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永定门

[游记]永定门

2008-05-22    sina.com.cn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攻占大都,大都改称“北平府”。大都北城墙南退5里,在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建。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府改称“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北京始建皇宫,整修城墙。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原在长安街一线的城墙南移2里,在正阳门一线重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至北京。北京城市中轴线南起正阳门,北至钟楼。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建外城。因资金不足,开工不久便改变方案:只筑南线城墙,其他三面日后再议。南线城墙由原设计的20里缩减为13里,东、西两端向北折,与内城的东南、西南两座角楼会合。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外城建成,“筑重城,抱京城之南,长二十八里。”开有7座城门: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广安门(原名“广宁门”,清代为避道光帝旻宁名讳改称“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外城正门永定门。北京城的中轴线南端也由正阳门延伸至永定门,北距钟楼长达16里。

永定门城楼始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增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增建箭楼并重建瓮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永定门城楼重修并提高其规制——加高城台、城楼层顶,采用重檐歇山三滴水的楼阁式建筑,并使用灰筒瓦、绿剪边,装饰以琉璃瓦脊兽。经过这次大修,永定门的规模已经远远大于其它几个外城城门。

永定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北铡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首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因“妨碍交通”、“已成危楼”,永定门于1957年被彻底拆除。箭楼和瓮城拆除后,护城河取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20abd010008ge.html2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