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篇关于辽阳太子河桃花岛的文章 |
[游记]一篇关于辽阳太子河桃花岛的文章 |
2008-05-22 sina.com.cn |
一篇关于辽阳太子河桃花岛的文章 [转贴] 2007-07-30 20:10:15 大中小 太子河上桃花岛 作者 王成科 出辽阳城东行,经漫水桥至瞭高山东南望,在水流舒缓、蜿蜒而来的太子河中,有一个东西狭长、林木葱郁、风景优美的岛屿。每到春季,岛上桃花盛开,花香四溢,水村山郭,牧笛袅袅,令人流连忘返。但如此清幽俊秀的地方却被我们的先人赋予了一个通俗到了极至的名字——“沙坨子”。 翻开词典看看,所谓“坨子”,即指成块或成堆的东西。那么,这沙坨子就是我们的先人对太子河中这个由泥沙堆积而成的沙洲的最平常、最普通的命名。一般情况下,河流从高山峡谷、丘陵沟壑中奔流至平坦广袤的大平原时,因坡度减缓、水面变宽且多迂回,使流速骤降,河水中夹带的泥沙就会迅速沉积下来,天长日久,便逐渐形成了沙洲。历史上著名的沙洲当数湖南长沙湘江上的桔子洲了。桔子洲上流传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前朝旧事,更因一代伟人曾在此“到中流击水”而名满天下。至于辽阳沙坨子这一名称到底始于何时?史无记载。但千百年来,饱经沧桑的沙坨子岛和附近地区却也留下了许多的风物传说。2003年6月,太子河区人民政府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对外宣传的需要,尽快地开发利用沙坨子岛的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经辽阳市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将沙坨子岛更名为桃花岛。 为表示对市政府这一重要决定的支持,笔者根据日常了解掌握,佐以相关地方史典籍,汇辑成一篇小文,以飨读者: 1985年,岛上曾出土一件战国兵器——青铜戈。双面刻篆字。其一为:册年上郡守都造漆工□□丞□工隶臣家。另一面为:□平周。该青铜戈现藏辽阳市博物馆。 按:册年即四十年,上郡治所位于肤施(今陕西榆林),平周为古县名(今山西介休县)。据此推断,该青铜戈当铸于战国时期秦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为秦国士兵所持武器,却出土于燕国辽东郡,应与两国战事有关(此说据邹保库《辽阳金石录》整理)。 燕太子姬丹舍命抗秦的故事,应该是辽阳乃至整个辽东地区流传最广的历史故事之一。 公元前230年-221年,秦王嬴政开始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秦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在灭韩并赵之后,兵临燕国边境。公元前227年,为抵抗强秦,太子丹派荆轲去秦国谋刺秦王,但天不遂人愿,在上演了一出“图穷匕见”的惊险短片以后,荆轲被杀。秦王借机发兵攻燕,一举而下其国都蓟城(今北京大兴附近),燕王喜及太子丹战败,退居辽东城。正当太子丹整顿队伍准备与秦国追兵决战时,糊涂透顶的燕王喜却轻信了别人的谗言:“秦王伐燕,全在报荆轲行刺之仇。若将太子丹人头献于秦王,则燕国辽东一隅之地可保。”遂自毁长城,派人将太子丹斩杀于衍水之滨。但事实上,秦国并没有改变灭燕的决心。就在太子丹死后五年,即公元前222年,秦国派大将王贲进军辽东,俘虏燕王喜,灭掉燕国。 太子丹慷慨悲歌的一生,深受后人的敬仰和爱戴。传说,辽东一带的人们为了纪念他,遂将他最后活动的衍水,改名为“太子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baa8d01000a6t.html10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