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子河水运

[游记]太子河水运

2008-05-22    sina.com.cn

境内有本溪湖、小市、碱厂三处码头,供排筏船只停靠或装卸货物。每年航行适宜时期为五、六、七月,因水量比浑江小,多在夏季水情好时航运。从碱厂顺流到本溪湖要一天到两天要二天到三天,本溪湖上溯碱厂要五六天。碱厂、小市下航的商品,大宗为木材,大豆次之,还有药材、皮张、烧酒、线麻、烟草等山区土特货物。另外,据《奉天通志》和《东北县志纪要》记称“打筏子的”,都是身强力壮,水性好,不怕风险的青壮年。《奉天通志》记载:大小木排每年自上游下运者“恒万余张”。《本溪县志》记载,1915年仅沿河10个村,即输出杂木43万根,烧酒60万斤,各种药材29.9万斤,蘑菇6万斤,兽皮7700
张。《辽阳县志》对1925年河运进货表记载,木材80万料、木炭110万斤、大柴300万斤,药材20万斤。同年碱厂销往外地的木材241500根,大豆12800石,高粱1000石,白酒15万斤,线麻4万斤,黄烟4万斤,大块豆饼1万块(每块52斤),药材16.5万斤。小市输出大豆3000石,高粱1000石,榆树皮面30万斤,线麻40万斤。输出这些物资,根据当时的交通条件,只能靠河水漂运。在上游的码头中,碱厂更显得重要,它地处本溪、兴京、桓仁、凤城、宽甸交通之要冲,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市井繁荣,商业发达,民国年间工商户达100多户,成为仅次于县城的重镇,幅员几百里的物资集散地,贯通本溪辽阳商埠的河运码头。1928年《碱厂区村县志调查表》中有诗曾描写过太子河水运的盛况:“长风万里冲银浪,锦幛千寻碍夕阳,升月弯弯秋未老,流萤点点夜初凉。”

民国年间,境内陆路交通开始有所发展,但远远代替不了水路运输。随着商业的发展,随着关内外铁路的贯通,大连、营口港运的发展,本溪湖、辽阳等城市连接上游的航运一直处于繁荣和发展,成为太子河水运的鼎盛时期,航运量明显增大,水路分布进一步延伸。据辽宁省档案馆资料记载,当时太子河水路分布为:载,上游田师付沟所产的煤和马鹿沟开采的铜矿石,也曾通过太子河向外地运输。上航商品主要是面粉、布匹、糖、盐、煤、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航运工具多为漂运的木筏,木筏“下辽阳”者居多。另有少量木船,称作“小船子”。这种木船是将四条独木舟用横木穿连一起,约4丈长,1丈宽,上航只能载运杂货几百公斤,稳水处用船杆上撑,遇哨或浅滩要船工在岸上拉纤。本溪湖到碱厂约100多公里,则需五六天,消水时要更长的时间。下航时船舱底部载粮,水情好时可载10多石。上放各种山货,其上搭棚,可乘坐些旅客。据《满洲国事情》记载,每年四五月间到达本溪湖码头的木船一天约10只。更多的是木筏,木筏也可以少量载货,把不怕水浸的货物装在事先扎好的木排上,带上小槽船及途中所需的粮菜及炊具。筏型根据水量大小,从五六排到二十排不等,长者达三四十米,在河面首尾相连,浩浩荡荡,宛如出水蛟龙。放排人,当时船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df9a4010006or.html40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