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精彩游记-杨柳三千里,春风吹度玉门关-中华旅游俱乐部

[游记]精彩游记-杨柳三千里,春风吹度玉门关-中华旅游俱乐部

2007-08-02    zhjlb.net

高昌王亲迎玄奘

玄奘独自一人历经六天艰辛终于度过沙漠,来到哈密,当时此地名为伊吾。在哈密,玄奘来到一座寺庙中。寺中三位汉族僧人,其中一位年纪比较大,看到从中原来的玄奘后,光着脚丫子就跑出来迎接,抱着玄奘号啕大哭。

原来哈密地区在隋代大业年间被突厥民族占领,唐代初年才归附中原王朝。而玄奘也与之一起伤心流泪。

听说玄奘来到哈密后,胡僧胡王都来拜访。当时高昌王麴文泰知道后马上派使者前来哈密驿站迎候。

哈密瓜甜,维族舞美

在哈密期间,西行团队参访了花园乡的唐代佛塔、白杨沟佛寺遗址以及魔鬼城雅丹地貌。9月9日,西行团队来到哈密城南的花园乡卡尔塔里村,该村地处绿洲,村外瓜果飘香,如今这一带开发成瓜园景区。景区门口停着几辆驴拉的帐篷车,当地人称作驴的。法师和行者等人坐上驴的,前往村北的佛塔。

塔为三层,乃土坯建成,建于高台之上,四周均为沙漠,台高七八米,塔高十多米。塔之北就是天山山脉的一支,山顶的积雪看得非常清晰。据了解,此塔建于唐代,此塔既是佛塔,也可作为了望塔,在大漠中行走,很远就可以看到此塔。

当年玄奘就从此塔经过,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玄奘至此口渴,观音菩萨点化才有圣泉的故事。塔旁边确有泉水,清澈甘甜。比较奇怪的是,这里地势较高,在周围低洼的地方没有泉水,却在高台上有泉水。

明贤法师认为,其北面为天山雪山,泉水当来源于北面的天山雪水,或许是独特的地质结构所致,而且也说明了玄奘大师的护佑之灵。

据了解,卡尔塔里村有千余口人,该村农民基本上都种植哈密瓜和葡萄,正是收获的季节,热情的维吾尔族大叔邀请我们吃哈密瓜和葡萄。中午,法师和行者来到村中哈密贡瓜的第七代传人尼亚孜。哈斯木家中,至今他们还严守着祖上传下来的技术,比如不使用化肥而用农家肥,这样哈密瓜含糖量比较高。据介绍,尼亚孜的祖上把挑选好的哈密瓜送给哈密王,哈密王再送给康熙皇帝,康熙吃瓜后赞不绝口,定名哈密瓜。

午饭后,热情的维吾尔族姑娘为客人跳起欢快的舞蹈,尼亚孜等人敲打手鼓伴奏,在热情奔放的伴奏中,维族姑娘摇身曼舞,姿态非常优美,伴奏的大叔也唱起来,全场洋溢在快乐幸福中。

火焰山下的绿洲村庄

9月12日,西行团队来到吐鲁番市,第二天上午,前往土峪沟的千佛洞。

土峪沟处于火焰山的中部,在吐鲁番东南47公里处。火焰山上,放眼望去全是黄色土山,有的山体呈火烧的红色,故名火焰山。因为终年少雨,即使下雨也会马上蒸发,所以山上寸草不生。在土峪沟大峡谷,法师和行者停下,沿谷底前进。谷底中,水流潺潺,乃是从山上的雪水以及泉水汇流而下。谷底中小榆树枝叶繁茂,走在树荫下,顿时感到凉爽很多。大自然真是神奇。走在谷底,颇感寂静,如同超脱尘世一般,只有流水绿树。吐峪沟维语的意思是"走不通的小山沟",现在这条沟是走得通的,从此以下五六公里就有一个古老的村庄,麻扎村。

麻扎村口,有一块伊斯兰式的墓地,半山坡上,有一处用围墙围起的清真寺圆顶式的建筑,这是伊斯兰教的七大圣地之一,号称中国的麦加。据说很久以前,穆斯林先贤亦木乃哈等7人,在吐鲁番传教时,逝世在吐峪沟并埋葬于此,从此就称为七贤祠。村中有几十户人家,全是维吾尔族人,村中有一清真寺,在黄色的房屋建筑中格外显眼。站在公路上向下看,整个村庄只有两种颜色,黄色的山体以及房屋,绿色的树木以及葡萄架,稍显单调的色彩中却蕴含着悠久的历史。

从村中沿土峪沟北行2公里就来到千佛洞。在土峪沟的两岸崖壁上开凿有几十个洞窟,很多都已经遭到破坏,我们观看了其中的三个。

这里的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晋,在5世纪中叶沮渠氏家族称王于吐鲁番时,这里开凿了很多石窟。在第38窟中,我们看到洞窟壁上的佛像壁画,有的佛和菩萨袒露上身,只披帛带,面容也是典型的印度和西域的风格。可以看出这就是北凉时期的佛像风格。遗憾的是,很多佛像的脸部都被毁坏,而当年斯坦因之流也来此偷盗了不少的壁画。

转自:http://www.zhjlb.net/news9.asp?xiangxi=6451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