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在西藏一个月的旅行日记(第二章青海-塔尔寺)

[游记]我在西藏一个月的旅行日记(第二章青海-塔尔寺)

2007-07-28    poco.cn

2006.7.19凌晨火车上
现在,我正在西宁至格尔木的火车上,火车在可可这个站已经停了一个小时了,现在是凌晨5点了。车窗外依然一片漆黑,车厢里一阵阵的闷热(我坐的是无空调的硬座),让人崩溃到了绝望的地步,车里原来熟睡的乘客大多都醒过来了,大家都显得有些按耐不住。我也极力控制住自己想抓狂的心情。看着坐在身旁依然睡得像死猪的桃子,看来聊天是没戏了。真是极度无聊,想一想,还是补写一下之前因为太累而漏了写的日记吧。
之前的两天,我想是这趟旅程当中比较特别的两天,因为我见到久违了四年的旦增啦!在去塔尔寺之前,我发信息给他,说我要去塔尔寺找他,电话那头立刻听到他那愉快的笑声,和他约好在塔尔寺门口见。过了一会又接到他的来电,在电话的那头传来了他那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显得生疏但是很真挚,他再三强调我们千万别买门票,他会带我们进去。感觉真是非常的亲切呢。
那天的中午,等桃子到达旅舍的时候,我们三人就马上出发前往塔尔寺了。在西门口乘搭“夏利”出租车,每人6元来到塔尔寺。一路上,我发现了很多的变化,从原来单车道的马路变成现在的三车道的宽大马路。原来一路上的田地、低矮的农民房变成现在蛮有规模的欧式商住楼和一些大型的建筑物和高楼。其中还有一个会展中心,造型还有几分像广州的会展中心。真是世界变化快啊!
来到塔尔寺门口,旦增就已经站在那里了。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我竟然抓住他的手臂就跳了起来。感觉到他的不自在我才哈哈大笑起来。他比我记忆中好像要矮了一点,印象中的他很高。眼前的他似乎老了一点还胖了一点。四年前的那个冒昧的相识,竟然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了。我就一边傻笑着对他说:“你胖了!哈哈……”他摸摸头,不自然地笑了笑:“不是吧?”四年后再次见面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一个画面,词贫的我还真是不会说什么华丽的言语形容了。
站在旁边的桃子和思维好像也被我情绪所影响也在一旁傻笑着,拉着桃子的手,我们跟着旦增正式开始参观塔尔寺了。

我们首先来到一个屋顶是金色的小金瓦殿,一走进院子,一下子就被一种神秘的气氛给震住了,二楼上有着不同的动物标本,据导游的介绍,它们已经有抽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动物标本有藏羚羊、牦牛、熊、四不像(看起来像鹿也像马),它们是寺里的神物。野兽们有的将犄角探出布幔,有的把蹄爪搭在栏杆上,从下面隐约看到这些如生的身影,十分可怖。

然后,旦增带我们上到印经院,进去的时候看见门口挂着“拒绝参观”的牌子,暗自庆幸有旦增在真好呢。因为我和桃子都是学版画的,所以对这个印经院特别有兴趣。上到阁楼的二楼,喇嘛们正在拿着刻好的经文木板在印经文。只见喇嘛左手拿着木板右手娴熟地用刷子在木板上面涂了一层油墨,接着把纸张放在上面,然后干脆利落地用干净的刷子在上面又刷一下,一张经文就这样出来了。我看了一下放在门口的一桶油墨,跟我们用的不太一样,感觉比较的稀,味道闻起来也不太一样。似乎没有我们用的油墨那么工业化的本想问问他们油墨的制作方法,不过,喇嘛们的汉语说得不是很好,最终放弃了。经文的木板的雕刻非常精细,据旦增的介绍,这些木板已经用了五百多年了。我拿着这块印经版,似乎感到了一种时空的穿梭。感到一种凝固在时间之中的感觉,看着一叠叠的经文。感觉好神奇。

看完了印经院。时间已到一点多。各院都要关门休息了,于是我们就回到旦增的家休息。旦增刚刚两个月前才搬了新家,现在的房子比旧房子大多了,也干净多了。屋子的客厅有一部电视机和一台明显是新的冰箱。还有那一套朱褐色的仿皮沙发。

旦增从冰箱里拿出馍馍招待我们。记得四年前他招待我们的也是馍馍,不过那时候的馍馍是白色的,而现在这种烤得有点黄。不过味道差不多,还是那个样,味道有点酸酸的面包,口感很硬。旦增家有一只小猫咪,灰褐色的花皮毛,眼睛非常明亮。十分的讨人喜爱。一边听着电视机中“丹措”高亢的歌声一边喝着酥油茶,真是一个轻松舒服的午休哦。

旦增现在还收了一个小徒弟,名叫三旦尖措,脸尖尖、眼睛圆圆的十四岁小男孩。我们等他上课回来以后,就出门继续逛寺里面的其他院阁。

走下旦增家的一条土楼梯,引入眼帘的是正在修建的藏经阁,四年前这座阁楼还连影子都没有,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完工,但已看得出它是一座颜色搭配沉着艳丽的建造物。据旦增介绍,这座藏经阁原来的设计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楼里面的,不过最终因为资金问题而取消这个设计了。

我们先来到藏经阁旁边的密宗院,这个密宗院由旦增负责看管,所以我们可以更加仔细地参观。密宗院一楼是一个念经堂,是喇嘛们上课的地方。门口内侧两旁摆放着阶梯状的柜台用于放置一排排的小酥油灯。墙壁上是刻画着各种色彩已暗淡的壁画。屋子四周的方形格子柜放满了各种经书,正前方是一个大佛像,佛像两侧摆放了金质的坛城。大佛像正对着喇嘛们念经的条形地毯。然后我们沿着一条狭窄的木楼梯登上了二楼,阁楼里显得低矮,放置的了各种小型的佛像和几张矮桌子和朝拜用的棉毯子。离开密宗院后,旦增再领我们参观了度母殿、班禅的行宫、弥勒殿、大经堂、大金瓦殿等等地方。我们是幸运的,由于旦增的缘故,我们参观的地方很多游客是不能进入的。虽然旦增说我们可以拍照,但是我还是选择尊重不拍照,我想,把眼前见到的用心放进脑海里面就好了,有些东西真的是带不走的,能带走的始终是记忆。这里的每一个木桩和雕花都吸引着我的眼球。虽然我不懂佛教,很多佛像我真的搞不清楚那是什么佛像,但是站在佛像面前闭上眼睛,我真的在那一刻感受到一种非常祥和的感觉。

最后去参观了塔尔寺最负盛名的酥油花馆。在众多的寺庙中,塔尔寺是以艺术为最大特色的,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堆绣、壁画、酥油花。而在酥油花馆里放着的真是绝世佳作,做工极其精细。由于酥油花实际上就是一种用牛油参进面粉而制作的东西,所以一旦温度升高它就会融化,因此展览馆是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在开着空调保温的。该作品高大约3米,宽5米作品里大概出现了一两万个人物。经旦增介绍,做酥油花要在每年最冷的三个月10、11、12这三个月内完成,而且手必须要先用一种大豆摩擦,然后在冰水里浸泡才可以开始捏酥油花。一当手开始有温热的话就必须再次用冰水浸泡方才可以继续捏制酥油花。我感到非常荣幸的是,旦增就是做这个酥油花的其中一员。全寺两千多僧侣只有60、70个高僧参与制作。而我们看到的这个酥油花作品是今年的冠军,第二名那个作品被放置于另外一个殿堂(小花馆),并且被拆开前后两部分放。另外多问一句才知道,旦增还会吹长号呢!在一些法会上他偶尔还要负责吹长号。

然后,我们一行四人(思维、桃子、旦增和我)上山看塔尔寺的全景。顺道来到旦增的老屋。屋子还是四年前那个样子,一点都没有变。现在还住着一个17岁的喇嘛和他的老奶奶。旦增告诉我,当年我们爬进去的屋顶现在已封上了围墙。说起往事还真有老朋友的感觉。我想起他家的大转经筒,在四年前我就后悔没有买一个转经筒回去作纪念,我认为转经筒是最有特色的一件物品。于是,我们决定出大门口购物去!

来到门口,我才看发现这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来的时候顾着找旦增所以没有注意)。这里以前是一片空旷的广场,而现在盖起了一条很有规模的购物廊。而旦增竟然是第一次逛这里的商铺。有趣的是他现在是为了陪我们买纪念品而逛了这个第一次。

我们都挑了一个小小的金色转经筒,因为携带比较方便。我一向很喜欢银质饰品,在旦增的陪同下,挑了一枚藏族特色极浓的银戒指。做工还算不错,戒指正面的两边镶嵌了红珊瑚、中间镶嵌着一块椭圆的绿松石。我真的好喜欢它哦。

晚上7点多,我们决定请旦增吃一顿好的。藏教的出家人可以吃肉,只是不抽烟不喝酒。在我们严肃的要求下,旦增带我们来到一家算是比较高级的餐厅。点了:手抓羊肉、牛肉烧土豆、油菜、鹿角菜炒肉丝、青椒炒肉丝面片、阿卡包子。其中鹿角菜是一种西藏地区的野菜,样子看起来就像鹿角,吃起来的口感很爽脆,挺有特色的一道菜。阿卡包子是当地塔尔寺的喇嘛们的最爱,(阿卡就是喇嘛的意思,藏语音译)包子看起来就像大饺子,里面有羊肉、牛肉和大葱。吃到最后还有西瓜送。整个晚餐气氛很好,我们一边聊一边吃,还拍下了好几张合照纪念。

晚饭后,我们送思维上车,他明天约好别人一起包车去青海湖实现他的心愿看青海湖的日出。细心的旦增不放心他就这样坐班车回去,找了一部相熟的出租车一直送思维到旅舍。还强调车费他会掏让思维千万别付钱。我们为此都感到非常感动。

送完思维上车以后,我们三人搭乘一辆三轮车回寺庙(尖措提前回去上课了)。这时候的塔尔寺正被一层金黄色笼罩着。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里,脚踏痕迹斑驳的石砖,整个人沐浴在黄昏的浪漫之中,这种浪漫却让我隐约感到一种莫名忧郁,或者说是思绪万屡吧!我和桃子手牵手跟随着旦增的背影经过已熟悉的小山坡回到旦增的新家,打算住一个晚上,体会宁静的塔尔寺之夜。

晚上院子外的天空中很多星星,又大又低,就像伸手就可以摘到一样。印象中每一次经历满天星斗的夜晚都特别宁静!而这一夜不例外,而且是格外的宁静。整个人好像坦荡荡的,我正在沐浴着星星浴呢……多么的美好!

在尖错和旦增的热情要求下,我和桃子为尖错画头像。说实话,我都不太好意思献丑,不过这样也不肯画一个似乎太不给面子了。于是硬着头皮画了一张自己并不是很满意的画像。但是他们师徒两人很珍重地收下了它。我把我的一根“秀丽笔”送了给尖错。看着他满是感激的样子,我摸摸他的头问:喜欢吗?他拼命点头表示喜欢。我的心也随之感到愉悦。

我建议说看看他们的一些旧相片。于是旦增在他卧室的抽屉里拿出他珍藏已久的老照片给我们看,还一一给我解说。

其中有很多照片是游客主动拉他合照以后寄回给他的。而那些人的名字旦增显然是不记得了。奇怪的是,旦增一直都那么记得我,到底是为什么呢?在这四年里他一直都有给我发信息和打电话的。

另外还有一些是旦增穿着便服去四川旅游的照片。据他说是一个大老板请他们去参观旅游观光的。穿便服是为了方便,穿着喇嘛袍的话行人的眼光比较诧异。照片中的他,西装挺拔,俊朗的外表真的很难想象他是塔尔寺的喇嘛,

还有一个小孩子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好奇。其中一张,这个小孩头戴三角的帽子,身穿金黄色的袍子。眼神看不出任何感情,但是从我敏感的女性直觉中感到了他的孤独感。因为一个普通得六、七岁小孩是不会有这样一种眼神的。原来他是旦增一直在照看的小活佛,现在已经十四岁了。塔尔寺现在一共28个活佛,就只有他是汉族的活佛。旦增说这个小孩进寺里的时候他的父母都很不舍得,起初并不愿意让自己唯一的一个小孩进寺里的,通过寺庙里面的各高层人物劝说才终于把小孩接到了寺里。而这小孩进寺的时候只有四、五岁,刚开始的时候天天闹天天哭,不过后来就习惯了。另一张照片,这个小活佛四周都围着喇嘛,他正坐在一个人力担架上。只见他仍然是那一套装束,两手合掌神态有不符合他年龄该有的安祥,而他周围的喇嘛则看起来很紧张。这大概是某一个活动时候的场景吧。照片很久已有点泛黄,照片让我看了感到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至于为什么我就说不清楚。再就是另外一张照片,这个活佛已经十岁了吧。而这张照片中的他一点都没有活佛的感觉.他身穿红色的普通喇嘛袍站在打水井旁边,面朝旁边的喇嘛似乎在说什么,就是很普通的一个生活场景。说实话,我觉得一个这样的男孩,非得留下在寺庙里做一辈子的活佛感觉真的有那么一点不仁道,命运似乎不是他自己决定的,而是别人帮他张罗的。当然这样的话我没有当着旦增的面说,不过也许他也会同意我的想法吧。桃子和我的想法类似,我们两个无知的凡人都不禁为这个受藏民景仰的活佛感到了同情与惋惜。毕竟多彩缤纷的世界他不能参与,只能在寺庙里遵守着各种规则、读着各种难以明白的经文是他这辈子的命运啊!

晚上十一点,旦增为我们准备好床单、被褥,该是时候就寝了。今晚是我和桃子的第一天见面就能同炕而睡,我们都不禁笑出声来了。(我和她在网上约好在西宁碰头的。她来自杭州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把灯熄了以后,一片漆黑安静得只能听见我们两个的呼吸声。那一晚我们交流着我们那莫名的兴奋感觉。就在黑夜中我们互相倾吐了很多关于生活、关于人生、关于艺术的感受。不知不觉自己睡着了也不知道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被旦增有礼貌的敲门声惊醒了。旦增领我们去大经堂看喇嘛们念经。一来到大经堂门口就看见走廊里乱七八糟地放置了许多很有特色的高筒靴子,进到堂里,房子的四周都放置了各个神像,正前方应该就是弥勒佛,屋顶的四周吊着色彩鲜艳的经幢。屋子地面中间用小栏栅围成一个四方形,栏栅上空屋顶吊着各种堆绣的唐卡,四方形地面放置了大约五竖排的长条地毯,格局与摆设都跟我们昨天看的密宗院的念经堂很像。喇嘛们就成竖排列地盘坐在地毯上念经,而实际上我并不觉得他们在很严肃地念经,而是在很随意地唱着歌。我们绕着屋子四周走了一圈,我们的举动显然引起了喇嘛们的注意,不少目光都投向了我们两人,我们很是心慌地匆匆向大门走去。就是这时候有一群喇嘛用扁担抬了一个大桶子进来,一股酥油味扑面而来,原来是到了喇嘛们吃早饭的时间了。

上午九点多,旦增陪同我们一起回西宁。我们三人先回到青年旅社把行李暂时先寄存于火车站的行李寄存处,准备在晚上9点上乘去格尔木的火车之前方便去取。剩下的时间就去逛了一下互助路的小商品市场和建国路的工艺品街。其实对于商店内的东西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倒是看上了旦增手上的佛珠,想买一条类似的。可是在商店里看到的佛珠总感觉缺少了什么似的!就是怎么看都不满意,因为用过的佛珠经过时间的积累,木珠显得光滑色调沉着这是新的佛珠所没有气质。旦增见我失望的样子决定把他用了五年的佛珠送了给我,这真是把我给乐坏了。下午五点多,我们目送旦增上汽车以后,我和桃子准备了一些干粮,然后找了间便宜的藏族旅馆休息了一会,就登上了去往格尔木的火车。

转自:http://my.poco.cn/myBlogDetail-htx-id-472587-userid-34297201-pri--n-0.shtml3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