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这样玩转杭州(1 -4)(3/4) |
[游记]我这样玩转杭州(1 -4)(3/4) |
2007-12-09cncn.com |
3/ 玩有数码 -- 我这样玩转杭州(之三) 柳岸居士 年轻时,看过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山口百惠扮演的女主角到巴黎旅游,手执相机,狂拍照片。酸楚楚地,我暗想:这辈子能不能拥有一台相机?人生不可料!很快,有了廉价的傻瓜相机,过了几年,又为“奥林巴斯”取代。- 两者皆胶卷相机也。先黑白,后彩色。进步是进步了,可是,那时的摄影完全是“暗箱操作”-- 画面理想否?眼睛张开否?曝光充足否?取景恰当否?等等,这些问号,一律要等到照片冲洗出来才揭晓。一卷柯达胶卷,25元,而当时月薪还不到一百元呢,所以拍照,属于高消费。 1982年,从庐山回到上海,在照相馆里,我傻眼了!-- 一连几张照片底片,全黑;一连几张,闭眼。幽默的师傅问:全黑,先要黑掉这几张闭眼的呀! 六年之前,女儿跟我说,老爸,你的相机应该更新换代了!从女儿那儿,第一次听说了“数码相机”。女儿说,这种相机,不用胶卷,拍了当场可以回放,不理想的,可以删除。- 闻之,我将信将疑! 这一辈子,遇上了两场“革命”- 读大学时,悲逢“文化革命”,那是一场国之大难;中年之后,又遇“电子革命”!-- 1996年开始使用电脑,革了“纸和笔”的命;2002年用上了数码相机(女儿送的),革了胶卷相机的命;2005年有了MP4,革了walkman的命! 两种人需要玩具 – 儿童和老人。我时常想,电脑、数码相机,还有MP4不就是老人最好的玩具吗?-- 女儿在送我数码相机时,就说“给你一个玩具!”外出旅游,就更需要这种玩具了。 年轻时读过一篇题为The American Character (《美国人的性格》)的文章,其中写道:If it’s a vacation, they travel at sixty miles an hour, pause only long enough to snap pictures, and then discover what it was they went to see when they get home and look at the photographs. 这段英文,让我对美国人的旅游方式羡慕不已。斗转星移,这种方式过时矣!一页一页地翻阅照相册(look at the photographs),似乎有点“迂”了。 开启电脑,打开旅游照片,你可以用Photoshop在电脑上加工照片,斟酌题词;你可以精选照片发送给国内外好友分享;电脑工作疲乏时,你可以用“幻灯”放映旅游彩照;你还可精选出你的得意之作放而大之,悬挂于客厅墙上;你还可以……。 玩有“数码”,旅途增趣添色 -- 审美敏感提升了、游兴勃发了、步履也更从容了;玩有“数码”,回家后,将数百张照片输入电脑,该删的删,该留的留,空闲时,一一调阅、品味、整理、题词、编发,享受“重游”!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你看,游也乐,归也乐,是因为太守能“述其文”也!不过,现在除了“述其文”之外,还能“览其照”! 玩有“数码”(顺便说一句,鄙人不喜录像,不喜DV也),若能懂得一点美学,多一点审美眼光,旅游品位也就水涨船高了!现以图片诠释以下十种“美”。 1/ 倒影之美 2/ 逆光之美 3/ 意境之美 4/ 抢拍之美 5/ “道具”之美 6/ 合影之美 7/ 翻拍之美 8/ 记录之美 9/ 背景之美 10/ 题词之美 外出旅游,景点所见,数码相机,几乎人手一只。其中必有摄影高手,你若是有何经验可以介绍,欢迎指教哦! 1/ 倒影之美 倒影,形形色色!图一是“典型倒影”;图二和图三,则为非典型倒影。但是,图二借得一片倒影,为画面“补白”;图三,借了大树的倒影,倒也增添了“鱼乐图”的朦胧美。 图一 【欲见图文并茂版,请看官到我的博克去串门哟 - http://blog.sina.com.cn/rgmao181898】 图二
图三 2/ 逆光之美 通常,摄影应该避免逆光,但是,逆光也能造美!图四,逆光+闪光,才有此效果。图五,则有“剪影”之效。 图四
图五 3/ 抢拍之美 抢拍,乃摄影常用手法之一,抓得及时,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试想,图六的群鸽若全歇于草地,还有啥可看性?抢拍,亦称“偷拍”。你看,图七,被驴友“偷拍”,便无造作之痕。 图六
图七
4/ 意境之美 意境,与拍摄时间有涉。暮色四合时,天刚破晓时 -- 正是摄影出意境时。-- 请观赏图八“柳梢”和图九“赶早”。 图八
图九
5/ “道具”之美 人在旅途,不乏“道具”。图十,摄于曲院风荷,巧遇一顽童,他采摘荷叶一片,顶于头顶遮阳。众游客皆借来一用,喜作“道具”。此照比干巴巴地站立荷塘边,有味多了;图十一,借得导游小旗子一用,合影者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
图十
图十一
6/“合影”之美 图十二写着“五人合影”。初看之下,只有三人呀!细看,会意而笑;图十三,“来杯龙井”,拍摄于杭州河钫老街,左手一指,就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图十二
图十三 7/ 翻拍之美: 当年旧照,不能进入电脑,不能传送,咋办?翻拍即可。 图十四,乃笔者年轻与友人在黄山的合影。数十年过去,弥足珍贵。取出当年旧照,翻拍之后,照样输入电脑,旧友见之,无不大喜! 图十五,是笔者1996年访问美国首都参观白宫前的留影。当时尚无数码相机,现在翻拍,可以上博克,也可以发送当年访美的美国陪同James!James见之,惊喜!
图十四
图十五
8/ 记录之美 笔者当年访美,憾无数码相机!见到有价值的文字材料,便掏出“随身记”,匆匆记录。现在好了。笔者去年11月在日本一家饭店见“禅门宝训”,当即取出相机。图十五,记录了全文 – 寒山问石得,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怎样?石得云,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等几年,看他怎样。(寒山和拾得乃浙江天台国清寺的和尚,他们的这段对话,现在流行于日本,发人深省也!) 图十六摄于杭州余杭的杨乃武小白菜纪念馆,它记录了小白菜临终前的心言。- 杨二爷蒙天大不白之冤,人生受尽残酷摧残,此时此事,终生难忘,均我所致,均我所害。二爷之恩今生今世无法报答,只有来生再报。我与二爷之间绝无半点私情,纯属清白,后人如有怀疑,可凭此字条作证。慧定口述,妙真执笔
图十六
图十七 9/ 背景之美: 以下两幅照片皆摄于 图十八
图十九
10/题词之美 题词,也能获得美?是也。请看下列两幅照片。 图十九,乃一张桂花落地的寻常照片,但是,因有“秋雨”二字,诗意顿生。 图二十,一对情侣在三潭印月留影。笔者见之,也给他们两人留影。题词“爱美”二字,耐人寻味也。谁爱美?爱什么美?- 可理解为,男士爱女士之美;也可以理解为,两人爱此时此地之美;当然,也可理解为摄影者爱一对情侣的和谐之美。
图二十
图二十一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0961/1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