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略说渤海国(电视系列报道)

[游记]略说渤海国(电视系列报道)

2008-05-22    sina.com.cn

怀远府,应在安远府之北、铁利府之北地带。
历史上的渤海国,向南达到朝鲜境内,向西达到长春、哈尔滨一带,向北达到黑龙江流域,向东则达到日本海。所以在历史上,渤海国作为唐朝的蕃国,不仅与高勾丽国有着密切的往来,而且与日本也交往频繁。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东盛国”。
主持人:渤海国的行政区划及行政建制,都学习了当时唐朝成熟的经验,是比较完备的。这既是渤海统治者对其领土及广大民众行使管辖权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加速其政权向封建制度过渡的跳板,五京十五府的确定,对促进渤海国的发展,打破闭塞落后的状态、扩大对外交往,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创立了灿烂的渤海文明。观众朋友,明天继续向您介绍渤海国。

4、六顶山古墓群
主持人: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魅力敦化大旅游”专题报道。现在我们来到六顶山,今天向您介绍渤海国时期的最珍贵的历史遗迹、六顶山渤海国古墓群。
六顶山位于敦化城南约两公里处,从北向南看,东西走向,连绵起伏有六个山头一字排列,如一道屏风矗立在原野中。有的文献把六顶山称为“六平山”或“牛顶山”。现在通称六顶山。主峰海拔高度603米,南坡有一个向阳避风的山坳,渤海国古墓群就位于这个山坳里。
主持人:在六顶山古墓群向西南7公里,就是东牟山山城,向南3公里,就是渤海时期的永胜遗址,可以说,在敦化这片土地上,以六顶山为核心,有许多渤海时期的遗址。著名的敖东古遗址,目前还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确认,但估计敖东古城离这里也不会太远。

六顶山古墓群是渤海国早期王公贵族的墓葬之地。这个墓群很早以前就被当地人发现。在日伪时期,这里曾经被盗掘。1949年8月,当时的启东中学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在这里挖掘了一部分墓葬,发现了贞惠公主墓。后来,当时的延边大学、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省博物馆等先后多次考察。1964年又再次进行了发掘,有了重大发现。

主持人:六顶山古墓群最重大的发现就是贞惠公主墓。贞惠公主是渤海国第三代国王大钦茂的二女儿,死于公元777年,三年后葬于六顶山。据史学家说,贞惠公主因为伴夫而行,一同生活在敖东城一带,所以死后就葬在这里。

贞惠公主墓中出土的文物是非常珍贵的。其中包括一块墓志碑、石狮雌雄各一尊等。这些文物的出土,解决了许多渤海国研究上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是墓志碑的出土,是首次发现的渤海国石刻文字资料,并证明了敦化一带是渤海旧国都城所在地。

主持人:六顶山古墓群出土的文物,特别的墓志碑上的文体风格,真实地反映了渤海国学习应用中原汉族文化的的水平。碑文是唐朝流行的骈体文,词藻华丽,书体工整,在书法和文章方面都堪称是稀世珍品。出土的石狮也是一派唐朝风格。

近两年来,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继续对六顶山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又相继出土了一批文物,进一步扩大了对渤海国研究的领域。
主持人:六顶山古墓群最大的贡献是什么?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一是证明渤海国的旧都敖东城就在敦化
,二是证明渤海国的文化特征是以中原汉民族文化为主,盛行唐风,三是解决了渤海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悬而未决的问题,四是它作为一个古墓群,为我们后人研究渤海国、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当然,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地保护好这个遗迹。好了,明天我们向您继续介绍渤海国。再见。
5、走近二十四块石
主持人: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魅力敦化大旅游”专题报道。我现在是雁鸣湖镇腰甸村。在我身边,就是渤海国著名的也是神秘的二十四块石。这二十四块石共分三行,与敦化市江东二十四块石的布局相同。今天我们就详细地说一说渤海国的二十四块石。
二十四块对许多敦化人来说并不陌生。在雁鸣湖镇腰甸村东侧的二十四块,和其它地方的二十块石一样,排列有序,石头与石头相隔半米有余,每排石头之间相距三米半左右,石头露出地面40厘米上下。这个由二十四块石头组成的石阵几乎原地未动,保持着原样。石头是火山熔岩形成的玄武石,棱角分明,比较锐利,显然是人工打凿而成。在二十四块石下,是一个长方形土台子。经过1000多年的风雨冲刷,仍能分辨出来。
主持人:在我市,由这样二十四块石头组成的石阵共有四处,分别在江东、官地、腰甸子和海青房,全由三排二十四块石头组成。个别地方的石头数量不一样,可能有的石头被人搬走了。令人遗憾的是也让人感觉神秘的是,在东北古代历史文献中,完全没有二十四块石的任何记载。
二十四块石陆续发现于上个世纪。专家们把二十四块石渤海国联系在一起,并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根据二十四石的石料,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中发现的石灯幢、大石佛、宫殿基础等采用的石头,同是镜泊湖火山玄武岩这一特点,才基本判定二十四块石是渤海国时期的遗迹。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也有两处二十四块组成的石阵,与敦化的四处石阵几乎一模一样。从宁安到敦化,这些石阵摆布在牡丹江东岸,处在敖东旧都到上京龙泉府之间。说明这期间有一条古代驿道。由此也可以猜测出,它们是渤海国官府所建。
主持人:渤海国在公元926年被契丹族的辽王朝所灭,距今已1180年。二十四块石的年龄最少也应有1200年,可谓年代久远。按理说,两个京城之间竟有多处石阵,应该有文字记录。可惜的是,契丹人在攻克上京龙泉府之后,纵火烧毁了这座渤海国的都城,文献书籍也在劫难逃,没能给后人留下任何历史记载。
近二十多年来,在珲春、临江、朝鲜咸境北道等地,也相继发现了二十四块石。更清楚地证明二十四块石是渤海国时期的建筑物,而且都是出现在当时比较重要的地方。然而,二十四块石被发现已近百年了,人们却无法确定它的用途。考古界史学界的专家们研究了许多年,仍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驻守兵士的建筑物,比如哨所之类。但因为每一处石阵的面积并不大,说是驻兵的营房则太小了;有的说是祭祀之用,祭天祭地祭祖先之类,人们猜测是渤海国王族成员死后送到“敖东六顶山”的王陵安葬,在路上停放灵柩之用。但后来在渤海国的东、西、南三京也发现了这种石阵。停灵之说就不能成立了。目前,对二十四块石的用途人们仍在猜测之中。
主持人:近几年来,有报道说,已在当年渤海国的土地上发现了20多处二十四块石,包括俄罗斯远东的乌苏里斯克也发现一处。那里原来就是渤海国的属地。这说明二十四块石在渤海国并不是稀有之物,它的用途也应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时至今日,二十四块石到底是不是渤海国的遗迹,仍是一个难解之谜。好了,明天我们接着说渤海国。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0816a07010006254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