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贴2 罗严在日本: 《岚山游记》 罗严在日本: 《岚山游记》 火暴公开 作者:罗严塔尔?旧论坛,敬礼。(hanwen) 时间:12.12 17:54 今天,是我来日本之后最充实的一天,期中考试告一段落,也算半个学期的结束。星期五是21日,是日本的“劳动感谢日”,六、七又是双休――没有理由让自己仍套在买菜―上学―做饭―睡觉的笼子中吧。 原本计划过一个和在青岛一样的假日,灌上两瓶水、做一份三明治,骑上那辆破车子(在青岛是骑山地的…>_<),听着CD满京都古城逛,但班主任伊藤老师说要带我们去京都的名胜――岚山,这可乐坏了我,登山和沿海岸线蹬自行车都是我的最爱啊。京都这里没有海,山却是出名的美! 岚山――周总理的那首《雨中岚山》拜读已久,这次要去“实地考察”,怎能不兴奋呢。从伊藤老师的描述看来,应该非常美吧。她拿给我们几张照片,红色的枫叶开遍整座山,山下是一条宽宽的河……挺美,整座山都是红色的,还有清澈的流水。问题是,岚山真的值得伊藤用无限憧憬的口气拖着长腔“うつくし~~~い”地来形容吗。 当然了! 呃,我是不会管那么多的啦。即便那是座普通的山也绝不会妨碍我的兴致――伊藤说好给我们做便当吃的!况且,伊藤又是个非常可爱的日本小女生(^^b失敬),找不到不去的道理呵。 前天晚上,天气预报说22日是近期日本难得的晴天,喜上加喜,终于有太阳晒了!(出国才知道阳光的可贵)又可以吃到便当……明天将是美好的一天。晚上吃过饭,有N多的同学来我宿舍,询问明天去不去四条(京都的商业街,不是$#)买MD,都被我严辞拒绝了,又不是我买>_<……\没_钱/。还是去游山玩水吧。 10:30准时――准时准备睡觉――听见隔壁电视在放《樱大战》的主题曲,才想起今天的必修课,一个高儿蹦出被窝,学习《樱》。(堇好傲慢呵;TV版樱不如GAME版漂亮呵;动画素质真高呵)演完《樱》,在无意中换台换出《COWBOYBEBOP》,学习继续。(斯帕克驾驶宇宙船技术好高呵;Fei好Sexy呵),接下来是“MORNING娘”组合的演唱,不知不觉到了12:50……睡觉,赶紧。(要不然说日本电视不能看的……) 22日约好9:00在停车场集合,去京都车站找伊藤老师……我8:45才起床!/>_<\~~匆忙之中只作了烤面包加奶酪,再带上几瓶水就跑出门。后来才知道,大家都作了精心准备的便当去的……失策啊……人家吃便当我啃面包…… 到了车站,先找伊藤,费了N分钟才把她从人群中搜出来。皮衣皮包,专业装束哦,还扎了辫子,好可爱啊。◎_◎ 日本的车站是立体的,一共四层,三层通不同的电车,像个迷宫一样,标志牌起到相反的效果――整整一墙标牌,你让我看哪个呢……伊藤老师原来也是路盲啊~~~领我们走了许多冤路,才找到正确的车站――人非常多!我来京都车站途中还在想今天过节,为何人还这么少,现在知道了,全到车站里了! 上车,车上像蒸桑拿一样热,又不开窗,加上异常的挤(日本电铁的特征),我热的晕乎乎的,只想着赶快到站,岚山的事情,几乎忘到脑后。 到站、出岚山电铁站,过程略。值得一提的是外国游客数量很多,中国人,印度人,美国人,法国人,等等。在车站常常听到中文的交谈,大多是日籍华人,像我们这样的留学生不多。 “劳动感谢日”是日本的传统节日,穿和服的女性占了游客的十分之一还多(即,5个日本女性中有一个穿和服),真是一道风景。 出了车站,其实就已经在岚山脚下了,但进山还是有不短的一段距离。抬头仰望岚山,心里添了几分期待。 不过我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移到街道两旁的形形色色的小店子那边去了。 (后记:当我写完底稿时才发现,我的这篇文字已经很难称得上是“岚山游记”。倒不如说是“岚山脚下风土人情的游历”比较确切一些。虽然是写登山,但回顾那天的行程,最令我陶醉、也最花时间的,是在山脚下那段时间吧,那段最传统式的、最地道的日本节日老百姓出游以及风土味儿浓浓的各种景观――才是我最想记述下来的东西吧。所以,我想不去顾虑详略或者什么格式,把一个真正的节日中的、 快乐的岚山,给大家展现出来) 哇,真正的市场啊!小摊!终于见到地道的摊子了!有卖柿子的,炸土豆团子的,卖枫叶的,卖小饰品的,让人眼花缭乱,到底是哪个摊子传出的“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呢。枫叶好漂亮,赤红的一片,没有一点杂色,又是我喜欢的硬朗的形状。枫叶有成枝卖的,一直有近20片叶子,拿在手里,像团火焰般耀眼无比!一个穿和服的六、七岁的小姑娘,拿着一枝枫叶站在小摊旁边――马上成为游人争相拍照的对象,排队开始了。轮到我,我按了一下方便相机(没钱T_T),才知道没安电池和转卷!但只能向小姑娘的家长道谢后走开了,大损失!日本人很讲究公德,没人会等你现装电池转卷的,因为要给后面的人留出时间来。后来我走出好远,回头还是能在人潮中一眼认出那个枫叶摊子,太亮丽了,在两旁是银灰色的瓦、白色的墙壁中,唯一一道火红的颜色。听伊藤老师说,进山摘枫叶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日本法律严格限制采摘行为。店主采枫叶来卖,收入要捐给岚山的管理组织,自己留不下一个日元的……不过,游客那欢乐的表情,使他最想得到的东西吧。 穿过那条长长的、古色古香的街道,就来到山脚下的寺院密集区。往里看,人满为患。 人再多也要进啊,寺院是岚山的景观之一,在全日本都非常有名。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片树林呢,十几所寺院隐藏于茂密的树中,不仔细辨认,还真难看得到。这片寺院建筑群布局很简单,从正门进去,是一条宽宽的主道,直通岚山第一大寺――不知名!(当时人多,我竟然连这个都忘了看,也算我白来了。在主通道两旁,六、七座小寺院对称的隐藏在树丛、花丛中;主寺两旁向左右引出二条通道,一条通天龙寺,一条通……停车场。一开始,我们当然直奔主寺。 这是一座标准的日式建筑――很有我国的古建筑风格,银灰色的瓦、白色的墙、格子窗。但在细微部分明显与我国的古建筑有相区别的地方,我对建筑知道不多,但那种细处风格上的区别的确很明显,即使在绝大部分上仿我国建筑。见过大阪城吧?就是那种风格,但这座寺只是高高的一层而已。寺门两旁摆着放香炉的柜子,还有花卉,绿色的、黄色的花,修剪的整齐典雅。往里看,黑黑的,有座暗金色的佛像立于中央,里面没有灯,在室外看得不清楚。参拜的人从寺里到寺外排了几十米,有个日本和尚在门口收钱――装备我就不说了,反正竟然连信用卡都收。看他身着僧服,右手飞快的敲打键盘,伊藤老师虔诚地想上前买票,不料,又立即返了回来,说门票吓死人呢……(伊藤吐舌头扮鬼脸的样子好可爱啊……哦活活) 比起这座纯宗教性质的大寺,我对先前道路两旁的小寺院更感兴趣:绿树、红叶环绕,静谧,又清新怡人。大家决定要拍照,这里真是取不尽的美景!日本的秋,与其他地方相区别之处便在于――颜色。是的,颜色。秋天,理应给人的概念应该是枯萎的黄色和在秋风中勉强坚持的绿吧,再有,便只剩下没有颜色的秃枝了。也许我国的名山在夏天那浓浓的绿日本比不上,但秋天,难怪日本国民如此自豪: 绿色,这倒没有给我什么惊奇――像我国――像绝大多数国家的绿色一样,绿色身处季节之外,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不变的矜持风格,不张扬也不萎缩,永远都是那种绿,因为它没有必要去改变些什么。不过绿色在日本的秋天失去一大片江山,让给张扬的红色和新锐的黄色。 红色,深深的红,红的发暗,纯粹的红,没有一点杂质,七角的枫叶自信满满的将硬硬的身形与足以令任何人惊叹的红展现在众人面前,细挑的枝干撑起一团燃烧着的火,这是一种与日本象征的小桥流水式的小风景、小雅致完全背道而驰的张扬的浓烈; 黄色,耀眼的黄色,亮亮的,让人能非常清楚地辨认出这种光亮的黄色与象征秋天的那种概念似的枯黄以及春天新生的黄之间的明显区别而又无法准确描述出这种新奇的颜色的真正归属――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这本来就是日本秋天专有的、只用于被观赏的黄色。也许树儿本意只是喜欢这种颜色而已,但事实上它却把这种颜色诠释的近乎完美。 日本的树密密的,要么一颗没有,要么挤成一大片,一团团红、黄、绿,11点钟的太阳一照,亮的刺眼。绿色的树高高的,而枫树这样的树木却只有3、4米高。我从进寺院区的门口向里望,高出的绿树几乎遮住太阳,道路两旁红色黄色也挤成一片排开去,主寺正座中央,让我悔恨没有广角镜头,如果照下这幅图,绝对是参展作品!只可惜,我手中拿的是一次性的纸盒相机…………>_< 我们几个人拍了很多照片,我还与伊藤合了影~v^^/偷拍到她欣赏枫叶出神的身影,哦活活。 ?忘了介绍小寺院的情况了。小寺院比大寺更有观赏性,而且不收费,可以随便进!这些小寺院,供参拜的地方只是一座或两座日本神灵的像而已,还有几个香炉柜摆在两旁――寺院是开放的,没有寺人看管。 最靠外的,左边那座名为三秀院,外面有白色围墙。寺里的枫树开的茂盛,红红的一团探出来。寺里不时传来很大的铃铛声,很奇怪啊。我绊门而入――是的,门槛很高,得十分小心才能不被绊倒。进了寺,发现几乎没有人走的路,我是说除了通往神像的石板小径外,满眼都是浓浓的绿。直望去,哦,原来这座寺院是不供神像的,一座放神像的小屋,屋檐上系了个大大的铃铛,屋里放着一个盒子,盒子下方是个投币箱,放进100日元,可以从投币箱右边的抽屉柜中取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号码,遵循号码,在寺院的花丛中的一些花的枝条上找出同号的纸结,打开。上面有“吉”“凶”等运势,以及对你的箴言。相当于我们的求签吧。伊藤老师满脸正经的双手合十祈祷片刻,又用力摇了摇摇铃用的绳子,大铃铛震耳欲聋。再从抽屉里取出一签,在寺中找纸结……最后,打开,是“小吉”。还有些我看不懂的字。伊藤说她也不完全懂,因为是古日本语的语法。她解释给我听,我也没听懂。我倒是比较在意寺中的景色,趁同学们抽签,我四处逛了逛。发现了一个供休息用的草棚和一口上了锁的井。我去看了看那口井,在树丛中很隐蔽,上面压了块石头,上了锁,这让我想起了……会不会从这里面也……\恐_惧/~~ 后来同学叫我去拍照,我就跑出寺门,拍照去了。 再介绍一下弘源寺,这是仅次于主寺的岚山第二大寺,里面供着毕沙门天的神像。 乍一看,很像托塔李天王呢,左手枪右手剑。(b 亚马逊女战士……)我仔细看了介绍:毕沙门天,日本宗教神话中的战争之神,中世纪从印度传入日本,右手持宝塔,为人间带来智慧与福德,左手持宝枪,消除炎灾、厄运,清净人间,足下踏赤青二鬼,降服妖魔鬼怪,是个善神呢。 很奇怪,在寺院一处,竟有座不小的石像,名为“文殊菩萨”,右手持卷书,左手持长剑,骑一头狮子,有很多日本人在参拜。今天是祭日,有寺宝展览,广告牌上写着“枯山水借景,虎啸の庭”和“内栖凤とその一门”,我去看了后者,原来是一个日本古代贵族家庭的展览呢。进入前,先脱鞋,穿木履。我刚想进,发现有个僧人在收费。往里面瞧了瞧,方大悟,就是那种房间无数、一间挨一间那种,简直和迷宫一样。有不清楚的,复习一遍《天诛》去,杀鬼阴那关,从1F进入,就是那种标准的日本式家庭了。古色古香,很让人好奇啊。 还有些寺院,我都转了个遍,不免有雷同之感,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体的感觉是,令人惊异的整洁和绿化。这里几乎没有土地或者沙地的概念,日本人很注重保持绿化,这几座寺院,早先是分布在山中各处的,现在为了保持植被,全部搬迁到这里。 要登山,必须从寺院区出来,延山脚一直走,从两座山(是的,两座山。待会儿有详细解释)之间的、那条浅河一旁的小径开始上山。沿着山脚的公路走,看见了“游行”的队伍――两旁的人行道、主干道上,都挤满了游人!人行道上的队伍的行进速度要慢一些,但更好玩,因为有形形色色的小商品可以买(对我而言,是可以看)。有家卖日本传统瓷娃娃的小店,里面摆了整整两面墙壁的磁娃娃,像雪一样白,可爱极了。我问店主是否能拍照,他竟然同意了!(在日本,没有记者证,几乎是没有权利拍照的)我照了两张,近千个不同表情的瓷娃娃朝我笑着,太棒了。还有家靠河的店,卖手工制作的纸扇,有很多游人在选购,大人气。每件扇子都是件艺术品,有的刻着日本传统花纹,有的画着幅山水画,还有些是人物画,画着穿和服的女性。这些都是店主亲手制作的!他40几岁,戴着眼镜,谦和的笑着。我看扇子出了神,以至于同学走出100多米又回来叫我。 直着向前走,在两座山之间流过的那条河之上架着一座长长的木板桥,通向稍远的那座山。 我与当天站满长桥的游客一样,有机会欣赏到一幕几乎不会出现的奇幻般的美景。 我上文提到过,游岚山的那天是日本近期难得一见的好天。阳光灿烂,将大地晒的暖洋洋的。在河上聚集了数百只河鸥(?我认为是海鸥,但京都这里不靠海啊。不过那确实是海鸥,可以肯定。姑且算作是“河鸥”吧)在嬉戏、飞翔;河水清澈见底,鱼群围在桥下,等待着人们喂食。一片面包扔下去,能引来近百只大大小小的鱼儿来争抢。常常有河鸥疾风一般从空中冲下,准确无比的从鱼群中夺去食物,又若无其事地飞起来,装作四处闲逛的样子,弄得鱼群愣上半天,那过程令人叫绝。越来越多的游人开始喂食给河鸥和鱼了。向半空中抛出食物,马上有河鸥用演杂技般的动作叼走,扔的人多了,河鸥都围到桥这里――比如,从左方飞来的鸟儿叼住食物从右方飞出,再绕一周回来―― 河鸥一多,难得一见的景色出现了!近百只白色的鸟儿围成一个个圆圈,在桥上方飞舞着,一个完美的、跃动的圆圈!时近11点,我站的位置又恰是一个圆的中央,太阳从白鸟的圆中射下耀眼的光,将鸟儿拍动的翅膀镀上一层金色光边,我仰头,看到一幅无数白色生灵围绕着太阳飞翔的奇景!图腾似的,转着,拍动洁白的翼,让阳光也像有了生命一般! 在人们的阵阵欢呼声中,我将一个小姑娘稚嫩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上帝的项链。 那圆圈只存在了十几秒钟而已,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当我们从美景中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不应该走过这座桥的。过桥,是岚山中的另一座山,更高――但供游人登山的地方很少,为了保护生态。 这座桥架在两山之间的河上,站在这里岚山的两座山都一览无余。在山脚下仰望上去,两座巨山占去视野的五分之四,薄雾环绕,山下清河小舟,白鸟飞翔而过。岚山用她的气势再一次推翻了我印象中的小桥流水式的理论,那是何等的壮丽!正午的太阳刺透薄雾照亮岚山,我在山脚像朝圣者一样正面着她,赤红的枫叶,将岚山变成一座红山。一片云彩在天空飘过扛住阳光,没有阳光,红色的枫叶与岚山一并沉寂,显得矜持、理性。当云飘过,阳光飞快地从山的一段划向另一端时,枫叶像发出红光般亮了起来,整座山燃烧起来!我是有幸目睹太阳唤醒岚山的游客之一―那一暗一亮之间的区别是如此明显,火一般的颜色,似乎能感受到枫叶的滚烫一般,几乎所有目击者都惊叹出声。 我一开始想跳河,因为忘记拍照。后来又放弃了,没有广角镜头,拍不下整座山,那简直是我个人对岚山的侮辱。 后来我们走下桥,从桥边的一条岔道顺着河走,去有登山石阶的地方。在河堤上,有N多的野餐者,自然,在这条道上也有N多的小吃摊。有卖日式便当的,有卖配菜拉面的。日式便当有蛋、鱼等菜,很好吃的样子啊◎_◎。配菜拉面,分两个摊,一个煮面,一个配菜,面菜都是现作。热气腾腾,我靠近了,眼睛被熏的什么也看不见。/☆_☆\ 摊子在道路中央,那么,靠里的一侧当然是正规饭店了。有家叫“よしむら”的饭店,标准的日式料理,顾客进门要脱鞋才行。坐在榻榻米上喝清酒吃寿司,还有身着和服的服务员在小步跑来跑去,送上一份份精致无比的寿司(你不要问我日本人为什么吃那么点就够了的问题),店里传出古代的日本歌谣,好有情调呵。 只可惜――\钱_钱/ 还有家叫“熊产”的饭店,几块石砌的台阶上去,门头上挂一匾:“熊产”。从门口进去是一日式庭院,有两名十分正规的和服装束的女性在迎宾。的确很正统呢,脸、颈,以及露出的背部(##/~我真的没有特意往那里看的说)都已涂白,唯有嘴唇是红色的;头饰也相当华丽――听伊藤老师说,这就是日本传统女性的正装。庭院再往里就是餐厅了,也是古色古香。来这里吃饭的都是“社长”级别的(日语里的社长,即老总),一般老百姓是接受不了的。 这时同学嚷着让我往左边看,也就是河对面的那条道。我还没注意那里的美景呢……岚山如何之美不再描述,隔河的街道,差不多河我们这条到一样,但这次是远景。白白的围墙,红叶,绿树,各种日本特有的插着小旗子的小饭摊,团团的蒸气……很有生活气息,就像,并且现在就是――一个游园活动呢。 渐渐地,这条路开始有了坡度,要登山了。摊子和饭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视野所及范围内全部是能遮住阳光的密密的树,红的,黄的,绿的,让人一点不觉得闷。我们决定走最长、最困难的一条山路,但从一块刻着地图的木板上看到另外一条路有“周恩来总路纪念石碑”,二话没说,立即改道,不管怎样先瞻仰一下周总理的字迹吧。在日本,唯一两位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全日本国民(一点也不夸张)都十分敬仰的中国近代伟人便是鲁迅先生和周总理。鲁迅先生在日本人心中是大文学家,而周总理则是纯粹的、十分值得尊敬的伟人。纪念碑所在一小片空地上,有很多游人在这里拍照,抄写诗句。石碑前的花束非常多,鲜花,捆扎得很正式。我没有花可以献,只能把石碑上模糊的诗句恭敬的抄下来。 下面开始登山了,这次真的是山路,有许多地方没有石阶,虽然山不陡,但登山真不省事,伊藤老师个子矮(日本女生),提个大篮子不方便,自然会有同行的男生自告奋勇心甘情愿死心塌地的帮老师提篮子的说,哦活活。 山下那片密林区已经过了,半山腰的植被能稍微稀一点,恰好能晒到阳光,来到日本后有难得见到温暖的阳光,时而传来的几声鸟叫,红红的枫叶,还有侧头一望,对面的那座壮丽无比的巨山……终于能让我的心好好休息一下,自然不过的纯粹的土路,往上攀登,也没有人说话……的确是种心灵的休息,来到日本之后,几乎是在不受自身意志掌握的情况下每天重复着上学――卖菜――睡觉的浮躁、无味的生活,而现在我只是一名游览者而已,享受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以及岚山的景色,是我唯一要做的事情。 落下的枫叶很多,几乎把道路盖住,红红的叶的地毯铺满山路――我们登上是为了来野餐的,但我们现在舍不得停下来,越向上登,树木就变得密集,给人感觉是在树木中的一个隧道中登山般,阳光经过茂密树叶的精心挑选,合格的阳光射到地上,形成无数道暖暖的光柱,山路弯弯的,身后看不到来路,只剩下有限的一小块山道,曲径通幽,从现在的景色看,用在这山路同样恰当。 终于,我们在向上攀登直至见到“岚山公_はここまでです”的告示牌,说的是游岚山的游客,最好到此为止,再往上会有危险。正好我们也有些疲倦,至少女生是。 OK,野餐!就在这里吧,很巧的这儿有个树墩,正好可以放食品,呵呵,伊藤老师亲手给我们做的日式便当,大期待呵! 大家坐成一圈,在枫叶遍地的山道上,美滋滋的享受伊藤さん的美味便当,好吃呵@_@。一个白色的饭团子,一个粉红的饭团子,还有几片切得十分精致的肉,\好吃/。微风吹动,周围降下无数落叶,我们仿佛在落叶雨中一般,情调啊。啊,过于陶醉,叶子落到我的饭团子上了。 在进餐中大家随便聊些什么,印象不深。反正伊藤对同学带去的蛋炒饭连呼好吃,吃了好多呢。呵呵,中华料理世界无敌啊,区区的蛋炒饭,已经让日本人赞不绝口了。 ……照到伊藤专心吃饭的照片了。 进餐完毕,大家休息,闲谈一段时间。我躺在地上晒太阳。后来打哈欠,叶子掉进嘴里/>_<\. 当我们收拾好,商量是否下山时,有两个游客从上面的山道下来了!二话不说,一致通过向上继续。 越险要的地方越有美丽的景色,我坚信这个道理,不过上面的山路的确很难爬,草木茂盛,我们几乎是沿着下雨时泥水冲出的小沟前进的。有许多横倒的树干,高度真是正正好好,迈没法迈,钻没法钻,很绕人啊。天渐渐黑起来――树叶毕竟太多了,时间临近3点,伊藤率领女生说实在不行了,在这么爬下去也没个头,就翻到山的另一边了,我们就找了块稍开阔的空地,休息。 从我们的休息地正好能看见京都市的全貌。 如果照下来让你看,事先不告诉你的话,很难相信这是京都。 灰色的瓦,白色的墙,占据大半景色,建筑矮矮的,几乎没有高楼大厦,仔细观察,路中的白墙灰瓦,的确让人见识到文化古城的风貌,车流、人流变成一条条细线,河将城市分成几个部分。居高临下,俯视的感觉真好。 我趁众人休息的工夫继续前进,其实我们几乎在山顶了,只是因为树木的遮断没有感觉。再一次遇到告示,不,这次是警告。复前行100米,天黑了下来,真的,这里是真正的密林,树都是很高大,直直的,一棵挨一棵,叶子密不透光,有种阴森森的冰凉之感!这时,我竟然看到路旁有块日本那种镇鬼石的小神符!天哪,遇妖不成?!赶紧回去。 与同学汇合,下山了,上山容易下山难,我连滚带爬冲下去(是的,几乎收不住步),惊叹自己竟然没跌着。 下山后,发现来时竟然没有留意到两山之间的河是如此之美!船来船往,有些船从近在咫尺的距离交错而过,像绝技般。河岸和船上的游客阵阵惊呼。这条河不深,3、4米的样子,像水晶般清澈。我在河边洗洗手,河水的冰凉渗入骨髓,标准的山泉。 被合称为岚山的二山倒映在水中,成为一幅画,似乎有东西在画后面闪动,是游过的鱼群,游客从岸边打水漂,蹦个几蹦,在水面留下一圈圈澜纹,岚山的红叶是火,那火映在水里,就让这水抚摩得安静下来。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就在河边的一块巨石上坐着,望山,望河。经过近一天的游览当然也有些累,这么坐一坐很是惬意的事情啊。 太阳快落山了,游人们也渐渐形成去车站的人潮大军,我们要趁人还不算多的时候,抢到电车,否则只能挨挤了。 回程并不是枯燥的!首先,熊井饭店穿和服的女性出来了,站在河边,与游人拍照!这次我什么都准备好了,可就是挤不进去,且老有人与她们合影,我根本没有拍照的机会啊,急死我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景观,11名穿和服的女性站成一排!同行的女生去合了影,我没好意思过去,这机会还是让我错过了。>_< 有许多人力车(就是旧上海常见的那种脚夫车),大声喊着“すみません!”(对不起!打扰了!),在道路中央艰难的从人流中(人现在已经异常多了!)找出条缝隙来跑过。唔,经同学一提醒注意到,这些脚夫都很帅哦!令我惊讶?_?呵呵。 回程的记忆几乎没法整理。人流似乎是来时的3、4倍以上,天知道从那里冒出来如此之多的人来,我们一行9个人,不长的这段路,走散了好几次,而且停不下来――人流推着你往前走,想折回去找人都难,我忙里偷闲,捡了片很不错的枫叶,红红的,一点缺陷都没有。 在车站,更为可怕。今天我可见是到著名的日本人挤电车的场面了!进站的人太多,以至于最后整个车站响起警铃,管理人员全员出动,狂吹口哨,把人流分割成几个部分,分批进入月台登车,还好,我们在第一批的最后。日本人的礼仪在这时可是无影无踪喽,怨声不断,游客明显的显示出不高兴的情绪,有些人甚至想冲进来,但被管理人员坚决按了回去(天啊)。 这还不是最精彩的――电车一来,日本人便纷纷做好拼命的姿势――电车一停,吸气,瞪眼,弯腰,准备――车门开,我的意识停止了!我被人潮活活冲进车厢!砰的一声撞得我眼冒金星!是的,我本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潮挤进车厢! 200的超员!像压缩罐头般,挤得要命,大口喘口气都困难,一动不能动,车厢很像桑拿浴室,热气烘人,热和挤,让我差点难受的失去意识。 后来,与伊藤道别,骑上车子,就迷糊这回家了――倒头就睡,至第2日11:30――开始写游记,直到现在。好累呵! 游览这天,是我来日本最充实的一天了。 后面的琐事,略。 小记: 日本人的纪律(除了在车站),以及环境的整洁很令人惊奇。为了照像,排起队伍;十几个人在草地上野餐,最后不剩下一点垃圾,收拾的像没有人去过一样。岚山的美,是日本人自己努力保护的结果啊。 以后有机会,就把照片给阁下们寄过去,很美啊。现在想起来,22日去游岚山真是美好的回忆,见到了许多典型日本式的景观,现代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