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星期四 晴 上午8:30从左贡出发,加了90#汽油后过了4618米的业拉山口,经怒江72道山拐,穿越怒江后于13:00到达八宿县城,路况除72道山拐段外其余均为沥青路面,而且72道山拐处有武警正在修路,估计明年的路况会大有改观。 下午3:00到达然乌湖(然乌镇边),岔道往察隅,走165公里山路,晚上8:00到达察隅县城。 左贡——邦达 108公里 沥青路(好) 邦达——八宿 102公里 有一段泥石路余为沥青路 八宿——然乌 90公里 沥青路(好) 然乌——察隅 165公里 泥石山路(路幅宽4米,路面状况相当差) 今天行驶自左贡——然乌一路路况较好,但因海拔高(均在4000左右),一路风光顿感苍茫,植被不好,特别是经过业拉山口的72道山拐及其下的怒江段,更无风景可言,但这种孤独、险恶、凄凉的感觉却只是我走的时候才能体会得到的。虽已进藏两天,但感觉沿318国道的藏区汉化比较厉害,建筑、人文等藏特色不如川西藏区明显,倒是碰到两个小村庄以及遇到较多的正打算赶集的藏民车队才感觉我们是在藏区(不知今天是藏族的什么节日?反正今天的藏民特热情。) 一路上还遇见了6个在深圳工作的旅客,他们也是网上认识的,不过他们是骑自行车进藏的,打算40天左右,今天是第20天。男、女、老都有,其中还有一位是我们浙江台州的老乡。 下午3:00到达然乌湖,我们觉得时间还早,就改变原先夜宿然乌的计划,而是继续走察隅,所谓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已是我们的口头禅。然乌——察隅165公里山路,均为泥石路,仅能通行一辆车,宽约4m,路况极差,时而塌方,时而悬崖,时而溪边小道,时而高山盘旋路,我们路况不熟,而且道路又窄又险,所以我们开得很慢,很小心,用了5个小时才到达察隅县城。尽管如此,一路的颠簸、惊险还是使我们的一位队员——陈娜有些吃不消(因为路况差,而汽车后备箱装的行李又多,并超过了座位高度,安装时未用绳索绑好,所以半途中经常发生后面的行李往前咋到头顶的事故。若是平时倒也无所谓,因行驶路程远,行车时间长,人很容易犯困,而刚刚在半梦半醒时冷不丁的被咋一下头部,真是又疼又脑啊),半路上竟坚持要下车并放弃继续前行,最后大家做了工作,方最后得以继续前行。 然乌海拔4000m,察隅2000m,5个小时走山路降了2000m,可想道路之险。但险处生景,一路有高原湖泊(××措),雪山冰川、高原森林、雪融溪流、绝壁高山、深壑狭谷、瀑布悬崖,植物种类则非常丰富,加之金秋时节,时而绿色、时而淡黄、时而深黄、时而红色,甚而早的已秃了枝叶仅剩树干,煞是色彩分明。而原始森林的大树随处可见。偶而路旁就有三、二棵或一丛合人抱的大数,而此地的树木长得又特别的修长和挺拔、雄伟而清秀。 因为路险,我们急于在天暗下来之前赶到县城,一路不敢停留。大家一至同意回来的时候,抽一整天时间花在这些路段上,要好好欣赏、多多拍照。 晚上8:00到达县城,碰到二个老乡(丽水和永康的),听了他们的介绍,本地是中印边境,县城很小,约5000人,是广东省对口援助地方。因为是边境,检查特多,有武警、公安、陆军等,本地经济主要靠林业,所以木材便宜,但治安状况良好。因交通不便,物价很高,做生意的绝大多数是汉人,80是四川的,听说离县城往南有个叫下察隅的地方,风景非常不错,而且有一个特殊的民族(不包括在56个民族之内),叫什么僜(邓)族,据说以前是食人族,比较原始,但现在民风据说还不错,有意前往游览,只是千万要注意行车安全,路幅很窄车辆很难交汇,来回约140公里,需行驶6小时左右,这么神秘的地方,我们有心向往。据说那里海拔仅1000多米,较热,通行需带边防证,过桥须到县城边的部队团部办理特别通行证。老乡还告诫说溪流里的水是雪融化的,很冷,不要去洗车或玩耍。真是恐怖。 察隅县是西藏最南、海拔最低也是海拔高差最大的地方,所以穿越其境,可以一天内感受四季分明的气候,并号称西藏的江南。当地人口稀少,政府管理人员也不多,听说一个建设局才3个人,一个宣传部算多了,也才4个人。 2004.9.30  邦达兵站  波光嶙嶙  层叠居  初见怒江  挡道石1  花斑  挥手致敬  军列  领头羊  流水别墅  农忙  怒江七十二道拐1  怒江七十二道拐2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  然乌美景  然乌美景  然乌美景  然乌美景  让道  山水一色  石堡  天涂  相逢都是友  羊圈  遇见老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