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岩游记攻略长假土楼游-上海出发-走遍中国旅游网|www.cnzo.

[游记]龙岩游记攻略长假土楼游-上海出发-走遍中国旅游网|www.cnzo.

2007-07-24    cnzozo.com

原本并没打算在黄金周出游,因为想要在长假里找一个人少点的去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看到几位同事兴高采烈地谈起各自的出游计划,心里不免痒痒,但是那些旅游热点景区说什么也不会去的。正巧一天在电视里又看到关于土楼的介绍,便决定试着安排去那里看看,本来知道土楼的人就不是很多,再加上交通不便最终能成行的想必就更少了。其实,早在四年前去厦门的时候就想顺路去土楼,但是由于去往那里的汽车班次一天只有两班,还要转好几次车,交通十分不便只好放弃。去年去武夷山其实应该可以过去看看的,但时间上安排不过来也只好作罢。

地点选定后,就着手安排行程。从网上找的几篇游记,多是从厦门、广州出发,先玩下洋、田螺坑,再取道曲江到湖坑,全程多乘坐摩的,安全系数较低,参考价值不大。后来在网上找到了火车时刻表、漳平汽车站的时刻表,一边参考地图,一边看《古镇游》的介绍,功课是做得粗略了些,但每一个节点上都留了余地。毕竟工作后,没那么多时间做准备工作了,而最重要的是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安全有效地游山玩水。由于前有家庭聚会,后有同学聚会,工作上的情况还要通过邮件关心着,因此决定10/2出发,10/5回到上海,其实,每天都在火车上,但一心想着去土楼也就不觉得累了。

道伴呢,只有一个,老爸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有了他,导游、保镖、摄影、“钱包”可就一应俱全了,哈哈……还有一个编外的,书总得带一本吧,正好前一阵买了些书,很多都还没看,得在那一推里挑一本两百来页,厚薄适中,又看起来不费劲的。最后选定王安忆的《富萍》。

10月2日 星期天 雨

一早就下起了绵绵细雨,不用打伞,感觉凉凉的,特别舒服。上了火车,着实吓了一跳,车厢里站满了人,不禁想起上次去江西的经历。我跟老爸一人只有一个包所以很快就安排坐定,暗自庆幸买到了坐票。而且父女俩对于旅行途中的物质方面一向要求不高,有空调,有座位,按时到达目的地就行,关键是游玩的内容。8:40分,伴着广播中《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的歌声,火车准时开动,或许一首歌只有在铁路上播放过,才算是红遍大江南北吧!

老同学发消息问长假里有没有活动,我说自己正在去永定的路上。其他人我不敢说,对于学建筑的,不可能不知道永定土楼,嘿嘿,这家伙一定想去!果然,回消息说应该叫上他的。其实出发前身边就有不少想一起去的朋友,但我都没怎么迎合,因为我知道这次的旅程并不会十分轻松。那里比较偏僻,23小时的火车外加4个多小时的汽车,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么好的兴致去那里只为看土楼的,若不是真的了解里面的故事和意义,怀着极大的兴趣,旅途的劳顿势必使游玩时的乐趣大打折扣。所以我只许诺多拍些照片回来,与大家分享。

过了杭州,原本车厢里站着的人都有着落了,到底是后花园,这几天,杭州的景区一定是人满为患了。喜欢坐火车是因为在火车上能碰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我不大喜欢同生人打交道,所以会安静的在旁边观察这些旅客,其实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在火车上要起个头聊天是件特容易的事,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一声招呼就能聊上很久,到了中午老爸就和对面的小青年聊开了,我就一边看书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听听。

期间发生了一个意外,把一车的人都吓到了。只听到火车发出极其刺耳而又冗长的巨响,咯噔了两下就停下了,很多人都往我这边窗张望,我也就跟着回了头,对面的轨道上竟躺着个女青年,一动不动,脚一定是骨折了,呈别扭的x,看样子是在过铁道时被火车撞抛出去的,鞋和自行车都散落在远处。车厢里一阵阵哀叹,生命就是这般的脆弱而无法预知,好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吧!车很快又开动了。

傍晚到了上饶车厢里就剩一半人了,四年前这个车站的烤野山鸡腿让我垂涎至今,终于又能一饱口福了,毕竟美食在旅游过程中也是重要的一项埃人一少,我就拿包当枕头躺平睡觉了,心想着明儿个就到了……

10月3日 星期一 雨

火车上总是醒的比较早,6:10分就准备洗漱了。7:42我们吃完早饭不久,列车就准时停在了漳平站,车站不大却十分干净,刚装修不久的样子。出了车站,不管那些做摩的生意的吆喝,直接往停车场走。那张汽车时刻表上写着从漳平到龙岩有直接接火车的班次,又事先打了电话询问,知道班车就停在车站门口的停车场上。

果然,一辆全新金龙中巴很是醒目,16元/人,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算挺快的了,由此,我们彻底远离了上海游客、上海话。不多久窗外就开始下雨,车里放的vcd实在不合我的口味,任凭全车的怎么大笑,我一路睡到龙岩汽车站。

9:45左右到达龙岩,下客的地方就有卖中转车票的窗口,一打听,9:40那班到土楼的刚开走,下一班10:50。买好车票(18元/人),就趁着等车的空隙把午饭给解决了,也不是讲究车的时候,3元一碗汤米粉也不好多要求什么。米粉上撒了一点棕色的油汁,一吃就想起那回在厦门,清早路边滩上1.5元的锅边糊,味道香味丝毫不差。请教了点加之作原料和方法,还问他们讨了些干葱(怎么看都像是晒干的红皮大蒜)准备回来找找看。嘻嘻,心中一阵暗喜,想着不久在家一定就能用上这调料了。回到车站里已经10:35,没想到司机就等我们了,车里满满当当的,还好是对号入座,提前一刻钟发车,便宜我们了。一路上雨下下停停,到湖坑村的时候说前面出了交通事故正在处理,路面很窄,我们得等一会儿,这期间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15分钟后就恢复了交通,1点左右就到达了土楼民俗村的入口。

一下车赶紧冲到最近的店铺,那出雨伞,换上夹趾拖鞋,准备踏上土楼之旅。这是不停的有人上来兜生意,一会让住他们的土楼,一会说住他们的标房可以把我们带进去免一半门票。老爸好像有点意思,但我怎么也不肯相信他们,也就没去搭理。不过结合网友的游记,我们还是了解到了一些信息,民俗村里主要有四个比较大,比较特别的土楼,土楼内可以住宿,门票40/人,学生半价。

另一个最大的最有名的承启楼,就是出过邮票的那个,还要往山上去好一段路程,看来只能坐摩的了。一个人说5元送我们过去,我和老爸两人就上了一辆车。此时,雨已变成中雨,但加上摩托车的速度,雨伞就不怎么管用了,膝盖、手臂上全湿了,幸亏没几分钟就到了。

虽然在山上,却有一大片平地,远远地就能看到那个土黄色圆形建筑物。走近了,才发现用巨大似乎无法形容承启楼给我的第一印象,或许说壮观更贴切一些,更能体现他给我的震撼。

下了车,那个司机问我们要20,怎么想也不对呀,不想在讨价还价上浪费时间,最后以10元成交。跨过楼门那道高高的门槛,是一个简单的售票处,30元/人,学生半价。还真不便宜啊,好歹拿我那张刚过期的学生证混了张半票,这摩的的钱就有了。楼里就两拨港台游客在参观,偶尔会碰到或是听到他们,知道彼此的存在,却不会影响各自的参观。那个司机也跟着我们,时不时地坐一下导游,一个十多岁小女孩上来问要不要在土楼住宿,我们说看看再说,她就一直跟着。由于游客不多,她也就自然地当起了导游。底楼是厨房,二楼的密封房间用来存放粮食,三楼、四楼则是卧房。先顺着木梯到四楼,从高处看土楼的内部,是按照八卦图设计的内圈,在中心有两口井分别是阴井和阳井,供给全楼的日常用水。说是男性只能喝阳井的水,女孩子只能用阴井的水;又说喝阴井的水长得漂亮,阳井的水英俊,反正有挺多说法。这些年阴井的水有些犯混,大家就不怎么用了。

在4楼的走廊走了一大圈,时不时闻到怪味道,一下雨就真的有点恶心了。一问才知道,这里没有卫生设备,3、4楼的下去一次也不容易,所以就在走廊的一边放个桶什么的,一天倒一次,过去这也就是田里最好的肥料了。由于土楼内部有相当一部分是木头结构的,一下雨,就变成深棕色,看起来有几分阴森静穆。想来想去就不怎么愿意住这个楼了,一会儿再去另几个看看,应该有好一点的,其实我挺想在土楼里住上一晚的,机会难得啊!看着这整整4大圈的房间,想必当初那些刚过门新娘一定会迷路的吧。说是最多时候,这里住了400多人,想想就知道有多热闹,多好玩了。

2楼的房间都是全封闭的,如果里面放满粮食的话,关闭楼门不出去,大半年也不会饿肚子。底楼的厨房里的灶台早就已经不用了,现在更多的是作为饭厅使用。内圈有一部分是原来教女孩子读书的私塾,男孩子的在楼外面的小山上,一直觉得福建这里的人比较重视教育,从泉州到厦门,再到这么偏僻的山村,都把对孩子的教育看的很重。内圈的中心有一个祠堂是平日里操办红白喜事的场所。穿过北门,紧接着是楼主的兄弟建的另一个方形的土楼——世泽楼,在衔接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方圆一线天的景观,特别上镜……再后面是五云楼,内部毁于一场大火而废弃了,只有一个年迈的单身汉看守,我们转身的时候让我们捐助点善款以维持日常的修缮,这个总不好意思拒绝吧!

既然不打算在这里住,看了三刻钟也差不多了,就让原来的司机载我们回去,雨已小了很多。在民俗村门口买票又用那张过期的学生证混了个半价,不过没有票子的,大家就心照不宣了。门口居然还有用电平车送游客的服务,真是败笔啊!其实走进去就十来分钟的事情,没几步有一个巨大的水车,一天的大雨河水又红又混。因为是一个景区,里面的道路明显经过规划,鹅卵石、水门廷草坪、荷花池、居然还有水稻田,和整个景区结合的不错哩!

第一个土楼就是经常上镜最漂亮的——振成楼,由于建造于民国初期,建材中已采用了一部分青砖,即便下雨也不会黑乎乎的。内圈只有简单的一圈更为西式的2层建筑,二楼采用了西洋式的铁质阳台,简洁到不突兀,正中为二层楼高的立柱戏台,完全是西方的设计。戏台背后的那间算是祠堂,要是家里有人做错什么事情必定要到那里罚跪思过。

那里遇到一个老婆婆问我们想不想住土楼,一听我们有兴趣就带我们去四楼看房间。那个房间有电视机,但只有一张床,加床的话就睡竹榻,这显然不行。于是她跑出去叫了个小姑娘说他们家也有房间可以住,有两张床的大房间。那房间里总共就5样家具,2个大床、两把藤制的靠背椅和一个简单的竹制茶几,除了电灯,再也没有其它的电器时代的产物了。不错,我和老爸今晚就住这儿了,50元/晚实在不好意思还价了,到了土楼不住一晚实在可惜,毕竟这样的机会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了。房间是由原来的两间打通做成的,两面共四扇窗,由于房间是坐北朝南的,一出门就能看进出大门的情况。有了安身之地就笃定多了,放下书包,轻装上阵决定把那几个重要的土楼都看一边。

其实小河对面就是一幢方形的土楼,由于大雨,河水已经和通往对岸的石板桥差不多高了,想想还是下次吧。往前就是一棵硕大的榕树,造型十分好看。不过比起鼓浪屿上,那些一树成林大榕树,就有些秀气了。脚下的路在渐渐变窄,除了路口的指示牌,人工规划的印记已不很明显了。沿着一条小路向左眼石阶而上,绕过几个小屋便是奎聚楼,外围呈方形,内部是层层加高的三径结构,象征着从大门进来步步高升的寓意。

在返回到大路向前几步就有向下的“之”字形台阶,连接着一个一人多宽的小巷,跨过左侧的一个门槛,再往下走就问到一股挚热的甜味,一看原来是一个烘制柿饼的小作坊,刚好有一批新出炉的,暗桔红色的柿子明显比新鲜的瘪了不少,可是离“饼”还是有那么点距离的。4元/斤并不贵,平日我就喜欢吃柿饼的,不过是外面裹了白色糖粉的那种,现在颜色不对,就少买几个尝尝先。第一口还不错,后面就觉得甜过头了,或许是还热的关系吃上去就多了份腻味。

作坊旁边是三兄弟的福裕楼,正面共有三个楼门,当初从左到右分别是老大、老三、老二家。由于兄弟间关系很好,都想把中间的让出来,商量到最后才决定这样分配。因是给三大家人住,设计师既考虑了独立性又兼顾了共通性,外面看起来层次感特别好。里面细部的装饰尤为考究,一些雕刻十分有特色。楼外就是一条大河,对岸有一个直径只有23米的如升楼,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圈,中间就是公用的天井。其实站在如升楼的高处看福裕楼特别美,下雨的关系,屋顶上透着阵阵水汽,傍晚时分静静的,仿佛梦境中的小城。

看完这几个主要的土楼已近6点,雨似乎小了不少,回去的路上游客的身影已很难寻觅,回到振成楼小姑娘的父亲就问晚饭想吃什么。想两个人也吃不出什么名堂就随便点了点,正好进门时看到他们在包类似水晶肉汤圆的东东,他们也解释不清除那个皮是用什么粉做的,就要求煮几个试试。他们的土鸡很不错,由于都是放养的,肉质鲜嫩,想起来了白天在楼活动最多的,除了游客、居民外,就是放养的鸡、鸭、鹅了。刚吃完不想洗澡上楼睡觉,就合同住土楼的人聊天,后来加入一位老先生看着面熟,一问原来就是一直在电视里当土楼到有的林日耕先生,而我们住的阿耕饭店就是他开的,天意啊!于是我和爸爸就把对土楼的疑问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而林先生看我们问得这么仔细,也就特别愿意聊。原来外围的土墙有1.3米后,每建造一层至少就要停工半年,等全部干了再造上一层,所以这座楼前后用了5年时间也就不足为奇了。后来还说了些土楼人家的故事。想想也是,一个楼里都是一个家族的人,大家族总有那么些复杂的故事。聊完散场差不多8:40,洗漱完上楼9:20左右,没有电视倒也好,索性回到过去简单的生活,躺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10月4日 星期二 阴转雨

清晨被屋檐下传来的鸟鸣叫醒,一道柔和的亮光透过纱窗照到我的床上,或许是山间清新的空气驱赶了平日里一贯的慵懒,在床上一分钟也没多待,就起身准备到底楼梳洗。拉开房门,伴着木门特有的“咯吱”声,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静静的土楼,时间仿佛被凝固了一般。做一个深呼吸,真是太美妙了……

洗漱完,我们并不急着吃早饭,拿起照相机想去看看村里的其他地方。昨天还湿漉漉的路面已经干透了,路上看不到游客的踪影,偶尔会有挑着担子的居民从身边走过。昨天与桥板一样高的河水已退落了五六十厘米,走近景阳楼里面是在平常不过的画面:散养的家禽肆无忌弹得在院子里晃悠,几个老婆婆拿着小刀坐在小凳上削柿子皮,稍年轻的妇女在水斗前洗衣、洗饭……

昨天还孤零零的大榕树此刻热闹了许多,三两个壮汉蹲在最左侧的树荫下闲聊;一位花白头发、清瘦清瘦的老妪拿着拐杖坐在树下的石板墩上;另一侧则是一群小朋友在聚精会神得打弹子,忍不住就把这场景拍了下来。相信每一个村口都会有这样一棵大树,伴随孩子们度过欢乐的童年时光,是居民平时聊天休息的场所,也是老人消磨时光打发时间的处所,更是那些外出打工、求学青年回家时的灯塔。这不仅仅是一棵大树,而是很多人心中家的代名词。

回到振成楼,吃过早饭就准备上楼拿包出发了,跑道楼梯口竟有一位穿着工作服的人不让上楼,说长假期间为保护土楼要控制客流。还好叫来房东证明我们就住楼上,庆幸选择住在土楼,要不大老远跑来就在底楼走一圈,岂不怨死。跑到楼上向下张望,天那,院子里里外外都处都是游客,吵吵闹闹的,破坏了整个土楼的气质。还好我们就要走了,不必在人群里穿梭,不必在拍照的时候左等右等。

跟房东一家话别时,仿佛是老邻居一般亲切,不知今后是否还会见面,但是彼此已经是有一面之缘的朋友,带着他们的祝福,我们跟这个美丽的土楼道别。望着源源不断走近景区的游客,我们越走越轻松,尤其是我,乐到不行,因为我所拥有的土楼记忆是一个静谧而甜美的画面。

汽车再次驶入龙岩汽车站时差不多13:30,午饭后坐上15:15回漳平的汽车,一点点向上海靠近。有趣的事,刚坐上车老天就开始翻脸,突如其来的暴雨把路人弄得东跑西蹿的,很是狼狈。一路上暴雨一阵接一阵,到了漳平又不下了。在火车站附近吃的晚饭,还多买了些炒米粉带到火车上,准备饿的时候吃。

18:40我们坐上k198次火车,收获满满地返回上海。记不清什么时候车外又开始下雨了……

10月5日 星期三 雨

17:15才能到上海,火车上的时间到并不无聊,聊天、看书、看窗外的风景,脑子里想着土楼的美,一小时一小时到过得挺快。到嘉善的时候,刚巧翻过《富萍》的最后一页,意识到自己经历了一个多么完美的旅程啊!老天似乎也感受到我那满溢出来的快乐,不再哭泣,不忍心用冰凉的雨水扫我的兴。一路呼吸着湿润的空气,结束了我的长假土楼之旅。

转自:http://www.cnzozo.com/html/citytravel/fujian/longyan/2007/note0331_19216.shtml3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