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贵州毕节助学行之第四天:长春镇滑石村之行 |
[游记]贵州毕节助学行之第四天:长春镇滑石村之行 |
2007-07-19 sina.com.cn |
贵州毕节助学行之第四天:长春镇滑石村之行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到毕节后的第二天。由于昨天已经把要捐给希望小学的东西整理好了,今天比较轻松。吃完早餐之后,便和毛毛、梁茵、世喜在宾馆旁边的空地开始打拖拉机,一直打到中午时分。 午餐是在“老三餐馆”吃的,前任市团委书记,现长春镇王书记来招待彪哥及我们一行,书记看上去斯斯文文,谈吐也比较注意,本来让我觉得是一任很好的基层干部。只是中间他的100多块一包的小熊猫牌香烟让我对那个想法有了点点质疑。饭是书记请的,同时他邀请我们去他现在的那个镇滑石村去看看,那也是前任团市委书记、现任市司法局长安旺的老家,他也会陪我们一起去。 滑石村离市区只有不到二十公里,我们驱车四十多分钟才到达。车走进山里的小路时,两旁都结满了一种红色的小果实,当地人称“救命果”,是闹饥荒的时候人们用来填肚的食物。我摘了一颗放进嘴里,有点苦涩难以下咽。路在大山深处蜿蜒,两旁全是玉米、高梁、荞麦等低产作物,而且土地也非常的贫瘠。路也非常难走,泥泞不堪,路中间有很多大大的水坑,一不关窗就会有泥水溅进来,坐在车里感觉颠簸的厉害。坐车都辛苦,很难想象村民是怎么样靠两条腿走出大山,达到外面的世界。 由于我们去的很突然,车到滑石村的时候引来了村民们的诧异。我们的车停在滑石小学的操场,与其说是操场还不如说是一块大的泥泞地。村委会的破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栋很破败的小木屋斜斜的立在那里,屋顶上的瓦有些已经被掀开了,整栋房子感觉摇摇欲坠,不知道刮风下雨是怎么样支撑过来的。村委会旁边是小学,所有的教室都没有玻璃,当问及冬天怎么抗寒时,老师只能无奈地向我们喃喃道:“还能怎么办,就这样让孩子们凑合”。有些教室的桌椅破损的非常厉害,与其说是课桌还不如说是一张大的板凳,整张桌就只有桌面和四条腿(有的还不一定有这个数)。孩子们学费一二年级只要50元/学期,三-六年级也只要60元/学期,就连这个数还是有一些家庭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让他们的孩子辍学在家干农活。孩子们基本上没有上高中的,考上大学的一个村要几年才能出一个。当问到政府是否对教育有财政扶助的时候,老师无奈的笑笑说那是不可能的。 一个老师一年的工资加起来是5000-6000元,老师在当地的收入可能还是让人羡慕的了,足可以想象当地的收入之低。又记起了中午王书记说的计划生育罚款问题,超生一个政府按当地人均年收入的3-5倍加以罚款,政府统计的数据是人平均年收入是两千多,所以超生一个可能要7000-10000多元,而一般人家生三四个很正常。现在想象当地的一个农民怎么可能两千多的净收入?所以难怪政府的罚款要分几十年才能还清。为此政府还发明了连坐和关押等极端手段。我们刚到时当地有居民甚至以为我们是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表现出相当的惊慌和不安,足可以想象平时政府工作的态度和作风。通过此行,对地方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基层工作认识上有了相当大的深入了解。 小学旁边有几位背着大背篓的小孩经过,他们是当地的小学生,平时不用上学的时候要干很多的农活。还看见一个十来岁模样的小孩居然背很大一筐土豆在山路上行走,生活对于他们真是崎岖和艰难,即使是童年也是这样。 驱车回来的路上心里感触比较大,感觉与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孩相比,真的是两个世界的人。吃完晚餐后回到宾馆又一起打拖拉机,只是我搭档可爱的梁茵师妹善良得居然配合对手来打我的牌,而且经常出错牌后一脸无辜地看着我,想来实在有点点好笑。 明天就要开始去希望小学看看在那里生活和学习的小朋友了。 w.h.s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2a00830100065r5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