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辽宁新乐遗址-攻略华北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游记]辽宁新乐遗址-攻略华北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2007-07-31 17u.com |
沈阳新乐遗址 沈阳这个地方很大气。许是因为她本来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王朝发迹的地方,那个民族向汉人学习,整合出一套适合当时国情的统治方案,在华夏版图上统领了二百多年,起点就从沈阳开始,因此,那里有种王者之气。但凡去沈阳的人无不参拜故宫、努尔哈赤陵、皇太极陵、张氏帅府等著名的历史遗迹,我也是在那些地方重温了我本来就不很熟悉的清王朝历史,并对原本很模糊的中国革命史上的著名的“少帅”的有了全新的印象。然而,从沈阳回来,带着最多感触和疑问的却是我偶然发现并探访的新乐遗址。 那晚抵达沈阳,从机场到驻地时,经过一尊看似是史前人的塑像,随口问起司机,说是“新乐遗址”。当时并没怎么在意,说话间就到了下榻的宾馆,觉得很近,约十分钟步行路程,于是记下了方位,第二天一早就独自去寻访那个地方。 正是周日,新乐遗址博物馆不知为什么不开门,遗址公园的大门是开了,却无人售票和收票,我也就随意地走进去。自然是先浏览说明,一看之下很是惊讶!那里居然是7200多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 70年代,那个地方因为要修建厂房,挖掘出来的东西让专家们大吃一惊!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是些一半建在地下,上面搭盖着草棚的、说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人类聚居地。一些窝棚建成了几个不知道根据什么恢复的场景,有议事的、屠宰的、打造工具的、还有交媾等几个模拟古人生活的场所。在昏暗的半地穴里,仅有一些仿造的火堆,忽明忽暗地闪烁着一点红光,一些半裸着的和现代人完全没有两样的偶人,皮肤煞白,披头散发,自顾自地做着他们做了几千年的动作。偌大的一片遗址,只有我一个人在探幽,独自行走在那些地穴旁,不禁有些毛骨悚然,无论如何也无法发出思古之幽情。 我的历史知识很有限,当时就有很多疑问:在我的印象中,东北这个地方有文字记录大多在明以后(我现在才知道其实沈阳的历史要远在这之前),记得在读余秋雨的文章时看到:在清代,很多江南人士被发配到东北时,那里还是荒蛮之地,渺无人烟,甚至还有人吃人的惨剧!那么,那些7000多年前的古人到哪去了?他们没有跟上文明发展的进程吗?如果说那是一些游牧民族的栖息地,那么他们又是那个民族的?我想象:是不是一群像我一样喜欢到处游荡的人们,偶然到这里逗留?可在东北这个地方,冬天室外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的?他们后来又游荡到哪去了?当时还有一个最深刻的感受,7000年前的人类在外表上已经和现代人一模一样了,这以前我怎么想象着还应该象蓝田人、河姆渡人那种模样,我完全没有人类进化进程的概念。带着一肚子的问题回来向自称熟悉历史的朋友请教,朋友笑称:人类历史只有5000年,这以上属于考古范畴,不予回答。 因为没有进博物馆,所有的印象只是一鳞半爪。每每到一个地方,总希望能得到点什么,网络带给我们很多可以查找的机会。以前我习惯行前先上去看看会有些什么,到那里一俟发现新的东西,回来也再上网恶补一下。然而,这些都代替不了亲临现场感受到的一切!是疑惑?是震撼?是悸动?还是根本什么都不是,只是心灵的放松?这也是这么多人都喜欢游历的原因吧?其实我在新乐遗址公园就是一种很休闲的漫步。当然有些东西还是欣赏和理解不了的,象这个遗址对我和大多数人来讲就是这样。尤其我对历史和考古简直一窍不通。 不过,到沈阳新乐遗址短短的一游,加上回来上网找到的不多的资料,还是让我了解到考古学上的一个至今没有答案的疑团,印象颇为深刻,对沈阳(甚至是整个东北)的认识推进了7200年!尽管沈阳的历史断点还有待专家们研究和发现。新乐遗址的发现带给沈阳人很多骄傲,沈阳市的城标――太阳鸟,就是从那出土的一件精致的木雕作品而来。这个鸟是一个抽象变形的雕刻作品,历经7000多年,那木雕竟没有被腐蚀真是奇迹。在沈阳随处可见耸立着的各种材质的“太阳鸟”雕塑,这个人们印象中的新兴工业城市似乎找到了根,而我也为到过“太阳鸟”的来源地而小小得意。 |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39136.html3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