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市历史悠久,历代人文荟萃,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几乎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天水伏羲庙、卦台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拜祖的场所;武山水帘洞,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一应俱全;甘谷大象山,拔地而起,巍峨壮观,山上有安详、宁静的大象山大佛;与麦积山毗邻的仙人崖,群峰对峙,是一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游览胜地……还有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险峻的洞窟著称于世。 天水是甘肃少有的山青水绿的地方,由麦积山石窟和小陇山植物园、仙人崖、石门与曲溪等景点组成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区内重峦叠翠、山环水绕,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国山川的雄奇,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境内渭河流长约280公里,沿河接纳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流程较短,水量丰沛。

天水市现有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 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庙台槭、獐子松、青檀等。野生药用植物660多种,其中常用药220多种。广阔的天然森林,繁衍了许多珍禽异兽,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羚牛、金猫、云豹等;二类保护的有羚麝、秦岭红鳞鲑等。

天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发掘的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和古文献资料确证,天水是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和伏羲创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

天水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7000多种;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19世纪1500年间的塑像7800余尊,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玉泉观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麓,占地面积九万余平方米。观因玉泉而得名,以“玉泉仙洞”的美誉而荣列秦州十景,玉泉观创建于唐代,始称“北山观”,宋代改称“天庆观”、“玉泉观”,宋末时遭毁。元代初期重修,历元、明、清、三代的扩建重修,鼎盛时拥有建筑 90 余座,为一处庞大的道教宫观古建筑群落。

建筑布局以道教规制分布,在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上坐落着宏伟的玉皇殿、三清殿、牌楼等七大建筑。在东、西、南的岗峦、土阜、山坳里坐落着规模较大的祭祠、庙堂、泉亭和碑廊等。在现存的60余座建筑中,有明代建筑5座,其余均为清代各时期的建筑。

玉泉观的建筑艺术风格,是在继承传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地方建筑特色,近年来引起了我省和国内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共认其规模和完整性为国内罕见。

观内珍存历代碑石47方,石碣11方,砖雕34方,其中元代碑石5方,石碣11方,砖雕34方;明代碑石9方,其余均为清代各时期碑石。在众多碑石中,尤以元代镌刻的回道流碑最为珍贵,其字迹清楚,记述内容完整,被省、国家文物专家誉为“国家”碑石。

此外,元代大书法家赵孟 四方草书诗碑亦为国内罕见碑石。观内古柏苍劲。现有古树50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1株。其中树龄在1000至1500年的7株,500年至900年的20株,其余均为500年以内。玉泉“辫柏”最为奇艳,该树悬根露爪,根茎交织,形如女子发辫,古名“辫柏”曾被国家古树专家誉为“全国之最”。 麦积山位于天水东南部,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攀援而上可达山顶。

麦积山石窟中最有名的就是泥塑,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似,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眉含嫣,形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塑像馆”。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雕刻技艺精湛,壁画古朴典雅,不论是北朝的“秀骨清像”,还是隋唐的“丰满圆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温婉可亲,极富生活气息。洞窟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近年来,麦积山石窟又相继开放了香积寺、豆积寺、交龙寺等景点,使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5年),天水一带发生强裂地震,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华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充满着人间世俗的感情,使人感到,这不是雕塑,而是民 风民俗的体现。

仙人崖距麦积山景区15公里,位于天水市北道镇东南45公里的朱家后川。相传此处过去常有高人隐居于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崖景区由三崖、五峰、六大寺组成,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下,知名景点有“仙人送灯”、“净土松涛”、“仙水湖光”等,其景色兼具北方的雄奇和南方的秀丽,景景相连,犹如仙境。其中位于朱家后川的净土寺,是天水最有名的佛教净土宗寺院。 交通:在天水火车站或北道区都有通往仙人崖景区的专线旅游车。

拉稍寺又名大佛崖,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稍寺、千佛洞、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与水帘洞隔山相对,为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州刺史尉迟迥所建,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在一块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一高达四十余米的释加佛像,崖面三分之二曾为壁画,现存部分极其珍贵。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镌有狮、鹿、象3排,上层6狮,中层9鹿,下层9象,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凸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当作响,它的整个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

转自:http://xiayu2009.blog.sohu.com/31259423.html2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