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第一漂------嘉陵江水上漂流 [背景:秦巴山地,铁山,嘉陵江]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南麓,流经陕、甘、川至重庆汇入长江,古称西汉水。据,《水经注》二十《漾水》记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江名由此而来。沿江两岸奇峰壁立、怪石嶙峋、森林茂密、泉瀑众多、美不胜收。  [黄沙河浴场,水上漂流点] 位  于徽县嘉陵境内的黄沙河,是一段天然浴场,水势平稳,沙滩广阔,青山绿水,是夏秋季节避暑纳凉的绝好去处。 陇上第一漂—嘉陵江水上漂流就从黄沙河开始,选取上游素有“小三峡”之称的一段特殊流程,集沿途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线,火焰山之神奇,鹰嘴崖之雄姿卧象山之神韵、鱼儿崖之奇险、睡美人之娇媚、姊妹峰之靓丽、青泥岭之陡峭、月亮峡之幽深等八大景观,天然而成,尽收眼底。水上漂流作为一项特殊旅游,是集探险、旅游、体育健身、陶冶性情为一体的高品位娱乐活动。 1、[桃花岛]  桃花岛在黄沙河上游,这里水随山转,桃花岛依山傍水天然而成,被江水呈半圆状拥入怀中,每当春天来临,百花盛开之时,岛上桃花皆粉面含羞,千娇百媚,十分惹人。 2、[火焰山] 火焰山地处嘉陵江与永宁河交汇处,是徽县南部嘉陵江境内的一处风景名胜,山势自东逶迤而来,宛如长龙卧于江中,由此也称青龙山,为道教圣地。 火焰山蜂体被苍松翠柏覆盖,站在山顶,清风习习,松涛阵阵,使火焰山增添了许多神秘、幽静和秀美。 火焰山正南方是鹰嘴崖,因形似振翅欲飞的苍鹰而得名,看起来栩栩如生。西南方为狮子崖,状若雄狮伏卧江畔;隔江为象山、仿佛白象仰望苍穹。 火焰山的道教建筑大多修筑于明代时期,历朝历代不断修箿,现已形成规模,高大雄伟的殿宇沿主峰山脊梯级排列,殿宇雕梁画栋,塑像神态肃穆,有很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  3、[黄沙河大桥,黄沙河铁路大桥] 黄沙河原来没有路,一江绿水把两岸群众一分为二,人们过江时要爬上山间小路、绕到山后的铁路大桥,从铁路通过,山路崎岖,铁路也很危险。客货运输车辆也要从田河村翻山越岭,经过老神沟到达火车站,山大沟深,道路十分难行,一遇雨天,人们只能望路兴叹。于是徽县从91年开始动工,修建了黄沙河大桥,修建了田河村到嘉陵镇的公路,使田河到嘉陵区间的路程缩短了10多公里,不但方便了群众,而且节约了大量间接费用。 穿过黄沙河大桥,绕过前面的一个小山嘴,视野立时开阔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又一座大桥——黄沙河铁路大桥。在这里,雄伟的宝成铁路,从嘉陵江上一越而过,由江左岸跨到了江右岸,一路穿山越岭,经过徽县境内的嘉陵镇、虞关乡直达四川成都。  4、[宝成铁路接轨处] 顺着一江绿水漂流而下,江水左岸是平坦宽阔的公路,右岸是穿山越岭的宝成铁路。挥动手中三尺船浆,尽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浪遏飞舟、飞珠溅玉;江水清纯,蓝天亮丽,高山雄奇;俯视见鱼嬉,仰首闻鸟鸣,舟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不知不觉中,我们游到了地名叫老神沟的地方。这里是老神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更是中国铁路史上一个浓笔重彩的圈点:作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在这里完成了全线接轨,随着当年一声响亮的碰撞,中国自己设计建设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全线贯通了,徽县嘉陵老神沟,也连同那一声历史的巨响,被庄严而神圣地写进中国铁路史。 5、[徽县火车站,嘉陵江大桥] 嘉陵江畔嘉陵镇,位于青泥岭南侧,嘉陵江右岸,古代为嘉陵驿,是一个入蜀要塞,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嘉陵天堑”之称。唐朝四川简州刺史雍陶夜宿嘉陵驿,面对青泥岭道路的艰辛感叹不已,愁思万千,写下了《宿嘉陵驿》一诗:“离思茫茫正值秋,每因风景却生愁。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现在情况不同了。宝成铁路沿江而下,穿山越岭,使昔日天堑变为今日通途。建在嘉陵镇的徽县火车站,现在已成为陇南客货运输的一个重要通道,陇南大量的土特产品和工农业产品,通过这里走向全国四面八方。昔日愁思万千的天堑,现在成为铁龙穿梭、商贾云集、旅游方兴的繁荣重镇。 与火车站同期修建的嘉陵江大桥,是一座吊桥,用24根直径寸余的钢丝绳连接,桥高50多米,是连接嘉陵镇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远远望去,如苍龙凌空,雄伟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