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野游记之三 |
[游记]上野游记之三 |
2008-02-06 sohu.com |
中文博客群——为草根博客增加流量: http://www.bokequn.cn//boke_click.aspx?id=4930 游览上野恩赐公园,进入大门里面,在临近上野车站一侧,便是有名的西乡隆盛的雕像。作为日本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人物,西乡隆盛的一生可以说是多姿多彩的。 西乡隆盛(1828-1877)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和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并称为“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出生于萨摩藩鹿儿岛甲一个贫困的下级武士家庭。从小受到封建武士教育,读儒家经典,受过严格的剑术、弓术、马术、柔术、炮术和枪术等武士训练。所有这些养成了西乡隆盛尚武的习性和刚健的气质以及浓厚的忠孝仁义的封建道德观念。1844年以后,他先后担任过郡书记官助理和郡书记官。十年后,他成了藩主岛津齐彬的亲信扈从,当时佩里已经叩关,日本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都进一步加剧,作为边远的西南强藩,萨摩藩正推行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西乡隆盛深受鼓舞,立下了改革幕政的思想。 在此期间,他跟随岛津齐彬住在幕府住地江户的三年里,为“公武合体”运动而奔波,经常带有齐彬给幕府开明派老中阿部正弘、越前藩主松平庆永、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等人的密信,四处联络,很快成了颇有名气的改革志士。 岛津齐彬1858年去世,保守势力重新掌握萨摩藩的政权,西乡隆盛被流放,流放途中曾投海自尽,被救起。 1864年,西乡被久光召回萨摩藩,掌握了藩军队的实权。 1866年西乡等人在京都同长州藩讨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缔结了“萨长同盟”密约,接着在全国广泛进行倒幕活动,成为讨幕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此后,他和大久保利通在萨摩藩实行藩政改革,扩充陆海军实力,为彻底推翻幕府作准备。他不再盲目排外,而是准备引起西方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支援,由于当时幕府同法国的关系密切,英国感到受到冷落,结果,萨摩藩取得了英国的财政和军事的援助,与英国结成了“萨英同盟”。这一同盟的达成,对日后倒幕战争的最终胜利有着积极的作用。 1867年,不到15岁的新天皇已经登基。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通过岩仓具视等开明派公卿以天皇名义发布“讨幕密敕”的准备。幕府闻讯,提出“奉还大政”,以求保权。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人决定进一步打击幕府,在1868年1月3日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成功,宣布废除幕府,成立新政府。从此,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等人掌握了新政府的实权,新政府进而要幕府“辞官纳地”即交出军队的控制权和领地。 1869年初,幕府军队反扑,鸟羽、伏见之战爆发。西乡隆盛指挥讨幕军队,屡建战功,基本上摧毁了幕府的实力,取得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接着西乡隆盛率五万征讨军分兵三路包围了江户,迫使幕府投降,兵不血刃占领江户。此后,他又指挥大军扫荡了幕府残余势力。1869年,受封“赏典禄”两千石,授正三位官位,成了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禄最厚的人。 1870年,西乡辞去中央官职回鹿儿岛,出任萨摩大参事,推进藩政改革。后来,大久保利通等到鹿儿岛请其出山,再次出任中央政府官职,开始建立日本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1871年明治政府发布“废藩置县”令,废除了封建幕藩体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1871年底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岩仓使团出访欧美各国,西乡隆盛主持“留守内阁”,与大隈重信等尽力推行各项资产阶级改革。1872年取消了不许自由买卖土地的禁令,制定陆海军刑律,又把御亲兵改为近卫兵。还发布“学制”,将教部省与文部省合并,统称文部省,年底决定采用太阳历。同年他还跟随天皇从东京出发,视察了大阪、京都、下关、长崎、熊本、鹿儿岛等地。不久西乡又担任参议兼陆军元帅、近卫都督,成了明治政府主要军事领导人。1873年又支持进行了地税改革。 西乡隆盛也是一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1873年前后,日本朝野掀起了一股侵台侵朝的军国主义逆浪。西乡隆盛赞成侵略朝鲜,并提出自己先出使朝鲜,一旦在朝鲜被杀,就可出兵朝鲜,但当时大久保利通等人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反对西乡隆盛的计划。西乡隆闻讯,愤慨不已,立即向天皇提出辞呈。天皇只批准他辞去参议、近卫都督之职,而保留了正三位和陆军大将职衔。1873年11月回鹿儿岛,住在武村,自称武村之吉。1874年6月将自己两千石俸禄全部用于创办实为军事政治学校的“私学校”,并在鹿儿岛各地设分校,以西乡的“敬天爱人”为校训,宣扬忠于皇室和爱民思想。在这所学校里,既讲授孙子、左传、佛学,也传授西方文明,并派优秀学生去法国、俄国留学。 1877年1月,政府决定派船将萨摩藩兵工厂迁到大阪,由陆军省管辖。此事引起了鹿儿岛广大士族的反对。1月29日夜,私学校的学生袭击了草牟田火药库,30日占领了火药库、造船厂和兵工厂。1877年1月31日到2月7日期间,私学校共有六十余名学生被捕,进一步引起了学生的激怒。他们要求上京追查罪魁,并提出打倒政府的口号。当时,西乡隆盛不在鹿儿岛,当他于2月3日回到鹿儿岛时,立即被私学校的学生和“士族兄弟”们推崇为反政府的领袖。2月7日出任任总指挥,以“新政大总督征伐大元帅西乡吉之助”的名义,打着“新政厚德”的旗号,向政府兴师进兵,明治维新期间有名的西南战争爆发。但是,这一次,常胜将军不走运了,9月6日政府军包围了叛军在鹿儿岛的最后据点城山。9月24日城山陷落,西乡隆盛自杀。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时,明治政府施大赦,为他恢复了名誉。1898年12月18日,在东京的上野公园,为西乡隆盛竖了一座铜像。西乡隆盛是日本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将军,他敢作敢为,立下了赫赫战功,也犯下了滔天罪行。 评论 (17) | |
转自:http://shusheng.blog.sohu.com/7754457.html2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