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简介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元魏和唐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 景色特点 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地宫之门被打开,里边金碧辉煌,千年古物熠熠放光。经测量,地宫长21.21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国内迄今发现的佛塔地宫中最大的一个。地宫基石皆雕成仰莲瓣形,取塔建於莲座之上意。地宫共有四道门,门上雕有天王护法像、莲花等,色彩鲜艳。门楣上绘有姿态各的瑞鸟朱雀。前室发现了《大唐咸通启送歧阳真身文碑》和《监送真身使随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帐碑》,这两通碑不仅是研究法门寺历史,而且是研究唐朝佛教的重要资料。从地宫发掘了四枚佛指骨舍利,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经过考古科学发掘,有文献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是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风俗习惯 每年四月中国宝鸡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 风味特产 鹿糕馍、醋粉、搅团、用粗粮、精面制作的仿真大菜 交通概况 从西安乘旅游专线2路车直达景区。 门票 28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