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岩游记攻略魅力土楼-洪坑(振成楼)篇-走遍中国旅游网|ww.

[游记]龙岩游记攻略魅力土楼-洪坑(振成楼)篇-走遍中国旅游网|ww.

2007-07-24    cnzozo.com

林鸿超先生共事过。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对庭院园林精致景色的描写,似乎表达了一种人生匆忙、美景闲置的感叹。

左墙上的对联“春托风生,兰知领未;静无人至,竹亦欣然”和诗歌是“对酒何曾醉,寻僧未觉闲。无人不惆怅,终日见南山。一片寒塘水,寻常立鹭鸶。主人贫爱客,沽酒往吟诗。碧嶂猿啼夜,新秋雨后天。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无不流露出主人回归自然、寄情山水、闲静超然的隐士情怀。但是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义气书生又怎能沉醉于逍遥无为之中呢,于是发出了“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的呼声。

穿过大厅便来到后厅。后厅又名观音厅,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尽管时间纵流,但是依稀可以看见后厅两卦被烧的痕迹。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人为放火,两卦同时燃烧,导致一至三层房间化为灰烬,但这两卦的四楼部分部分桁条和屋顶全部桷瓦完好无损,为什么?原来四楼的木板上铺设了一层青砖,青砖起到了既隔音又隔火之效果。烧了木板,青砖下塌,不能完全压灭火苗也至少能大大减弱火势,所以没能社祸及屋宇。此外,因为卦与卦之间用青砖作隔墙发挥了阻燃作用,故未殃用另外六卦楼房。

迈过后厅拱门,走进了一个典型院落。前后有一扇拱门,门开着,全楼成一通廊,整个家族和睦相处;门关自成院落,就像现代住房的一个小家庭。这样的布局,既注重个体家庭的私密性,又兼顾大家族里各个家庭的联系。真可谓是“小家庭,小社会”。

参观其他土楼,很容易看到烟囱。而在振成楼,却找不到烟囱。1994年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中,曾介绍过振成楼,其中留了一个问题让观众猜一猜,就是说楼里的烟囱到底在哪里?谜底是在建筑外环楼墙体时,一楼每间厨房的墙内都已预先埋设排烟管道直通屋顶瓦面。90年前,在这深山沟里,便讲究科学排烟防污,具有环保意识,很值得今人参考借鉴,也进一步表明振成楼建筑的高超艺术及其宝贵的科研价值。

振成楼布局合理,造型别致,美观大方。1985年,振成楼模型与北京天坛、雍和宫的模型作为中国古建筑代表,一道亮相美国洛杉矶国际建筑模型展览会,轰动一时。

历史的梳理

参观完振成楼,我们走进了永定客家土楼民俗博物馆,全方位了解了客家土楼的历史渊源。现馆内收藏大量图片及各时期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共分为五大展台:前言、闽粤客家的璀灿明珠、古老神奇的东方城堡、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和走向世界的客家土楼等。该馆通过系统、详实的图片文字介绍和珍贵文物,全面解答了永定客家土楼的形成、发展过程,可让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领略客家土楼建筑艺术和客家奇特的民俗风情,从而更深一层了解客家文化内涵。

从博物馆出来,穿过千年古榕树,继续沿溪而上,过土地庙、双溪映月、月娥桥。

儒林世家

走完一条狭长的古巷,眼前豁然开阔。一座颇有布达拉宫气势的土楼——奎聚楼,像一只蓄力无比扭腰俯扑的“白额吊晴虎”从天从降。主楼依山而建,山环水绕,地尽其用,历经二百年风雨,岿然如山。这种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设计,实在让人不能不赞叹其高明。建楼者林奎扬原为士林中人,后因官场失意,便做起生意,发了大财,据说家资百万,生了七个儿子,可他从未忘情于文,从门联“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可看出,楼主所殷切期望的,正是奎星光辉永远照临,使聚居在这楼里的儿孙文运亨通,英才辈出,长盛永昌。当年,他特地邀请了他的结拜兄弟、翰林院编修巫宜福参与了楼宇的设计。

奎聚楼建于1834年,占地6000多平方米,高约15米,用3年时间建成。基面顺应前低后高的地势,分成三级,每级建一堂,这规整的高低有序,给人予强烈的高贵庄严的感觉。底层除正厅及门厅外,分割成二十八间,以应二十八宿,前后各8间,左右包括楼梯各6间,楼梯装在四角。单就这种造型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当之无愧的。

林奎扬的后代不负祖先的期望,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的华侨有40多人。

进入大厅,只见门厅两边墙上各有一个壁橱。

左壁橱上写“敬惜字纸”,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纸张是用于书写字的,所以读书之人必须从珍惜用于书写文字的纸张开始,不能浪费纸张,不能随地丢弃纸张,用过纸张必须放回左壁橱里。

右壁橱上写“月出之光”,这是指示放置灯火处的儒雅用语。灯火晚间照明犹如月亮之光。此外,还含“日升月恒”之意。

大门左右边门的题额:礼耕/义种。意为年年月月像耕种一样努力加强礼义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中门上端书“儒林第”三字,下端有一幅对联“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横披“是亦为政”(为巫宜福手书),无不说明当年楼主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染,希望后代发扬祖宗光辉的文章道德传统,在科名和功业上一代胜过一代。这类教育言语在楼里处处可见,无不折射出客家人浓厚耕读家风。

奎聚楼的美不单是建筑和文化,更在于艺术。中门两边的两块砖雕——“凤凰戏牡丹”,匠师用高浮雕的手法,把花鸟都雕得活灵活现。你看,那牡丹雍容华贵,那凤凰翔舞相戏,显得那么从容。奎聚楼除砖雕外,还有木雕、石雕,彩塑和绘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鸟、人物、山水、台阁、故事,应有尽有,造型生动,充满了浓郁的客家风味和乡土气息。

从门厅前天井来到中堂。这是个由中堂前厅与回廊组成的四合院,厅东西两边,各接一落三室“配房”,外加一口水井,井一深一浅,象征着日和月。

西边有一口井,名曰“虎泡泉”,井台上部盖顶,开了一个小天窗,这样既防雨淋,又便打水,这是此楼的一大特色。井水清冽甘甜。逢年过节,用它和优质糯米配上红曲,酿出的酒象晚霞一般的红,喝上一口,甘甜爽口,回味无穷,精神倍加。但千万不可贪杯,浓浓的客家米酒喝下去,醉了很难醒来。然而在盛情、豪爽的客家人家中坐客,唯有不醉不散,不然会引起主人不高兴的。

叶落归根

从奎聚楼出来,踩着苍老的青条石板,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有名的府第式土楼——福裕楼。从溪的对面眺望,外形像三座山峰,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结构高低有序,主次分明,与身后的山坡走势浑然一体,更显其恢宏威严。据说,最盛时期曾住过近30户200多人,那时聚在一起是何等热闹的场景呢。如今仅有8户人家居住;大部分已搬出,有的还飘洋过海,到海外发展。

福裕楼依山面水,院门外大门出于对风水的考虑而旋转角度斜对着水流。

外门横联:昭滋来许,对联:安堵岂云高百尺,爱庐唯幸避三弓。告诫家人要明白谦逊的道理。

在福裕楼的大门的楹联写着:福田心地,裕后光前。既阐明了楼名,又表达了楼主的追求。请看其楼牌的边框,上面刻有8条龙,5只蝙蝠;8条龙是为有别于皇家的9条龙,5只蝙蝠是五福临门的意思了 。在两边还有一个楼门,分别为两落横屋进出之处。

进入门厅,在我们的前面就是全楼的中心╠╠中厅了。在天井的两边各有一排官牌。据楼主介绍,上祖曾任清朝“朝政大夫”,官至四品。

来到中厅,迎面一幅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应该是林氏兄弟心迹写照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多做善事,才能得到好报,才会令家族长盛不衰。客家人在闽粤赣山区,以辛劳耕作稻田为生,“耕”始终是生存之本;另一方面,客家人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中原贵族士人的后代,不忘祖先读书、修德以求进仕的风气,耕作之余,培养子弟读书便成为家族的一件大事。

进到后堂,看着“胞衣窟”,更让人感受到“叶落归根”的深刻含义了。为什么外出的永定人总爱说我的根在土楼,这里的根多了一种意义,那就是他们的胞衣被“种”在了土楼里。婴儿(一般只限男婴)出生后,就把胎盘埋在这儿,寓意是长大后无论何时何地,有了出息都不能忘了根本。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客家人特别注重忠孝。所以,外出游子总想着远方的故土,想着成就事业后报效家乡。是啊,尽管飘泊是诱人的,但是总有停靠的时候,听着母亲轻轻呼唤着乳名时是一件多么温馨惬意的事!

正如一位旅居美国的永定华侨深情地写着的:“故乡的土楼是我出生的摇篮!摇来繁星,摇来朝阳,摇荡着父母姐弟代代的歌唱。啊,摇篮呀摇篮,你孕育着我成长!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都难忘在土楼的童年,童年的摇篮1

从福裕楼出来,一个40多岁的男子头戴着斗笠,肩扛着犁,手赶着大水牛,光着脚,脚上还沾着泥土,从身边悠然而过,憨厚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是那么恬然。

如日东升

抬头,正午的阳光碧绿如玉。袅袅炊烟已从溪对面的小圆楼如升楼升起。

如升楼直径仅23米,高3层,为16开间,是内通廊式的单圈圆楼,显得小巧玲珑。内院直径只有5米,虽然空间很小,却居住过10户人家。因为楼小,像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的“米升”。许多游客称之为“袖珍土楼”。其实,取名“如升楼”,含有更深一层意思,那就是寄托楼主的美好祈愿——如日东升,光明万年,过上富裕生活。

走出如升楼,脚下溪水依然那么平静,清凉透澈。

当整日为了生活奔波的心疲倦时,停下来歇歇,从从容容地融入这一片宁谧的净土中,何不是人生的的另一种情趣呢。

转自:http://www.cnzozo.com/html/citytravel/fujian/longyan/2007/note0322_14087.shtml5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