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教授原创+精美照片]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嘉峪关,鸣沙山游 2007-02-08 22:47:31 大中小 我对于敦煌的莫高窟是早就非常向往。我到过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被它们雄伟的石雕和绚丽的 壁画色彩所折服,想象中敦煌应该更加富丽堂皇,雄伟壮丽,但是由于敦煌地处偏僻,而且洞内不允许拍照,流传的照片很少,多少有一些神秘的色彩。敦煌的名气 实在太大,所以我来到甘肃的第一站就是去看看敦煌的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东南公里,在鸣沙山东麓50多米高的崖壁上,洞窟层层排列。相传莫高窟使建于秦建元二年(公 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凉至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00多个,壁画50110平方 米,彩塑2700余身。1900年6月22日看管石窟的道士王元录发现了一个密室,(现编号17号窟,也叫藏经洞),洞中有4至11世纪(西晋至宋代)的 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和绘画作品等四万余件。其中大部分后被外国盗宝者劫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莫高窟由此而闻名于世。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 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我在莫高窟停留了几个小时,说老实话,我认为来莫高窟旅游很不值,原因是: 1:地点非常偏,交通不便,需要坐火车到敦煌站(原柳园站)然后转汽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2:绝大多数洞穴不开,游人可以参观的只有20余洞,而且洞内没有灯,需要导游用手电照明,而且导游只给不到10分钟的时间讲解一个洞穴。所以游人基本看不到什么东西。 3:敦煌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发现了藏经洞,但是藏经洞里面的东西早已失落。所以敦煌的有名与游人没有任何关系。 让游人观看的20多个洞穴的壁画和雕塑,由于无法仔细观看,一般的游人完全感觉不到艺术的气息。所以游人只好到此一游,一般留不下多深的印象。 鸣沙山、月牙泉 游览完莫高窟以后,我来到敦煌城,入住敦煌城以后,我们驱车前往位于敦煌城南约8公里处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油润细米粒状 黄沙积聚而成。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 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是“郭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岭晴鸣”。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 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 人走在细砂上,前进一步后退半步,爬山异常艰难,鸣沙山附近有不少当地居民提供骆驼出租,所以大多数游人都租用当地的骆驼。骆驼可以到达山腰,然 后可以爬到山顶,下山时,我滑沙而下,坐上竹条板,顺坡而下,两手一伸似双翼展翅,沙浪滚滚如山洪奔腾,恍然犹如全身腾空而起,惊心动魄一刹那,即已到得 山脚下。 鸣沙山边就是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 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月牙泉被鸣沙山四周环抱,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