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陆特区报》报道:漯河市最新统计表明,漯河市城区面积已达到8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已经达到51万人。 市统计局在12月份依据有关规定,对我市城区面积进行了测算:东环、南北环与107国道相交之内的区域实有面积为49平方公里。淞江新区、孟南工业园,孟庙镇所连区域13.5平方公里。107国道以西,郾襄路向西以及龙城镇的两侧4平方公里。沙河以南,107国道以西沿107国道村庄,源汇工业园;107国道以西,漯舞路向西2公里两侧区域,共有7平方公里。南环与东环交叉区向南的后谢工业园及其连接村庄,该交叉区以东至相连接的建设区,共有5平方公里。召陵行政新区以及相连村庄,召陵工业园及其周边,共有6平方公里。以上六部分共计84.5平方公里,可以认定为漯河市城区面积。 市统计局测算在以上城区内居住的人口是51万人。 以下为2001年数据: 漯河市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辖舞阳县、郾城县、临颍县和源汇区。全市共有51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250个行政村,247万人,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8.9。有回族等38个少数民族,回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8。市区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业人口232.2万人。漯河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市、全国开拓农村市场试点市、全国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市、省办内陆特区和全省技术创新区域工程试点市。 漯河地处河南省中部,是豫中中小城市群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全市东西长约76公里,南北宽约65公里。漯河市位于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总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河流分别为沙颍河和洪汝河水系,是淮河较大支流,其中沙、澧河横贯全境,在市区交汇后东流入淮。漯河市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岩盐及河沙,其中:岩盐储量约400亿吨,盐的品位为98.53,达到国家食用标准;河沙资源主要产于沙河、澧河,年开采量为200万立方米,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2.4亿元、98.8亿元和41.1亿元,分别增长10.5、10.6和10.2。地方财政收入7.2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亿元,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实际利用外资5098万美元,增长7,直接出口2359万美元,增长56。 漯河市主要有食品加工、制浆造纸、制革制鞋等支柱行业。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龙云集团、北徐集团、昌达公司、汇通公司等食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双汇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各类食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转化粮食200万吨,肉制品50多万吨,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的55.3。全市有“双汇发展”与“银鸽投资”两支股票上市。双汇低温肉制品、南街村牌方便面、奥的利饮品等名牌产品享誉全国。 漯河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有距市区8公里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许慎墓、建于隋代的临颍小商桥、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陵园、位于临颍繁城镇的“三绝碑”等文物景点。近年来,以探索和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而闻名的南街村集团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漯河交通便利,是豫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铁路向西与焦枝线相连,漯阜铁路向东与京沪线相接,三条铁路在漯境内构成十字架,沟通了漯河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漯河公路交通十分发达,107国道和正在建设的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漯周(口)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漯平(顶山)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国家批准,建成竣工后,漯河又将成为高速公路“十字架”,漯河距郑州航空港只有1小时的路程。6条省级公路干线与县级公路纵横交织,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