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读泰山

[游记]读泰山

2007-12-08cncn.com

十年前曾自驾车游览过泰山,记得当时外地车还可以开到中天门停车场,因为时间关系,只是简单地浏览了泰山雄伟的外貌,匆匆而过。因为这次是休闲逍遥游,可以仔细品味泰山的内涵。8月26日,在泰山腹地整整寻觅了一天,27日实在是体力不支,两腿像灌了铅似的,痛得抬不起来,只好就在岱庙的碑文前咬文嚼字,拜读泰山这部“石头史书”,试图解读泰山文化何以成为集传统文化之大成者。

泰山,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一座神山、圣山,泰山一直作为一个高大、高尚、坚毅等形象加以赞扬。泰山具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三重价值,所以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保护区。自然遗产暂且不说,单就文化方面,足以让世人叹为观止。

泰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象形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历代帝王亲临祭祀封禅,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泰山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由儒家文化、释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组成,而这三个系统的文化在泰山有着不同侧面的反映。

泰山是一座代表国家政治的帝王之山,历代帝王都提倡“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主张,所以,泰山没有狭隘的宗派观念和门户之见,“儒、释、道”在泰山呈现更是“三教一体”的格局。在泰山上有“佛道同宫”的奇特现象,甚至还有神仙鬼怪的府第,可见,泰山兼容并蓄各家之长,成就了泰山文化的内涵。

读泰山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道家文化在泰山尤为突出。泰山最早的宗教活动就是道教。中国道教是由齐学演变而来,主要以黄老道家、阴阳家、五行家和神仙等思想为特色,其主流是方土之学。道教的理想是“修炼成仙”,注重选择“天人感应”之所,进行内修炼丹。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方士黄伯阳修隐于岱阴鹿町山洞,人称“黄伯阳洞”。秦汉时期,盛行求仙访药长生不老之术,道教兴起。隋唐时期,道教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李渊尊老子李聃为祖宗,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宣布“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地位排序。宋王朝,尤其是宋徽宗禅封泰山后,自称是上帝的长子下凡,崇道之风更烈,号令全国创建神霄玉清万寿宫,泰山道观建设达到空前规模。金元之际,道教达到鼎盛时期,也是全真教在泰山活动最大的时期。王重阳创建了全真教,他提倡“三教一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丘处机仿照佛教建立全真丛林制,主张出家修真,全神炼气,通过自我修炼得道成仙,进一步革新了道教。成吉思汗曾对丘处机提出“敬天爱民以治国,慈俭清静以修身”的治国修身之道大加赞赏,封为国师。明清时期,道教开始衰落。东岳大帝也被“碧霞元君”替代。

泰山的儒家更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孔子在泰山一带活动,孔子的“仁”、“礼”思想,对泰山儒学的发展与兴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泰山有很多孔子的遗迹与传说,在玉皇顶有“孔子小天下处”,在红门附近有“孔子登临处”;“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就是在泰山提出的;孔子从“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到“登泰山以小天下”,在《临终歌》中还提到泰山。所以,人们称“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可见,儒学的统治地位。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泰山北斗。“焚书坑儒”后,儒学受到致命打击;宋代重新提倡儒学之时,泰山成了儒学复兴的基地,泰山书院(也称五贤祠)就是一个重要标志,儒学研究之风世代相传。

佛教在东晋时传入泰山,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在岱阴东创建了“朗公寺”。朗公是西域高僧“佛图澄”的入世弟子。隋唐之际,佛教在泰山到了兴盛时期。隋文帝、隋炀帝都是佛教信徒。隋文帝将“朗公寺”改为“神通寺”,神通寺先后延续了1500多年,神通寺是我国佛教史上的名刹,也是山东地区最早的佛寺。金元之际,泰山的佛教仍有发展。朗公还在泰山西北部创建了灵岩寺,灵岩寺成为禅宗北派降魔禅师的道场,提倡“渐悟”,要求“打坐息想,拘束其心”,并提倡“饮茶提神”之风。辛弃疾在泰山抗金时曾在灵岩寺驻扎,并刻石留念。泰山佛教对日本、朝鲜佛教的交流与影响是巨大的。隋唐时期,日本、朝鲜等多次派学问僧来中国学习佛教文化。日本僧众借鉴饮茶提神之说,开辟了“禅茶一味”的新境界。明代高丽“满空”禅师来到泰山,重新修建了竹林寺、普照寺。普照寺是泰山现存最完整的一座佛寺。泰山的佛塔,附有铭记和墓碑,记录了佛教在泰山的发展史,是泰山悠久历史的一部石头史书与书法艺术的宝库。

泰山的高深,不仅包容了“儒释道”三家文化,还容纳了神仙、鬼怪等原始的民间宗教文化。这次登泰山,沿途看到最多的小摊景象就是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工艺品和海棠树上挂满了系上石子的红布条。其实,泰山的原始宗教里影响最大的就是“泰山石敢当”和“泰山老奶奶”。“泰山石敢当”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古人把石头当作山神祭拜,各地的山神都是镇神,能够镇守一方平安,而泰山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配天作镇”的传说,所以才有“泰山安则天下安”的说法。由于泰山有镇乾坤的威力,因此,取泰山上一块石头来镇宅安家,就会“石到病除”的神话,具有“镇妖辟邪”的功效。“泰山老奶奶”就是对“碧霞元君”的尊称,“碧霞元君”主宰生育,具有治病救人的神通,是万能之神,所以,高居于泰山极顶,受人敬仰。在重男轻女的时代,谁不希望自家男丁兴旺?!这样,就不难理解泰山的树枝上挂满用红线拴住石头的布条了,原来是取“栓子”、“压子”之意。

由此可见,泰山自古以来就是儒、释、道“三教”的兴盛之地,也是民间宗教的摇篮。从泰山古建筑的布局来看,泰山之阳以道教宫观为主,佛教庙宇一般都在泰山之阴,或者在泰山的西北麓和东南麓,只有普照寺和竹林寺位居泰山之阳,但也离开主盘道。隋唐以前“三教”以斗争为主,但也有融合;宋元以后以融合为主,但也有斗争,构成了泰山文化的多元性,其影响涉及到泰山的方方面面。三教共存,相互斗争,相互制约,防止走向极端,同时“三教”也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其精华,彼此创建了各自的思想体系,共同构建了泰山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泰山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铸造了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任何一个领域的文化,都能让人仰止,泰山是一部永远无法读透的史书。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0918/15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